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熠星导师:创新创意的“第三只眼”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文 | 李畅
摄影 | 李畅


汤劲松: 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研究员,从事微波声学材料、器件及应用研究二十多年。主持了多项国防预研及型号任务研制,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坐在我面前的是集团首席专家——汤劲松,他剪着平头,带着眼镜,脸上流露出平易近人的神色。在仔细听过了三个采访主题后,他自言自语地复述了一遍,转头看着我,“我们开始吧。”

 
“集团公司的两届熠星大赛我都作为导师参加,辅导过6个项目,第一届的飞行哨兵和第二届的悬丝诊脉分别进入了前八强,飞行哨兵路演时是第二名。”提起熠星大赛,他侃侃而谈,“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一是能体现出年轻人的想法和激情;二是通过这个平台,他们的创意和想法得以充分展示;三是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风险投资基金对项目给予了某种程度的认可,成绩让人欣慰。”
  
众所周之,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二郎神除了常规的两只眼睛,额头上还长着第三只眼。在汤劲松看来,熠星大赛就是中国电科创新创业的“第三只眼”。“‘第三只眼’很厉害,不要小看它。”他笑着说。
 
汤劲松随后谈了自己的理解。中国当年继承了苏联的工业分类和体制,以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为根本。各成员单位由此基础逐步继承、演变为自己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以产值为考核中心,利润为牵引的体系,但同时也引发了负面现象——发展和延长线的产品做的多,基础研究做得越来越少。“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汤劲松表现出一丝忧虑。
 
“研究和发展并非完全对立,可以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我们需要做的是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考量研究与发展、产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国电科以熠星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形式,和传统的研发体系不同,跨过传统的中间环节,更多地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商业化和产业化,与市场的耦合度也更高。就像是二郎神的第三只眼,能看到常规视角看不到的东西,迈过传统的流程,以更加务实的商业方案去吸引投资,完成研发和投产。”
 
处于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两届熠星大赛,汤劲松在遴选项目时都偏向于选择“具有潜在商业价值,在工程上有想法的基础性研究项目”。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希望在基础性的研究项目中挖掘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对熠星,他也有着相同的期待,他希望熠星能够打破束缚,打破繁琐的规定,不忘大赛初衷。“项目的孵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他希望项目在比赛结束后能够完成资本的对接,后期的运行,最终开花结果。“为什么中国的创新创意大赛就不能孵化出特斯拉、google这样的品牌呢?中国电科的熠星也可以发展为一个融资平台、好项目的发现者,实现品牌化,让更多的好创意从这里走出去。”
 
汤劲松的眼神里闪耀着光芒,“熠星不仅仅需要做好大赛,更要考虑项目的成长和发展,形成长远的机制和运作的规律。考虑近中远景目标,实现可持续性。”
 
他转而谈到了自己辅导的飞行哨兵和悬丝诊脉两个项目,眼中流露出一丝遗憾,两个项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最终没能进行下去。问及原因,他说,资金没能到位、导师辅导也未继续、项目成员难以从日常工作中抽身……都是其中的原因。
 
“我国创新创业还处于早期摸索的阶段,还需要干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更加开放、宽松的环境”,汤劲松以当年万里在安徽小岗村推行大包干来类比创新创业的举措,指出两者的类似性,“要拿出当年大包干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决心,以创新的机制体制,让创意得到有效释放。”
 
汤劲松同时谈到了参加熠星大赛的一个小插曲,在辅导悬丝诊脉这个项目时,机缘巧合,项目负责人恰好是我国遥测雷达元老王德纯教授的学生。汤劲松因而得以和这位功成名遂的老科学家多次交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比赛进行过程中,王老被查出癌症晚期,经过一番抢救最终病逝。提到这件事,汤劲松依然唏嘘不已,他说他通过这件事对创新有了不同的理解,创新的原动力其实很简单,它来源于生活,“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好好活着,更好地应对生老病死。”
 
对于第三届熠星大赛,汤劲松暂时未决定是否担任导师。但他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项目和资金能够顺利对接,资金落实到位;导师和团队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后期能够继续辅导合作;环境能够宽松些,给项目主创人员更多的空间。
 
希望熠星大赛能办得更好,他笑言。

责编 李 畅

传播
电科重庆好声音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