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讨论】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11月·重庆)(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系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道肿瘤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

本文刊于:中华内科杂志, 2015,54(04): 375-38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位[1]

结直肠癌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多数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则不足10%[2,3],内镜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随着色素内镜、窄带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内镜等技术的进步,内镜下诊断早期结直肠肿瘤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开展实现了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微创治疗。

在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查取了我国所有早期结直肠癌相关文献,并在PubMed数据库查取了国外早期结直肠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国内近40位消化、消化内镜以及消化病理专家共同制订了本共识意见,旨在希望其能对国内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以及病理等方面的工作起到规范化作用,提高国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提高结直肠癌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一、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定义

(一)结直肠癌前病变的定义

已证实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腺瘤(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畸变隐窝灶,尤其伴有异型增生者,皆视为癌前病变。


(二)早期结直肠癌的定义

早期结直肠癌指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意大小的结直肠上皮性肿瘤,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局限于黏膜层者称为黏膜内癌(M期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称为黏膜下癌(SM期癌)[4]。两者又可以根据其浸润深度进行细化,其中病变仅局限于黏膜上皮层者称为M1期癌,浸润基底膜侵入黏膜固有层者称为M2期癌,浸润黏膜肌层者称为M3期癌,浸润到黏膜下层上1/3、中1/3、下1/3者分别称为SM1期癌、SM2期癌、SM3期癌[5]


二、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

筛查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这是预防结直肠癌和降低结直肠癌累积死亡率的重中之重。西方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死亡率近年已呈下降趋势,其原因也归结于通过筛查及早发现并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6,7]。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对结直肠癌的筛查,报道显示筛查可以使筛查人群结直肠癌累积死亡率下降14.7%[8]


(一)需要进行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人群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在2013年发布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中[9],首先即对所有成年人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危险程度分为3组,分别为一般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和遗传性高风险人群;对于家族史不详者于40岁开始考虑进行结直肠癌筛查,而一般风险者则于50岁开始[9];筛查终止于75岁,因为对于高龄人群的筛查未见明显生存获益。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如对适龄人口全部进行相关检查(如全结肠镜),所需要的筛查成本及工作量将无法与我国当前的医疗资源相适应。国内多项结直肠癌筛查研究均选择50岁作为初筛的起始年龄。因此,推荐在初筛的基础上确立一般风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分别给予不同的筛查方案,提高成本收益比值,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筛查的目标人群包括所有有便血、黑便、贫血、体重减轻结直肠癌报警症状的人群以及50~74岁的无结直肠癌报警症状人群。


结合NCCN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及既往国内结直肠癌诊治共识,将一些相关的概念总结如下:


1.高风险人群:

有以下任意一条者视为高风险人群:(1)粪便潜血阳性;(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4)本人有癌症史;(5)有排便习惯的改变;(6)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10]


2.一般风险人群:无上述任意一条者。

(二)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


1.基于高风险因素的问卷调查:

此调查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筛查方法,推荐通过问卷初筛可以帮助确立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进而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10,11]


2.粪便潜血试验:

推荐采用连续3次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来筛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粪便潜血试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筛查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方法之一,其敏感性为47%~87%[12];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和免疫法,后者通过乳胶颗粒凝聚反应技术,采用免疫比浊法对粪便中低浓度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同时不必限制膳食,受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最小,可量化测定粪便中低浓度的血红蛋白,进而明显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13,14,15]


3.直肠指检:

推荐对未行结肠镜检查的可疑直肠肿瘤病人宜行直肠指检,可以发现下段直肠的病变,但一些较为平坦的病变较难发现。


4.肠镜检查:

推荐有条件地区采用规范化全结肠镜检查行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尤其对于高风险人群。


全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结肠镜检查对病变的检出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肠道准备情况、内镜操作技术、检查者个人对病变的识别能力、检查时间等[16]


5.色素内镜:

推荐在结直肠癌筛查时可以选择0.4%靛胭脂加0.2%醋酸全结肠黏膜喷洒来提高结直肠早期癌以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染色剂及醋酸可以使结肠黏膜微小、平坦、不易发现的病变显露,可以显著提高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诊出率[17,18,19,20]


