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摘 要


在今天这个急速变化又多元开放的时代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在所有的这些责任和角色中,是否应该具有一些人类应该负责,或者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应该具有的共性呢?本文着重探讨了笔者所认为的三个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爱国、厚道和真诚,分别以陆蠡、鲁迅和张爱玲为例进行阐述。




    Catherine Elgin(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向蓓莉老师上节课讲了几个她的故事:她在湖北武汉的时候,经常会在路边帮助迷路的老人回家。详细的过程我就不赘述了。,,主要是想到了自己的奶奶,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奶奶也像这些老人一样在路上走丢了,希望也有人能像自己一样把奶奶送回家。老师在说这件事的时候,同学们好像并没有什么反应,他们觉得这太矫情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或者更直接一点地说,是中文系与教育学的区别。我自己的感受是中文系教给人的是感性,相比之下,教育学有点偏重理性。《公民教育》也快要结课了,在上这个课的过程中,听两位老师讲课,我一直在思考,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如果笼统地说好人或者坏人,那就太不负责任了。人都是多面的(multifaced),哈佛大学的Elgin教授在他的《Education Reform:Confucius,Dewey,and Beyond》演讲稿中,谈到儒家民主的部分,有这样的论述:


“People are multifaced.They are workers,citizens,family members,friends,neighbors,lovers of philosophy and the arts,of nature and of sports,and so on.”[1]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要扮演这么多的角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呢?或者说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角色中,有什么是我们必须应该要做的呢?下面将以三个人为例来进行阐述。




陆蠡:爱国




陆蠡(1908-1942)


以前看的演讲《什么是教育》,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经常批评中国,那是因为我爱这个国家,希望它变得越来越好。”我不知道爱国主义现在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怎样界定的,庆幸的是这里一向没有欧洲和中东的“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关于爱国,一直以来比较敬佩的一个人就是陆蠡。关于陆蠡,不管文学史上面还是史学著作上面都介绍的很少,只能把现有的能够找到的资料罗列出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诗人散文群’里,还有两位独具风采的青年散文作家,他们是丽尼和陆蠡。”“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县人,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散文创作,后因从事抗日爱国的进步文化活动被捕入狱,并惨遭杀害。”[2]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陆蠡生于1908年,1942年去世,具体的时间没有人知道。1935年,吴朗西等人在上海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伍铲、丽尼、陆蠡都做了许多工作。八月,巴金从日本留学归国,接受邀请,担任了出版社的总编辑。他与丽尼、陆蠡等是非常好的朋友。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中国,很快南下,11月,占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所有人都撤离,巴金、丽尼去往重庆,只有陆蠡一个人自告奋勇要留守出版社。因为文化生活出版社经常出版进步书刊(叶紫的《星》、鲁迅的《故事新编》、萧红的《商市街》……都是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查封那天,陆蠡本来是在家的,但是当他知道了这件事后,却一个人跑到日本宪兵队,质问日本人为什么查封他的出版社,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巴金回到上海,另有一件使他难过的事情,就是陆蠡仍然影踪全无。陆蠡是在上海‘孤岛’时期唯一留守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他在这个困难时期仍然编印了不少好书,包括他一手创办的《少年读物》。但是这个刊物后来被日寇通过法租界巡捕房封闭,罪名是宣传抗日。一九四二年四月,文化生活出版社被搜查,陆蠡挺身而出,到巡捕房交涉,反被押送到日本宪兵队(真实情况应该是陆蠡直接去到日本宪兵队)。”据同狱人说,在审讯时,陆蠡面对日寇,。他对难友说:‘我不能在敌人面前贪生怕死,说一句违背良心的话。’”[3]


陆蠡到底是怎么死的,始终是一个谜。但是他的殉难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了。他是一个其貌不扬、平凡简朴的人,做事却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他的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和他的翻译名作《罗亭》、《烟》、《葛莱齐拉》,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因为致力于出版工作而少于写作,他也很安心,他不求闻达与名利。他入狱时结婚才一个半月,却义无反顾地去面对敌人和死亡。


每次读到陆蠡的故事都无比感慨,心情有点像太史公所说的“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这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公家的公民对自己的国家都是复杂而深沉的。国家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仅仅是一个符号或者说是一个所谓的“标签”吗?如果国家真的再一次遭受侵略,是否每个人都还有勇气像陆蠡这样慷慨正义地站出来,去捍卫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尊严,我不知道。很多学者都会批评中国的许多问题,、社会、。其实不仅仅在我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法国大革命胜利不久,托克维尔就写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并不是他不爱法国,我想恰恰是因为他太爱法兰西共和国,他对它的爱丝毫不逊色于他人,甚至更胜一筹。


