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成都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开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2016年,在国家新一轮顶级城市布局中被赋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历史使命的成都,开启了新一轮发展征程。


过去一年,“十三五”开局之年“舞”得怎样?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开局得怎样?成都使出“洪荒之力”,交出了靓丽“成绩单”。


世界的成都:

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体系


“呜……”2017年1月1日零时,首趟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车头佩戴大红花、车身穿“福”字,在央视财经频道《新年新世界》跨年直播活动中,将中欧班列向西进发的呼啸声传至世界各地,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中开启丝路蓉欧新一年的征程。


伴随着越来越多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行,这条横跨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在成为“”的重要纽带和成都开放型经济的大动脉,也成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今年,成都将继续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全年计划开行蓉欧快铁1000列。


蓉欧快铁的开行只是成都昂首阔步“走出去”、全力推进“蓉欧+”战略的一部分。

成都,地处“”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陆上坐标,内可辐射东西南北、外可横跨亚欧大陆;以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为原点,架起通达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曾经的内陆之城已经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后方走向前沿。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蓉欧快铁源源不断输送到欧洲,TCL、格力、联想等国内一线大企业也通过蓉欧物流大通道,走向中亚、欧洲。


2016年,成都新开通6条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国际(地区)航线达95条。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成都也将因此晋身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双机场城市。


除了“走出去”战略全面开花,不少国际朋友也“走进来”。瑞士领事馆开馆,驻蓉领事机构增至16家;世界500强企业净增10家,累计达278家;成功举办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世界航线大会、第二届全球创交会;建设内陆自贸实验区;加快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中德创新产业合作核心园区正式揭牌,中国-欧洲中心和中法、中韩、中古、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去年11月,英特尔ATT高端测试技术项目“骏马”在成都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6亿美元,首次在中国引进英特尔世界领先的高端测试技术,英特尔成都工厂成为英特尔在海外唯一的高端测试技术工厂。


深度融入“”战略,成都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中国的成都:

推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2016年9月11日,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指出,推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成渝城市群、“钻石经济圈”等成为关键词——成都将落实《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成渝“双核”作用,推动建设国家级成渝城市群。


一车货物,从成都出发,通过高速公路,3小时到重庆,8小时到贵阳、昆明、西安;如果选择快铁,这个速度还将提高一倍。这是地理上的互联互通。


一家企业,在成都享受西部城市信息互通、市场一体化,利用成熟城市组织——城市群经济圈的合力,取得更大发展。这是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市场活力和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成都迎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期,在 “”、长江经济带、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内陆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成都主动把握机遇,发挥成渝“双核”作用,推动建设国家级成渝城市群,率先提出并推动建设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形成“五指握拳”态势,使得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贵阳构成的“钻石型”西部广大区域由点连成线,由线汇成面,更好地实现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和互补发展,扩大向西对外开放,打造“”上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圈,引领带动西部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支撑区和重要增长极,形成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


,西部大开发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南北发展轴线,通过轴带引领,依托交通干线集聚产业、发展城市,使得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通过轴带连接起来,形成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


为此,成都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实施成都站改造工程,新建天府站和天府机场站等铁路客运枢纽,形成“四主两辅”发展格局。


此外,成都海关与重庆海关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合作会谈纪要,取得成都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海关制度创新的突破性成果。成都市政代表团赴青海学习考察,签署省市合作备忘录。


四川的成都:

担当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责任


2016年,成都提出加快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完成大都市区规划编制。成都相关部门对“大都市区”定义为: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范围包括成都市域及成都周边的资阳、德阳、眉山市域全部区县,以及雅安的雨城区和名山区,共37个区(市)县,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


作为四川省首位城市,成都深入贯彻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在大力实施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带动周边城市群联动发展。


按照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定位要求,成德绵地区“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再造产业成都为目标,加快建设成都天府新区。构建以天府新城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快速通道体系。健全区域协调推进机制,携手资阳、眉山片区联动发展、同步崛起。


为筑牢区域产业创新协作网络,成都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和区域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构建成都经济区“1+N”多边合作的紧密型经济圈。为了完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成都经济区签订了“区域协同创新框架协议”,启动了成都经济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成都经济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作行动”计划。该框架协议囊括了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和资阳八市,旨在突出八市科技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科技整体竞争力。


为保证区域协同发展有序推进,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已累计完成总投资的98%;成德铁路实现公交化开行,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简阳段、都江堰至德阳段,已完成投资人招标。


成都的成都: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民生幸福


2016年12月29日,成都地铁再次传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随着省发改委下达批复文件,同意建设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9号线一期工程、10号线二期工程,3条地铁线路齐开工,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成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形势下,我市实现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迎来多重利好。地处两大战略交汇点的成都,在新的历史机遇前,精准定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