6.电子染色内镜:

推荐有条件地区应用电子染色内镜进行结直肠早癌以及癌前病变的筛查。


电子染色内镜包括窄带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 NBI)、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lexile spectral imaging color enhancement,FICE)、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等,在不延长内镜检查时间的前提下,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均较高,并有可能初步预测病变的病理类型,避免过多活检损伤[21,22,23,24]和对内镜治疗的影响。


7.不推荐使用X线方法进行结直肠早癌以及癌前病变的筛查;

粪便DNA监测、CT模拟肠镜等检查仅作为研究,暂不建议应用于人群筛查[25]


(三)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流程

初筛应针对全体目标人群,宜选择经济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推荐使用基于高危因素的问卷调查、粪便潜血试验、血清肿瘤标记物之一或联合使用。初筛确立的高风险人群,进一步行全结肠镜检查,并个体化配合使用色素内镜和/或电子染色内镜;疑有问题处应予以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对于伺机性筛查不宜做年龄限制,不考虑性别差异,推荐规范化全结肠镜检查作为伺机性筛查精查手段[26];对于无异常者筛查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0年[25];对于有一级亲属家族史者建议40岁开始筛查[8],以后每5年1次;对于以往有肠道低风险腺瘤史者在治疗后5~10年内复查肠镜,高风险腺瘤史者在治疗后3年内复查肠镜,如果第一次复查未见异常,以后可以延长随访时间间隔至5~10年[27];对于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建议术后1年内复查肠镜,以后每2~3年复查肠镜,对于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前3年内每3~6个月复查1次肠镜,以后每2~3年复查1次肠镜,对于有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癌的患者建议自诊断之日起每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28];对于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在症状出现以后8~10年开始筛查[8]


相关定义如下:

1.低风险腺瘤:

指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1~2个管状腺瘤,直径均<10 mm。


2.高风险腺瘤(advanced adenoma):指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3个及以上腺瘤,或其中有1个腺瘤直径在10 mm或以上,或有1/3绒毛结构以上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四)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实施

1.推荐各医院单位加强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宣传教育。

早期结直肠癌病例临床上多无症状,以无症状检查发现者居多,其次是因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筛查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群对筛查的依从性,所以应该普及结直肠癌筛查的相关知识,进行全民结直肠癌筛查的教育,使不具有专业医学知识的广大人群能够了解结直肠癌筛查的作用和意义,让高危人群主动到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可以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宣传教育的执行可以通过社区医生对社区居民进行普及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等。


2.推荐对社区医生进行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教育。

社区医生是绝大部分患者就诊的首诊医生。一方面,他们可以成为对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主要实行者;另一方面,也要求其既能从思想上重视筛查工作的必要性,又能从业务上具备顺利开展筛查工作的能力,因此,需要对其系统地进行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有关知识的培训。


3.推荐加强对消化内镜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强化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意识,提高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识别、诊断的能力。

对于综合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和专职内镜医生,要重点提高对早期结直肠癌识别、诊断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内镜操作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努力强化和培养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意识,提高对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识别能力,规范结肠镜的操作,尽量减少病变的遗漏。在充分肠道准备的基础上,结肠镜检查动作要轻柔,快速进入回盲部,退镜要慢,应仔细观察结肠黏膜的细微变化,包括黏膜色泽的变化、血管纹理的变化以及有无隆起或凹陷性病变等,尤其注意小病变、平坦病变的发现,以免漏诊。对于腺瘤性息肉要及时内镜下切除[29],还要重视对结直肠微小病变、平坦型病变和凹陷型病变的识别,因为此类病变具有更高的恶变倾向。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充分应用充气及吸气手法、色素内镜使病变更清晰,然后再应用放大内镜判别腺管开口形态进行仔细观察[30];另外还要重视全瘤的靶向取材,提高早癌的检出率[31]


4.推荐在结肠镜检查前做好充分的肠道清洁准备,良好的肠道清洁准备是提高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重要前提。