但是今天的问题是,大规模的侵略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了,更何况是日渐强大的中国,我们也很难会经历陆蠡那样的遭遇。那么爱国就不存在了吗?爱国恰恰以另一种微不足道的——我们难以捕捉的方式存在着。那就是:爱国不仅仅体现在国家沦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它更加深深根植在人民对它的希望中。那今天国家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如何在个体意识下去解决它,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同路人。同时也不能忽略它的优点。因为只有国家获得进步的时候,个体才能够具有获得进步的环境和安全感。所以,陆蠡无论在哪个层面——国家尊严和国家进步上面,都是值得今天的人学习的,他的勇气更是值得纪念和钦佩的。




鲁迅:厚道




鲁迅(1881-1936)


以前在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和子凌老师谈起鲁迅先生,老师使用了三个词、六个字形容:复杂、厚道、深刻,用来形容鲁迅先生再也合适不过了。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今天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深刻和复杂就不阐述了,主要讨论他的厚道。该从哪里讲起呢?就从他的弟弟——周作人讲起吧。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经常给他的弟弟寄一些进步书刊。鲁迅与朱安婚后不久,就又回到日本去了,很快周作人也到了日本留学,他们一起创办杂志。1909年3月18日,周作人与羽太信子结婚,还要上学,鲁迅就把自己赚的钱很大一部分补贴给周作人。后来他们都到了北京后,鲁迅购得西直门八道湾胡同的一处大宅子,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家事全部由羽太信子掌管,鲁迅从不过问。周作人生病,鲁迅特意在香山租房子,给周作人养病。然而,就是这样手足情深的两兄弟,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给鲁迅写了“绝交书”。1924年6月11日,鲁迅日记记下了他与周作人之间最激烈的一场冲突(那是他已经搬离八道湾胡同):“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即周作人,笔者注)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羽太重久,羽太信子之弟,笔者注)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终取书、器而出。[4]但是此后在文坛上面,即使当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在一起之后,周作人在报刊上面攻击鲁迅,鲁迅也始终没有讲过周作人一句不利的话,直至他去世。


他对于文坛上面晚辈们的帮助也是不遗余力的。“左联五烈士”胡也频、柔石、冯铿、殷夫、李伟森都接受过他的帮助,他们牺牲后,。萧红、萧军在青岛生活的时候,穷困潦倒,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不得已给当时素未谋面的鲁迅先生去信,寻求帮助,同时寄去了自己的写作手稿,先生立马寄了三十元大洋慷慨解囊,而且帮助他们把手稿出版,这就是后来的《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等他们到达上海,鲁迅先生更是将萧红当作女儿来看待。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记录了鲁迅先生对她穿衣品格的评论,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穿衣的评价。鲁迅先生加入“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想要为中国,或者说为人民做一些事情的。当然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也都是“左联”的成员,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的论争中他们与鲁迅的矛盾是很大的,但是鲁迅先生没有因为这个组织里有和他意见分歧的人,就避之不及,不仅同意加入“左联”,还为“左联”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很多人开玩笑说,在今天随便拿出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抹去他的名字,像是在写今天的文章。然而先生不仅仅能够写出如此有生命力的文章,而且他的做人更加让人佩服。因此1936年当他去世的时候,胡风、巴金……都写了纪念文章,拜谒的情形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鲁迅的母亲鲁瑞老太太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鲁迅到上海以后每个月定期会买书邮寄到北京。在明白了“世人的真面目”后,还选择相信别人并保留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是难能可贵的。所以鲁迅先生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面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想与他的为人不无关系。



张爱玲:真实



张爱玲(1920-1995)


