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烽火岁月 共叙情怀——天南地北电影人云集桐梓海军学校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微微桐梓 ↖

追忆烽火岁月

——天南地北电影人云集桐梓海军学校

,英勇的中华儿女为抵抗外辱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丰碑。而在这场永不磨灭的民族记忆里,有一段历史,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篇章。1938-1946年,中国年代最为久远、建制最完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位于福建省马尾镇的海军学校,在桐梓办学8年,为国家、民族培养了大量航海、轮机和造舰特殊人才。8年短暂历史,却成为中国海军历史上最珍贵、最难忘的一页,更成为中华民族文明传承中值得记载的一页。



正值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之际,3月21日,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主任李倩,、一级编剧邓晨曦,中国电影家协会海峡两岸电影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台湾大学教授、电影学博士、,开展以“忆海校情缘·结两岸亲情”为主题的“纪念海军学校內迁桐梓80周年创作采风活动”,,共叙民族情怀。



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先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与会嘉宾参观了天门河水电站、、桐梓海军学校旧址、周公祠、周西城公馆,详细了解了海军学校迁至桐梓8年这段历史。采风现场,,纷纷拍照以作研究或留念。




在桐梓县文笔路,一幢按原貌修复的中西合璧式的三层楼建筑庄严而古朴,仿佛默默述说着80年前那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桐梓海军学校,在历史的烽烟中散发着它经久的魅力。这座普通的小楼,曾走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邓兆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绾及大量海军优秀指挥人才,这里,被誉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军的摇篮”。

 


1937年,,设在马尾的中华海军学校在9月先迁至离校不远的鼓山涌泉寺,1938年6月再迁湖南湘潭, 1938年10月迁至时属西南大后方的桐梓县城,开启了文军西迁、教育救国的曲折历程。其时,桐梓海军学校租用城东金汉初为其母新建不久的“节孝祠”作校舍,史称桐梓海军学校,后又被师生俗称为“金家楼”。学校租用后,又在楼前楼侧增修了图书馆和其它一些附属建筑、操场等。1942年初,校舍不够用,又将城隍庙前殿及二庑改建为饭厅、学生寝室和教室。



其时,海军学校设航海、轮机两个专业,原在马尾入学的航7、航8、航9、轮6班随校来桐,1940年8月,轮6奉命改为航10班。1941年2月,将航9、航10两班视力欠佳的12位同学编入新增设造舰班,继续学业,以上5个班均在桐梓海军学校毕业。1941年至1944年桐梓海军学校面向全国招收了航11、 航12、 航13、 航14、轮6、 轮7等6个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底,。同时,桐梓海军学校迁往重庆山洞海军总司令部旧址,继续学习。



海军学校在桐梓办学的8年时间里,共办了12期(班),共有290多人在这里学习过,其中包括桐梓海军学校训育主任、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邓兆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绾等,被誉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军的摇篮”。桐梓海军学校对学员要求极为严格,一年上课300多天,没有寒暑假,考试不及格一律淘汰,违反纪律要受到开除,教风与校风都非常严格。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海校学员自觉形成了勤奋、刻苦、严谨、踏实的作风,为后来培育了大量的海军优秀指挥人才。



1946年, 海军学校迁离桐梓后,旧址由桐梓地方政府管理。由于海军学校在其它地方办学的旧址已经在战争年代被毁,金家楼成了海军学校发展历程的唯一实物见证。新中国成立后,。2002年9月,贵州省“桐梓海军学校”遗址修复陈列馆筹建基金会在桐梓成立,并在县城中心按原貌修复了海军学校。这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三层楼建筑,青色的砖墙、红色的走廊和门窗,按照当年的旧貌,修复的海军学校分为办公、教学和宿舍的主楼,以及饭厅、图书馆、操场等附属场所。站在海军学校校址内,仿佛可见70多年前海军学校的学子,为了国家的安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坐在小楼里发奋苦读的场景。


2006年,桐梓海军学校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置桐梓海军学校陈列馆供海内外海校校友和各界人士参观瞻仰。



时隔80年,一段山海相连的情缘在桐梓续写,一段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在海军学校延伸。,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主任李倩激动地说:海军学校在桐8年,学风严格,宁精莫滥。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批海军高级人才以及其他方面的人才,为战后海军重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让我们重温了这部历史,深受启发。作为电影人,我们将会通过文化、电影、影视等方式,把桐梓海军学校这一段历史告诉市民,让更多的人了解桐梓海军学校,了解桐梓。



、一级编剧邓晨曦告诉记者说:“从小外婆就告诉我,,我才惊讶地知道原来贵州桐梓有过海军学校。80年里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从清末始建海军,到民国,到北伐,直到八年抗日战争,代表了中国海军的主体。甲午战争时期的海军战将(丁汝昌除外),北伐军的海军总司令及舰艇将校,抗日战争时期的海军总司令及绝大多数海军将校均出自这个学校。可以说,这个学校是这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海军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在海洋方面的文学创作非常薄弱,,有很高的价值,围绕海校题材创作很有意义。两岸电影人将通过这次采风和创作活动,以此提升全民海洋意识,通过桐梓海军学校进一步认识桐梓。”



贵州省写作学会理事、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黄光荣说:“桐梓海军学校独特的办学制度造就了其成功,在中国教育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海军重建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桐梓海军学校在教育中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教育理想,为今天的教育留下了宝贵财富。此次两岸电影人士到我县开展采风活动,非常有意义,、桐梓海军学校的育人理念,为中国的教育做贡献。”



,、国家海洋安全等,对桐梓海军学校题材电影创作进行了研讨,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纷纷表示将通过电影等多种表现和传播方式把桐梓海军这段历史展示给世人,让更多人了解桐梓海军学校,了解桐梓,以此纪念海军学校內迁桐梓80周年,,彰显中国海军不屈的发展历程。



研讨会上,王先郁代表县四家班子,对各位艺术家朋友们在百忙之中光临桐梓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王先郁指出,在国家实施战略之际,我国海军正走向深蓝的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影视艺术家们光临桐梓,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就桐梓海军学校这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资源进行专门的研讨交流,正逢其时,意义深远。王先郁衷心祝愿各位艺术家朋友们在我县能撷取创作的素材,获得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共同为黔北大地的明天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杜隆焰,副县长王官忠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研讨活动。

(记者  彭光杰)



主办方:桐梓县对外宣传中心


总 编:王 迪丨 副总编:尤晓婵


本期编辑:贺莹莹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投稿邮箱:lsgnews@163.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