充分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顺利完成及提高病变检出率的前提条件。肠道准备包括肠道清洁剂的选择及用法、辅助措施、不良反应、肠道准备评价等。常用口服制剂包括: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磷酸钠盐、镁盐、甘露醇等,其中以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清洁效果和耐受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32,33,34],在检查前5 h和/或检查前一日晚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需在2 h内服用完毕[35]。为达到最佳的肠道准备,建议于结肠镜检查前1天开始低纤维素饮食[36,37]。结肠镜检查前口服及检查中应用祛泡剂可降低气泡影响观察的发生率[38,39]。目前肠道准备评价仍采用波士顿或渥太华评分[40]


5.退镜要慢,不少于6 min。

文献显示延长退镜时间可以增加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推荐结肠镜检查时退镜的时间不低于6 min[41,42,43,44,45],并且在观察时要确保没有死角,确保无病变遗漏。对于直肠近肛门处不易观察者可予以反转镜身观察以确保无病变漏诊,但要注意直肠壶腹情况,不可强行反转以避免穿孔。


三、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包括病变性质和程度的诊断。发现病变后通过病变表面的凹凸、糜烂、饱满感、内镜下触及硬度等现象,结合放大内镜观察到的表面微细结构来对其良恶性做初步判断,之后结合病理予以确诊;其次,还需要对恶性病变的恶性程度以及浸润深度做出诊断,因病变浸润深度对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判断尤为重要。恶性程度可以根据病理组织类型判断,浸润深度则需要结合色素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检查来予以评估。


(一)常规结肠镜检查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上多无任何症状及体征,诊断上依赖有资质医师的规范化结肠镜检查,活检组织病理学为诊断的依据[11];推荐早期结直肠肿瘤内镜下分型采用发育形态分型,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浅表凹陷型,并且根据形态分型初步预测肿瘤的性质和浸润深度[46,47]


结直肠肿瘤在肉眼形态上均参照早期胃癌的标准进行分类,即仅以病变的高度为标准,将其分为隆起型(Ⅰ型)和浅表型(Ⅱ型),Ⅰ型又分为有蒂型(Ⅰp型)、亚蒂型(Ⅰsp型)和无蒂型(Ⅰs型),Ⅱ型分为浅表隆起型(Ⅱa型)、浅表平坦型(Ⅱb型)、浅表凹陷型(Ⅱc型)()。而如何区分Ⅰs型与Ⅱa型,可根据闭合活检钳的直径(一般为2.5 mm)判断,高于活检钳者即为Ⅰs型,低于活检钳者为Ⅱa型[48]()。随着结直肠肿瘤诊断学的进展以及结直肠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仅仅以病变高度为标准的分类很难作为选择治疗方案的证据,所以在原来仅以病变高度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加上了肿瘤生长发育模式进行了新的分类,即发育形态分型()。其中在内镜检查中较难发现的主要是Ⅱ型病变,其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结直肠黏膜局部发红、苍白、血管网消失、易出血、肠黏膜表面无名沟中断,,黏膜表面凹凸不整,肠壁轻度变形以及无规律的蠕动等。做结肠镜检查时一旦发现这些病变,应当结合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仔细观察,清楚显示病变的界限及表面形态,明确病变的浸润深度,并进行多点活检,以期及时发现早期结直肠癌。


图1 结直肠肿瘤形态学分型



图2 判断结直肠病变高度的示意图



图3 结直肠肿瘤发育形态分型


对于发现的病变要予以明确内镜下分型,有助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如不同亚型的侧方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具有不同的恶性潜能。目前已有研究发现非颗粒型LST比颗粒型LST具有更高的恶变率,但是与病变的大小无关[49]。国内一项研究显示,颗粒型LST和非颗粒型LST在恶变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颗粒型LST中结节混合型恶变率高于颗粒均一型,在非颗粒型LST中伪凹陷型发生黏膜下侵犯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扁平隆起型病变[50]


早期结直肠癌的内镜分型(发育形态分型,):


1.隆起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径(有蒂或者亚蒂);或病变呈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大于病变头部直径。可分为3个亚型:Ⅰp型,即有蒂型,病变基底部有明显的蒂与肠壁相连;Ⅰsp型,即亚蒂型,病变基底部有亚蒂与肠壁相连;Ⅰs型,即无蒂型,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其基底无明显蒂的结构,基底部直径明显大于病变头端的最大直径。


