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来了!患者负担会增加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来源:腾讯财经

手术材料、设备费用高于医务人员的手术劳务费用,这种早已屡见不鲜的现象,凸显了医疗机构收入价格的扭曲。昨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下发《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本次改革将进一步放大市场调节作用,以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药品价格改革姊妹篇 ,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四部委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此举是2015年推出的药品价格改革的姐妹篇,其目的是理顺医药比价,建立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所谓医疗服务价格,简单说,就是你生病后去医院看病、检查或做手术的费用。具体包括门诊、住院、各项检查、治疗、检验、手术等项目的价格。

【破除长期以来的“以药补医”】一位患者的住院费用清单上,单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手术费用为1200元,而手术中使用的两片止血材料价格分别高达512.6元和618.2元。受“以药补医”机制等因素制约,之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总体偏低,药品收入在整个公立医院的收入当中占比较高,可能会出现一些用药行为的不规范,甚至出现多开药的情况。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前者目标是破除“以药补医”的窘境,后者则为了体现医疗技术价值。

【部分医疗服务引入市场调价】对公立医疗机构,其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特需医疗服务和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其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不过,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领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领域,在这里,市场经济理论中的“价格机制”也许会失灵。

【降低检查费用】在原有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中,医疗服务项目间的比价也不合理,诊疗、护理、手术等价格偏低,大型设备检查、检验、治疗等价格偏高。公立医院统筹考虑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

【扩大按病种收费】扩大按病种、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各地可按有关法律规定,授权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

【调整结构 费用总量不会增加】按照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的总体要求,通过这部分价格空间,提高了之前偏低的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降低之前偏高的CT、核磁共振、高压氧仓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治疗费用。在确保患者总体就医费用不增加的前提下,实现医疗服务价格的结构调整,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保衔接”,是指价格改革与医保支付政策要配套衔接。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患者整体医疗费用负担不会增加。同时,各地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明确医药控费指标,确保区域内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实行市场调节价 价格会不会高到让人看不起病?】实行价格放开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充分,非公立医疗机构也提供,患者选择面更广。医疗机构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定价,并保持相对稳定。,严肃查处乱收费行为。将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从地方实践来看,河北、江苏、山东、吉林等地实行市场调节价项目的价格总体平稳。

【患者:费用没减少,改与不改还有啥意义】大家为何对医改抱有很高的期待?这是因为看病太贵了,这是因为高额的费用逼出了“自制透析机的青年”,“自学本草纲目的妈妈”,“自己锯腿的汉子”,他们因为看不起病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公众焦急的推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是想看病能少花点钱。遗憾的是这次医改依然是“让医院总体收入不降低”。

【推进医疗价改需先挤出制度性“水分”】尽管医疗服务价改势在必行,但这道关口并不好过。价改背后,触动的是医疗机制、药品流通机制、医保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医务人员薪酬机制等多个深水区。去年3月,重庆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实施医改新政。在许多方面,重庆医改都与这次启动的医疗价改方向一致,但是,由于部分患者认为加重了医药负担,医改新政被迫中止。如果公立医院不能尽早还原其公共属性,固有的逐利性就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医改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政府要投入,所以,政府的健康管理部门屁股要坐正,要为人民大众去管理健康事务,而不要总是站在医院的立场上,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大医院的总院长。医疗服务的最终目标也许会变成利润最大化。

【医改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政府要投入】美国的医疗制度,主要是用商业保险解决受雇者的医疗费用问题,但即使是这样,政府还得专门为老年人设立“医疗照顾”制度,为贫困人群设立“医疗救助”制度,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受到这两项制度的保护。政府的投入要落实到医护人员身上。简言之,政府投入越多,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就越轻。现在要研究的问题是政府怎样投入,而不是一味地帮政府“节省”。

这次新医改遭遇的最大的质疑就是患者并没少出一分钱啊,如果诊疗费涨得比医药费降的多,那还得多出钱呢,这不是一个文字游戏吗?除了政绩,不是啥也没变吗?各方发声,纷纷给出见解。究竟效果如何,还得看接下来的长期执行。医疗、教育、养老等改革其实都蕴含着国家财政体制变革的诉求,即弱化投资功能,强化福利功能。节奏和速度需要控制,但趋势无法更改。这在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金燃点

微信号:jinrandian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