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肢残人健康家庭】董因松:组织成立志愿队伍,关爱更多残疾儿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活动链接

从今年8月1日起,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新女报时尚传媒主办的《健康人报》与重庆市肢残人协会联合主办的重庆市首届“十佳肢残人健康家庭”评选正式启动,并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评选出“十佳肢残人健康家庭”。


即日起,康报君将从多参选重庆市首届“十佳肢残人健康家庭”的家庭中本报微信将对首批入选的15组“肢残人健康家庭”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健康家训

身体残疾了,精神却不能残疾,开心、积极、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生活给予的种种磨砺都是一种精神财富,让人可以更加宽厚、平和地看待生命,也让人更加有信心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不能因为自己需要别人照顾就成为社会的负担,不要感觉接受社会和好心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要学会感恩,要想着为社会、为帮助自己的人、为更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情,这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选手简介



女儿王婉蓓10个月时被确诊为脑瘫患儿,残酷的事实犹如晴天霹雳般降临在了董因松夫妇俩身上,然而,没有丝毫犹豫,他们便下定决心:“要为女儿治疗康复,决不放弃。”于是,董因松下岗回家照顾女儿饮食起居、陪同女儿治疗,丈夫则辞职外出打工保障女儿的治疗费用。一家人走上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康复之路。


坚持:陪伴女儿治疗从不放弃




不管贫穷与富贵,疾病与健康,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礼物。25年前,沉浸在幸福中的董因松夫妇迎来了他们的宝贝女儿王婉蓓。然而,随着女儿的降生,所有对未来的憧憬却偏离了正常轨道,因女儿出生时产程过长,造成缺氧窒息,经抢救才有生命体征,后又因高烧送医院治疗十多天,出院后虽表面看起还算正常,可母亲董因松却渐渐察觉有些不对劲,女儿十个多月还不会坐,也不会爬,更别说站立。最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脑瘫。


这个残酷事实犹如晴天霹雳般降临在了董因松夫妇俩身上,然而,没有丝毫犹豫,他们便下定了决心:“要为女儿治疗康复,决不放弃。”于是,董因松下岗回家照顾女儿饮食起居、陪同女儿治疗,丈夫则辞职外出打工保障女儿的治疗费用。一家人走上了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康复之路。




由于女儿不能正常表达,董因松每天细心地给她穿衣、洗脸、洗澡、喂饭,分分秒秒都不敢放松。晚上母女俩挨着睡,但凡女儿有一丁点的动作,她都会立马惊醒,可以说20多年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在康复治疗上,董因松更是不遗余力。打听到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有效,董因松便抱着孩子坐着公交车去医院扎针灸,风里来雨里去,20多年没一天耽误,甚至连公交车驾驶员和乘客都知道,杨公桥有一对母女每天奔波在求医的路上;朋友介绍有位治疗脑瘫的专家来了重庆,董因松立即带着女儿前往江津求医,并在专家指导下学会了按摩技艺。回来后,她每天早晚,都会给女儿进行一个小时的按摩,从手到腿、从背到腰,一次按摩下来常常是汗水浸湿了衣衫;有一年,董因松查出长了一个小肿瘤,需要手术切除。丈夫在外地工作,女儿又离不开人,董因松在手术后只输了点消炎药便执意出院了。回到家中,她照旧给女儿打水洗漱、按摩康复,只在疼得厉害时吃点止痛药……20多年来,多少苦、多少累,董因松用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一直坚持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女儿渐渐长大,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洗澡,简单的生活也能基本自理了。

 

家训:教会孩子坚强快乐生活




因为女儿身体有残疾,只要她喜欢的东西,母亲都尽量满足她,“生活上可以惯着她,但在做人上决不能惯着。”董因松说,要让女儿觉得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学会开心、积极、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女儿一天天长大了,虽然四肢无法和常人一样灵活自如,语言表达也不清楚,但思维很灵敏。董因松希望女儿能读书识字,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人,不会因为残疾而自卑。于是她试着给女儿报名上学,哪怕是做一名旁听生,但最终学校拒绝了母女俩的请求。看着女儿渴望的眼神,董因松笑着说:“妈妈当你的老师,教你识字、读书,好吗?”董因松托人买来小学语文、数学教材,自己一边学习,一边教女儿识字、算数。




女儿无法正常发音,董因松就一个字一个字让女儿跟着读;手不听使唤,拿不住笔,她就握住女儿的手,在纸上一笔一笔地写;学习电脑打字,全家人就陪同她一同背五笔字根表;外出走在街上,也会指着店面招牌上的字一个一个教女儿认……只有小学文化的董因松用自己的坚持,为女儿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知识海洋的大门。“女儿很爱学习,学得也很快,现在我们家网购都是她操作呢!”董因松骄傲地说。




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也力所能及的享受家庭的快乐时光。逛街购物、外出休闲、旅游度假,在这个家里,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吵闹怒骂,有的只是温馨、笑意融融。在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从没因为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而变得自卑,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时,她总能昂起头自信的微笑。


岁月就在这日复一日的陪伴女儿治疗、康复、成长的过程中悄悄流逝。对于生活给予的种种磨砺,董因松这样对女儿说,这是一种精神财富,让人可以更加宽厚、平和地看待生命,也让人更加有信心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愿望: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善意




带着女儿外出时,董因松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有时是帮忙抬轮椅的行动,有时是一句是否需要帮助的询问,有时是示意让她们先走的手势,但这些善意的眼神、暖心的话语、真诚的举动,都无不感动着董因松,也渐渐让她有了回馈这些善意的念头。


伴随女儿到残疾人康复中心锻炼,董因松也每天接触到了更多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脑瘫等不同类型的残疾孩子,他们行动不便、反应迟钝、不能完整语言,他们因为缺乏积极正面的引导,不愿出门,自卑消极,还有个别残疾人甚至情绪逐渐偏激,感到生活一片灰暗。董因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让我来帮助他们。”于是,董因松集结自己身边的爱心妈妈,牵头成立了“董麻麻关爱残疾孩子志愿者队伍”,关爱残疾孩子的身心健康。董因松时常组织开展活动,带孩子们观看马术表演、欣赏花展等等,她还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他们准备饮食,自助烧烤、抄手饺子、简单的饭菜,让残疾孩子勇敢走出家门,感受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的善意,从而让他们的心灵也更加积极阳光起来。




在帮助残疾孩子上,董因松更是身先士卒。得知社区有一名脑瘫儿邻居,她主动走进这户人家,用自己多年来为女儿治疗的经历鼓励他们,并且积极给他们传授康复的知识与技巧,现在这名脑瘫小患儿已经能够独立行走,逐渐康复。隔壁小区一名患重症肌无力的残疾人,更是董因松常年重点帮助的对象,只要他们一个电话,自己手上再多的事儿也会放下,赶过去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尽管自己退休工资微薄,她还为巴南迎龙镇张详伟一家三口捐款捐物;看到电视播出的白血病儿童缺少医药费,她到医院为患儿捐款……在董因松的带动下,现在已经有10多位爱心妈妈们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一起关心残疾儿童这个特殊群体。




“不能因为自己需要别人照顾就成为社会的负担,不要感觉接受社会和好心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正如董因松时常教育女儿的那样,要学会感恩,要想着为社会、为帮助自己的人、为更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情,这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戳原文,订健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