2.平坦型:

病变高度低平或者平坦隆起型者统称平坦型,可分为4个亚型:(1)Ⅱa型,即病变直径小于10 mm,平坦型病变或者与周围黏膜相比略高者;(2)Ⅱb型,即病变与周围黏膜几乎无高低差者;(3)Ⅱa+dep型,即在Ⅱa型病变上有浅凹陷者;(4)非颗粒型LST:直径大于10 mm,以侧方发育为主的肿瘤群统称为LST,其中表面没有颗粒及结节者称为非颗粒型LST,又可进一步分为平坦隆起型和伪凹陷型;(5)颗粒型LST:即以前曾称的颗粒集簇型病变、结节集簇样病变、Ⅱa集簇型、匍形肿瘤等,可分为颗粒均一型和结节混合型。


3.浅表凹陷型:

病变与周围黏膜相比明显凹陷者,可分为4型:(1)Ⅱc:病变略凹陷于周围正常黏膜;(2)Ⅱc+Ⅱa:凹陷病变中有隆起区域者;(3)Ⅱa+Ⅱc:隆起型病变中有凹陷区域者,但是隆起相对平坦;(4)Ⅰs+Ⅱc:隆起型病变中有凹陷区域者,但是隆起相对较高,应该引起关注的是该类型病变都是黏膜下层高度浸润者,目前不属于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


(二)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检查

推荐有条件者对结直肠病变宜应用全结肠喷洒0.4%靛胭脂加0.2%醋酸和/或电子染色内镜或结合放大内镜对可疑病变进一步观察,通过对病变黏膜腺管开口以及毛细血管的观察做出初步的诊断,并初步判定肿瘤浸润深度;推荐结直肠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分型采用pit pattern分型,黏膜毛细血管分型采用Sano分型,仅有电子染色内镜而无放大内镜结果者宜对病变采用NBI下结直肠病变国际化内镜分型(narrow band imaging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 NICE)。


1.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是指在局部喷洒染色剂进行染色使普通内镜难以观察到的病变变得明显,并使表面凹凸明显,从而将病变范围及表面形态显示出来。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业已证明能明显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并能更清晰地显示所见病变的边界与表面结构,有利于内镜下初步判断病变性质。非着色性染色剂靛胭脂是目前最常用的黏膜染色剂,0.2%~0.4%的靛胭脂水溶液具有最佳染色效果[51,52]


在结肠镜检查时,0.4%靛胭脂溶液中加入0.2%醋酸可以使表浅不易发现的病变凸显出来便于诊断。醋酸喷洒在结直肠黏膜上出现"白化"反应是通过与细胞内染色质反应实现的,反应的强弱与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多少有关。因此黏膜不典型增生区域(通常伴有黏膜炎症和腺瘤)可凸显出来。另外醋酸还可以减少黏膜表面的黏液,从而使病变的微细结构更清楚。从理论上讲,醋酸喷洒应该能够增加扁平病变的检出率,而且方法简单、安全,并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在平坦型结直肠肿瘤中,非颗粒型LST的色调变化不明显者较多,即使是相当大的病变也有漏诊的可能性,所以应注意,通过肉眼观察的病变大部分是根据病变黏膜与周围黏膜颜色的不同或者凹凸的差异来识别的,但是非颗粒型LST缺乏上述变化,因而很难发现。此时通过减少肠腔内气体量可以使病变变得略明显。进而喷洒色素,可以使其边界变得清晰,易于识别,再进行放大观察时即可瞬间确认其pit pattern分型。


2.电子染色内镜检查及NICE分型:

色素内镜操作相对复杂,染料喷洒技术要求相对高。随着内镜设备的不断发展,目前出现了分光内镜,在没有染色剂的情况下,内镜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目前常用的电子染色内镜有NBI、FICE和i-scan。电子染色内镜结合放大内镜可以通过黏膜血管颜色深浅的差别来清晰地显示血管走行的形态,弥补了普通内镜的不足,减少了操作时间和病人的痛苦,对早期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表面微血管形态模式及炎症性胃肠黏膜损伤等病灶的显示有较好的评价效果[53,54]


