何必多此一举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第七个国家级城市群诞生!涵盖5省30个市》(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1-10)带有浓郁感情色彩地说:“等了14年,中原城市群规划终于等来了国家批复。”文章的标题里还使用了惊叹号,似乎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

    此事果真那么让人兴奋和激动吗?

    前一天发表的《中国吸取的日本教训,很多都错了——访前日本驻华外交官津上俊哉》(2017-01-09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中,津上俊哉说:“我在经济产业省的时候,负责过几个行业,但很有意思的是,经济产业省特别努力发展的几个产业,结果都是失败的。尤其是石油和飞机制造这两个产业,是经产省特意培育的,但都失败了。”“我对产业政策的看法比较悲观,特别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性的方向是什么,只能由“看不见的手”来决定。”

    在回答经济观察报的问题“既然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告别幼稚期后起不了作用,那政府还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时,津上俊哉回答:那就是改善经济环境:尽可能的降低税负、改善法治环境。

    

    日本的经验我们肯定不能照搬照套,但在我国,曾经有哪个城市是因为上级的规划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吗?或者,通过上级的规划,哪个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显著加快或变优了呢?

    国内城市群中,提的时间比较久、知名度比较高的是京津冀城市群。坊间还有个别“封疆大臣”不热心此事被免职的传说。这个传说的真假有待证实,但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成效究竟如何?江浙沪的城市群也提了很多年,确实也有一点进展,比如旅游行业的资源整合,但产业融合、人才深度融合以及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合作,至少老百姓不大能感受得到。

    在我的阅读范围里,不要说数省之间的融合,就是两个市、县之间;不要说综合的发展,就是河水污染治理这样比较单一的问题,也鲜有成功的范例。

    

    《不可复制的“重庆经验”》(2017-01-08 行业研究报告)讲述了这样两件事:

    在2009年11月27日举行的第二届“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上,,然而重庆方面连一个副市长都未派出。

    2011年2月由27个部委组成的国家部委成渝经济区联合调研组对川渝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后,忙于接待各地红歌团、,竟“忙”得没有时间来接见如此高规格的国家调研组。

    而国家发改委2007年就批准重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搞成渝经济圈。

    城市群规划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重庆的情况或许还有特殊性,但下列问题也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若规划管用,怎么钢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产业会有那么严重的过剩产能?

    既然规划管不好产业,怎么就能指望它管好城市群呢?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犹如谈恋爱,双方条件匹配,情投意合,又找到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没有规划,也会走到一起;反之,没有基础,没有意愿,不能互惠互利,光靠政府规划,这样的“拉郎配”很难美满。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如此,劳民伤财地搞这个规划干嘛?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私下揣度,或许有两个原因:一,就像《法门寺》里的贾桂“站惯了,不想坐”——搞惯规划了,别的也不会,只能循例办事;二,规划背后是支配资源的权力,谁愿意轻易放弃呢?

    财经杂志副主编苏琦的文章《警惕计划思维回潮》(2016年12月26日《财经》杂志),也讲到类似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看看。 


分享看书读报的心得

老郭,退休编辑
微信公众号:guojiangling1955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