过去一年,成都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建成投产仅用了23个月,成功下线首款产品东风标致4008;中车成都公司,从开工到投产仅用315天,下线首列“成都造”A型地铁车辆……“成都速度”一次次刷新,“成都激情”一次次绽放。同时,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切实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和人才在成都扎根开花,出台“成都新十条”,支持西南交大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与四川大学、。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大刀阔斧删减了近九成审批事项。


如今,成都的创业热情就像这座城市的火锅一样沸腾着。成都科学城粗具雏形,“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菁蓉汇”、全球创交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成都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天府之国更宜居宜人。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发展格局,加快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多条地铁线路建设全面铺开。大力实施城建攻坚行动,城市音乐厅、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成都中心、火车北站综合枢纽扩能改造、小街区规制、“四纵四横”骨干路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增花添彩”、兴隆湖、鹿溪河生态绿地等一系列基础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五度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精彩观点


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成都如何更好地走“”?成都可以通过举办更多国际性的大型会议,提高自己的国际化程度;成都要有自己的情怀,要成为文创中心;成都还要有胸怀,要带动周边的城市群发展。


张国华(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院院长):

成都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双流国际机场、蓉欧快铁及未来的天府国际机场等多种便利的交通设施,深度挖掘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驻成都的领事馆及代表处对成都融入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成都的全球影响力。


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中,成渝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核心,要通过城市群内部结构合理化,城市体系更加合理,发挥对西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


刘继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

未来成都城市群应构建一个良好的区域生态旅游格局、制定负面清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构建成都和周围城市一体的大都市圈来实现成都功能的有序分工。


专家观察


、副研究员余梦秋:

对标国际一流 融入全球发展 全面提升成都城市功能和品质


成都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壮阔征程中,要加强西部地区“四中心一枢纽”的功能建设,要进一步增强自身能量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打破“西部宿命”,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融入“”建设和全球发展,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一个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包括区域)多国籍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城市社会开放水平和经济对外交流水平5大类17个指标。从这些衡量标准来看,成都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功能和品质,提高自身的聚集和辐射能级,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一、着力对外通道,增强互联互通功能

 


交通能改变城市对外各种要素流动的方向、速度与频率,进而改变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方式。要增加成都的聚集和辐射能级,就要增强对外的互联互通功能,这就必须加强各级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对外通道建设作为融入“”和全球发展的“先行棋”。一是构建“两港三网”,即打造成都国际空港和国际铁路港,拓展国际国内陆上物流网、空中物流网和空中人流网,在缩短对外时空距离的同时加密内外要素流动的频率,提高成都对外交通的供给规模。二是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蓉欧+”战略,构筑泛亚泛欧之间的全物流体系,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深度融入“”和全方位开放的基础平台。


二、推进双向开放,夯实城市发展基础

 


推进双向开放,实际上就是顺应我国和世界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实现更高水平、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进而夯实成都的产业基础。成都要参与到全球城市的分工体系,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要“引进来”,还需要“走出去”。一是要充分抓住自贸区建设这一重要机遇,充分发挥“”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和西向南向开放的地缘优势,积极探索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建设具有“”特色的内陆型自贸区。二是以国际产业合作平台为“着力点”,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推进中法、中德、中古、中韩等产业合作园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三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建设,将成都基本建成国家中西部地区“走出去”门户城市。


三、加强创新驱动,形成发展第一动力

 


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建设特色鲜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型城市,是成都迈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有利于切实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加快创新驱动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先发展,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二是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三是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在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机制灵活、创新活跃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顶尖团队,培育一批创新型人才。


四、聚焦创意城市,提升成都文化品位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融入“”和全球发展,除了要体现世界上其他地区一般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作用之外,还要具备独有的特色和城市品质。成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具有发展文创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一是着力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打造“青城山—都江堰”和“金沙—三星堆”等世界级文化品牌,塑造凸显成都文化底蕴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川菜文化、三国文化、蜀锦蜀绣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发展的国际化。二是大力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创意设计与制造业、城乡建设、科技、金融、旅游、会展、体育、商务、农业的融合创新,构建综合三次产业的创意经济体系。


五、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对整个城市的治理能力,促进成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全市人民拥有美好的生活。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法治为基,推动成都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必要条件。一是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二是加快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对权力清单的动态管理,深入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三是扩大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性供给,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能更好地享有发展成果。


  


【后记】

我们已经告别了2016年。这一年,,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方位、树立新理念、推进新实践,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工业强基、服务业提升、融入“”、城建攻坚、美丽成都“六大行动”,稳当前、谋长远、打基础、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实现“十三五”开门红,开启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征程。


2017年是的、省第十一次代会、市第十三次代会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雄鸡高唱,鼓角嘹亮,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篇章正在奋笔书写,新一年的成都、未来的成都更加令人期待!


来源:成都日报

微信编辑:王贺

成都发展改革,感谢您的关注!

了解更多成都发展改革热点资讯,

请回复关键字:

国家中心城市 / 自贸区 

全面创新改革/  供给侧改革

十三五  /  2025 /  城镇化

 收费目录  /  重点项目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