Hewett等[55]提出了NBI下NICE分型系统,该分型系统以结直肠病变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分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在高清晰非放大NBI下观察的病变黏膜颜色、表面结构及血管结构进而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及浸润深度。首先提出的是NICE分型系统中的1型及2型的判定标准,1型对应增生性息肉,2型对应腺瘤(包括黏膜内癌及黏膜下浅层浸润癌),并报道了该分型系统对<1 cm的结直肠息肉的实时诊断准确率为89%,敏感性为98%,阴性预测值为95%。随后Hayashi等[56]提出了NICE分型系统中3型的判定标准,并报道了在任何一个3型判定标准存在时,诊断黏膜下深层浸润癌的敏感性为94.9%,阴性预测值为95.9%,并形成了完整的NICE分型系统()。NICE分型在非放大NBI下进行,不需要繁杂的染色过程,简便、易行,易于推广。随后的有关NICE分型的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其在鉴别远端结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7.7%、93.9%、98.4%。在<5 mm的息肉中具有同样的诊断价值[57]



3.放大内镜检查与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以及黏膜下微血管分型:

放大内镜可以将病灶放大100~150倍,观察结直肠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即隐窝形态。放大内镜具有以下优点:能从近距离的正面、侧面、中等距离或远距离观察病灶,了解其肉眼形态、发育样式、有无凹陷、局部性状和范围[51];能改变结直肠内的空气量,可观察病灶的硬化程度和周围皱襞的集中情况;能接近病变观察其微细结构并进行隐窝的具体分型[58]。有文献报道,对结直肠肿瘤进行诊断时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要明显优于单纯的放大内镜[59],可以更为清晰地显示病变黏膜表面的腺管开口以及黏膜的微血管,从而判断病变的肿瘤性与非肿瘤性[60,61],所以应用放大内镜进行检查时多与染色内镜相结合。


(1)放大内镜与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

对表面微细结构进行分型即pit pattern分型,也称工藤分型。通过观察到的pit pattern分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比,证实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是在活体内进行性质诊断的最好方法,另外还可以对浸润深度予以诊断[62,63,64,65,66]


pit pattern分型可分为5型();各型形态见;pit pattern分型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大体判断肿瘤浸润的深度[44,67]。其中需要说明的是Ⅰ型pit见于正常及炎性病变,Ⅱ型pit见于增生性病变的形态,ⅢL-1型pit的病变在组织学上是向上方生长的腺瘤的腺管构成,而ⅢL-2型pit的病变的组织学为肿瘤腺管在正常腺管的上方或者在正常腺管与正常腺管之间延伸,呈置换性生长,其特征为黏膜内的双层结构;ⅢS型pit在组织学上向下方生长,表现为内生性生长,无分支,低矮单一的腺管排列紧密,而且呈黏膜全层性的挤压性生长方式,这是以Ⅱc型为主的凹陷型黏膜内病变的主要形态,该类型病变随着浸润发展,pit pattern向Ⅴ型衍变,ⅢS型pit仍有残留,中间可见Ⅴ型pit;Ⅳ型pit的病变腺管结构呈树枝状(ⅣB型)及脑回状(Ⅳ Ⅴ型),是以绒毛状腺瘤为代表的大的隆起性病变形态,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多伴有局灶癌;ⅤA型pit主要是可疑黏膜肌层癌的指征,其特征为既保留了ⅢS、ⅢL以及Ⅳ型pit,又表现为不规整、排列紊乱、无规律性,甚至大小不均等不规则现象,ⅤN型pit则表现为pit的结构因间质反应而变得稀疏,呈无结构状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隆起型早期癌与浅表型早期癌不同,隆起型早期癌中,即使是黏膜下层癌也有相当数量的病变表现为ⅤA型pit,而在浅表型早期癌中,黏膜下层癌多表现为ⅤN型pit。



图4 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的pit pattern分型


(2)放大内镜与结直肠黏膜毛细血管分型:

