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童养媳事件”终须回到法治轨道,有无过硬的证据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导读

然而,无论我们怎样可怜马泮艳的遭遇,无论我们怎样确信她讲述的悲惨故事真实无疑,无论我们怎样指责当地政府缺位,但要判定马泮艳指控的犯罪情节是否属实,都应该靠法律的严格规定和确凿无疑的证据说话。

时隔半年之后,。巫山县多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马泮艳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且发布了“巫山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就马泮艳相关情况答记者问”的长文。调查结果显示,除违反法律规定给马泮艳办理结婚登记的民政办已退休工作人员刘忠辉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外,马泮艳的其他诉求几乎全盘被否。

 

巫山县政府的“答问”发布后,马泮艳通过新浪微博公开表态“实在是太冤枉了”,对该“新闻发言表示不接受”,网友的指责更是铺天盖地而来。,但仔细辨别一下就会发现,不少网友的发言听起来似乎义正词严,但实际上并没有拿法律做衡量标准,而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

 

马泮艳是一个苦命的女孩子,九岁时父亲被患有精神病的母亲砍死,之后母亲又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小小的年纪,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只能与大伯住在一起生活。寄人篱下的滋味是不言自明的,况且大伯家里条件也是糟糕透顶。十三岁嫁人,十四岁生育,等到十九岁时,正是其他女孩子在校园里求学的年龄,她却已经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然而,同情归同情,法律归法律,两者不能混淆。无论我们怎样可怜马泮艳的遭遇,无论我们怎样确信她讲述的悲惨故事真实无疑,无论我们怎样指责当地政府缺位,但要判定马泮艳指控的犯罪情节是否属实,都应该靠法律的严格规定和确凿无疑的证据说话。

 

我想说的是,既然马泮艳的主要诉求是法律方面的,就应该让案件回到法治的轨道上来。希望各方冷静下来,让法律扮演该扮演的角色,不要意气用事和情绪发泄。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当事各方都信法崇法。作为负责调查整个案件过程的巫山方面,既要认真对待理性冷静的批评,,总之,要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

 

当然,坚持客观中立的立场绝不是蓄意隐瞒真相,更不是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要尽最大的努力,针对马泮艳的诉求,收集相关证据,得出权威结论,让与案件有关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

 

有网友担心,巫山县有关方面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已经不能保证调查程序与结果的客观公正,呼吁更高级别的机构介入调查,或邀请其他独立第三方参与。这样的呼吁是有道理的,巫山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回应。至少从避嫌的角度,应该把自己排除干净。

 

对于这样时间跨度巨大的案件,收集有罪证据是最大的难点,有关方面在进一步调查时,必须在事实方面与马泮艳取得最大限度的一致,对于马泮艳提供的每一条线索与证人证言都要反复核实。最后凭收集来的证据,邀请相关专家做出权威的法律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阮齐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马泮艳事件“是个悲剧,但是由于案件的时间久远,基本上已过追诉时效且取证困难,不宜追究刑事责任。”专家的发言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毕竟是有参考价值的专业性判断。希望专业的法律人士给马泮艳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

 

,而是说在这个案件中,与法律无关的情绪宣泄帮不了马泮艳的忙,只有想方设法收集过硬的证据才行!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应是处理重庆巫山“童养媳事件”各方务必达成的共识!


(作者系女权时评圈评论员,著有《另一种美》,新浪微博@高富强 )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与出处

打开阅读原文可微店购买小编的新书

来稿请至:nvbao110@qq.com

本微信公号:nvbao110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