若是谈起最喜爱的作家或者说是女作家,恐怕大多数人(起码是大多数女生)的答案会是张爱玲。许多人常常关注的是她的作品,毫无疑问张爱玲的作品,尤其是她小说的生命力是经久不衰的。但是许多人却总是忽略掉她的为人,或者说她本身的“真面目”。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生于上海,家世显赫,祖父是晚清著名朝廷重臣张佩纶,祖母是晚清大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母亲黄逸梵,然而后来父亲吸大烟,母亲出国留学 ,不久后父母离婚,在那时候可以看作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不久后父亲另娶后母孙用蕃(与陆小曼是至交,在当时并称为“芙蓉仙子”),而她与张爱玲感情淡薄。有一次因为后母的事情,父亲打了张爱玲,还把她软禁起来。张爱玲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虽然生活上面不愁吃穿,然而她的心灵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打击。她变得孤傲、寡言,在香港大学读书的时候,她唯一喜爱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唯有读书让她觉得快乐,唯一的好友只有炎樱。后来回到上海,开始写作,遇到胡兰成,伤了她一生的心。大陆解放,不得已去了香港,后来又辗转到达美国,嫁给赖雅,过着清苦贫寒的日子,一直到她去世。离群索居,就连一直照顾她的林式同都是在十年间只见过她两次。她去世十多天后才被人发现,按照她自己的遗嘱,她的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张爱玲,怎么说呢,或者该如何评论她呢?每每读她的作品,都想要流泪。很多学者,尤其是很多男权主义至上的评论家,甚至包括在30、40年代时候的某些左翼作家,一直对张爱玲持有批判态度,认为她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不去写关于战争、关于爱国抵制敌人的作品,而是追求自己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可是事实是在张爱玲的许多作品中,都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倾城之恋》里描写了香港的战争;《易经》中描绘了香港战争的场景……这些都是张爱玲对战争的理解。而她对人性的刻画,甚至比鲁迅还要深刻,那种深刻是直到现在也依然存在着的。


但是更多地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她的真实。作品真实、书里的人物真实,她整个人也是真实的。因为她的朋友很少,家人关系不和睦,所以下面就拿张爱玲的爱情做例子阐述吧。她遇到胡兰成的时候24岁,胡兰成38岁,那时张爱玲已经是上海滩有名的作家。一向孤傲、冷漠的她,第一次就让胡兰成吃了闭门羹,胡兰成那个时候可是汪精卫政府宣传部的次长啊!后来姑姑(此时张爱玲与姑姑居住在一起)因为碍于胡兰成的身份劝解她,她才勉强答应见了胡兰成一面。次日,张爱玲回访。就是这样两次的见面,给她的一生都蒙上了阴影。她的小说《留情》里结尾部分有这样一段话:“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踏着落花样的落叶一路行来,敦凤想着,经过邮局对面,不要忘了告诉他关于那鹦哥。”[5]一向与世隔绝的她,终把自己的真心献上,不在乎身份、地位、名利……她爱的就是眼前那个人,“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但是最终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她的那句流传深广的话更是代表了她的真实:“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爱憎分明,这就是张爱玲。我们现在却变得软弱,不敢爱,不敢恨,以至于不敢讲真话。止庵老师说“张爱玲不是一个说好话的作家,不是一个说谎话的作家,她是一个说真话的作家”。每个人都可以在张爱玲的笔下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对号入座,我们可能是“曹七巧”、“佟振保”、“米晶尧”或是“淳于敦凤”……小心翼翼地生活又怕别人看穿,讲着言不由衷的话,浑浑噩噩地生活着。可是读张爱玲的书,会发现她是如此真实地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人、事,连她整个人也是真实的。苏青在很在之前就写过一本书《一个真实的张爱玲》。在把人性看穿之后,慢慢地揭穿并用行动表现出来,这是真正的大智慧。


这是我所思考的一个人,或者是公民应该具有的品质,也可以称之为特点,就是爱国、厚道和真实,我们日常所谈论的宽容、善良、智慧、坚强……应该都可以囊括到这几个维度中来。如果一个公民不热爱自己的国家,那么他就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公知分子。如果一个公民自己做人不厚道,没有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那么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他是不合格的。如果一个公民没有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那么社会或者说这个民族是不会有反思乃至于进步的。以陆蠡、鲁迅和张爱玲为例进行阐述,除了对他们太过熟悉,还有是认为他们的身上真的体现出作为一名公民,尤其是一名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得行和品质,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1] Catherine Z.Elgin. Education Reform:Confucius,Dewey,and Beyond[J].2015.

[2]刘勇.邹红.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9—370.

[3]陈丹晨.巴金的梦——巴金的前半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244.

[4]朱正.鲁迅三兄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4

[5]张爱玲.传奇[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18.


作者简介:贾玉玲,北师大教师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感谢作者来稿,本文为其课程作业,转载请注明来源。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