电子染色内镜加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分型可分为3型:Ⅰ型、Ⅱ型、Ⅲ型,其中Ⅲ型又分为ⅢA和ⅢB型,此分型方法也称为Sano分型[68]。Sano分型主要依据腺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形态,包括后者的可见性、直径变化、迂曲及中断情况,具体分型见[68,69]



Sano分型可区分增生性与腺瘤性息肉,并可精确区分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和侵袭性癌。其中Ⅰ型见于正常黏膜及增生性息肉,Ⅱ型多见于腺瘤性息肉,Ⅲ型提示恶变;就浸润深度而言,ⅢA型多小于1 000 μm,而ⅢB型则大于1 000 μm,因此对应于浸润性癌。有研究根据毛细血管分型对130处Ⅲ型结直肠病变进行研究[70],结果发现91处ⅢA型病变中,86处浸润深度为黏膜内癌或浅表型黏膜下癌,其余39处ⅢB型病变中,28处浸润深度为SM2或SM3,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4.8%、88.7%和87.7%。而Ikematsu等[71]应用NBI加放大内镜对1 064处病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毛细血管分型诊断病变是否为肿瘤性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6%、97.1%和91.8%,与腺管开口分型相当。所以说毛细血管分型(ⅢA/ⅢB)是判断结直肠肿瘤浸润深度的有效方法。


(三)超声内镜检查

超声内镜能准确地判断病变浸润深度,可据此预测病变有无转移,所以推荐应用超声内镜检查来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确定其浸润深度并以此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72,73]


诊断浸润深度的第2种方法就是超声内镜检查。内镜下肿瘤的形态、pit pattern分型是从病变表面性状推测诊断,而超声内镜检查可以获得断层图像,即从垂直方向获得更为直接的浸润深度诊断,可以用来决定是否适宜内镜下治疗。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后,采用超声探头对病变进行超声扫描,可以显示结直肠壁各层的结构,准确判断病变浸润深度及周围器官浸润情况[74,75,76]


在判断某一病变是否适宜内镜下治疗时,应把判断浸润深度是否超过SM1作为超声内镜检查的目的。用超声内镜进行浸润深度诊断时,病变的存在部位与形态、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肿瘤浸润前端部有无纤维组织增生等因素均可影响诊断的准确率,对于熟练的内镜医师其准确率可达70%~90%,按形态区分,对表面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77]


早期结直肠癌的超声内镜图像表现为结直肠病变处黏膜层增厚、层次紊乱、中断及各层次分界消失、较小的不规则低回声影[78]。有文献显示超声内镜对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85%[74],另有文献显示普通内镜结合靛胭脂染色、染色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对判断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能否行内镜下治疗的准确率无差别[79],但是超声内镜对早期结直肠癌的T分期显著优于放大内镜[80]


(四)黏膜下注射––抬举征

推荐应用结直肠病变部位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是否有抬举征作为判断是否适宜内镜下治疗的一种方法[81]


在进行内镜下治疗时,向腺瘤以及黏膜内癌的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时,病变与周围的正常黏膜一起隆起,称为抬举征阳性,这时候很容易将病变完整切除。然而黏膜下层高度浸润的癌以及进展期癌,在进行黏膜下注射时只见周围黏膜隆起,而病变本身不隆起,形成一凹陷,称为抬举征阴性,这是癌组织侵及固有肌层或者黏膜下层大量浸润的指征。抬举征示意图见


图5抬举征示意图 5A抬举征阳性 5B抬举征阴性


对于在pit pattern诊断以及超声内镜诊断明确考虑黏膜下层大量浸润癌以及更深的癌时,无必要进行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若考虑有可能为黏膜内癌或黏膜下层微小浸润癌时,可以采用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来判定是否有抬举征,从而判断是否可以内镜下治疗。在进行抬举征检查时还应注意的是该病人既往是否进行过某种检查,是否有黏膜下层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粘连,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结合超声内镜、活检病理结果等来综合判断是否可以行内镜下治疗,如果可以,应选择ESD治疗,并根据术后标本病理情况来判定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术。


(五)腹部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不作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标准手段,CT及CT仿真肠镜可以显示结直肠肿瘤的部位,用来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估,尤其是需要行结直肠肿瘤外科切除手术的病人[25]

 

 参考文献(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