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隆起的坟包多像她身体一部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无论我在

我是那缺少的东西


马克·斯特兰德

         



 

叶浅韵


▎  

小世界


 

早春,晴四度

窥见一对偷情的蜘蛛

它们惊惶失措地分开

向着相反的方向急速爬行

马上,又停了下来

装作死去的样子,一动不动许久

 

窗外几声婴儿的凄哭

它们拼命地爬出我的视线

一只叫春的猫窜过

我惊慌地关上窗

 

连动物们都那么像人了

我到底像什么呢

 


  雪 克→ 体验之诗也不一定都是跌宕多姿,站在自家祖屋的庭院或窗台下,照样可以写出观照自身命运的好诗,问题就在于你有没有诗心,有没有寻幽探微的本事。本诗,人之不如小动物,也算无情揭开了人类的某处疮疤。 

  赵卫峰→ 这诗不难理解;这个结尾很漂亮。读者可能会迷惑一下这个标题,读者或会延着这尾声继续:这里的动物都那么像人了,就只像在情爱(生殖)方面吗?动物之所以为动物,就是它们的“食色性也”的本能化?反过来,如果人都那么像动物了,动物又像什么呢?…这诗好,雪师傅也选得好! 





林馥娜


▎  

有与无 

 


这无尽的夜里

 

有远眺有近观

有林涛之声有人间灯火

有隔空思念有耳鬓厮磨

有放不下的电话与呢喃

有默默的恩宠有炙热的唇语

有眼中的火苗有带电的抚摸

有羞怯的落日与疯狂的凌晨

有“须作一生拼”的死去与活来

 

没有你

 


  雪 克→ 遗憾也可以诗意。林馥娜的这首,以实写实、以实描虚,依靠语感的一路累积、叠加,然后在最灿烂处急转直下,峰回路转。如果拿掉最后/没有你/三个字,可能就变成别处的、别人的风景。这类诗写需要内功,不可动辄模仿。

  赵卫峰→ 好诗也。通常认为,孤独感是形态,理性的;寂寞感是心态,感性的;这诗都有了;它带来的,还有压抑感,虚无感;虽如箫音般伤感漫然,它其实又适合“诵”,适合一个人对自己的默诵,在无尽的夜里……“只是当时已惘然”。


 


 

 


▎  

 


 

越来越多的人学驾照

越来越多的车在蜗行

等地上的车饱和了

人们会不会转而去学开飞机

当越来越多的飞机冲向天空

白云会不会被撞得灰飞烟灭

而鸟儿

只能在鸟行道

限速飞行

 


  雪 克→ 智趣、好玩的一首诗。这种忧天是有依据的,但要写成一首诗,还得依靠诗人的智慧;最后两句,不可多得的奇妙。

  赵卫峰→ 这样下去,将是天忧人了。也许不少人如此联想过却未付诸于诗,构思确实好。 只惜未拓宽。


 


  

 


▎   



 

一个男人

走进我的屋子

他的微笑似冬日的暖阳

他的呼吸似轻盈的雪花

 

他坐在沙发上

静静地抽着一支烟

脖子上的喉结又白又亮

他穿着一身旧衣裳

 

夜里

他贴紧我的后背,无声啜泣

仿佛悲伤的人搬出心底的石头

腾空自己

 

没有人知道一个独居的女人

和一个男人住在一起

没有人能听见他的声音

除了我自己

 

 

  雪 克 一首想象之作。一个情场受伤的女人,让往事重现,或者希望即将发生的更吻合初心。悲哀的是,只有虚无中才有这么一个具象的男人,一旦伸手,幻影又将消失。如果再把离歌的这首诗打开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独居女人的臆想,更是把市井的窥私欲,主动呈现给你。

  赵卫峰→  ……  



 

 


▎     

三步华尔兹

 


三步,再三步,就是绝命的

华尔兹

音乐带走我的呼吸

你让我迷醉,一剑封喉的王

从此我呼吸你的森林、月光和野兽

呼吸你的翻江倒海

王,你不要随意旋转我

那个旷野上茫然四顾的女孩

不是我

她仅是我绝版童年

飘忽的影子。我随时光流转

你不要旋,我怕卷入你的旋涡

我要远远地看着你栗黄色的头发

被喧嚣的海浪带走

你那向上翻卷的

栗黄色头发

早知道我就把它制成标本

或者森林的倒影

现在,潮水退去,音乐重又回来

我依然在你怀抱走着

绝望的三步

一只盲目又愚蠢的小灰虫

贴着华尔兹柔软的水面

低低地飞  飞向深渊


 

  雪 克→ 阿樱为某种感情找到宿主?还是因为华尔兹适合形容某种情感?我认为都可。重要的是,这是情感华尔兹--我读过这诗很久了,但一直记着。记得王、记得波涛起伏,记得漩涡、怀抱、深渊这些意象。我知道华尔兹是一种舶来的暧昧的舞蹈,阿樱用诗歌语言写出一支热舞,是不是告诉我们:热舞很美,暧昧很美,但要小心烫伤?

  赵卫峰→ 真舞还是假想?回想?舞台其实是什么?…似乎不重要,我在意它如何处理节奏,特别是内在旋律的推进。这样的表达是很具挑战性的,这种诗完成得还不错。 

 


 

梅依然


▎     

重庆,重庆 


 

朝天门,解放碑,渣滓洞,白公馆

我去了。注定每天都是渔汛

每条街巷都是太平洋。

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鱼

爬满重庆。现在

我只想到歌乐山精神病院

那里将是剩下来的最后一小块陆地

 


  雪 克→ 比起地理上的重庆,一本《红岩》更让人记住重庆。梅依然诗中出现的地标名字,我是在《红岩》中认识的。本诗,不仅仅是地标式写作,梅依然赋予其间的寓意几无边际,她把沧海桑田写得平静,把风云际会的都市,写得让人喟叹。培都、雾都、红都,当这三个名词在诗中闪烁幻化,山城变成海洋迅猛翻卷,曾经的鱼哪里去了?现在的鱼又来自哪里、将去何方?这是这首诗的最亮色。读罢,我也想变成一条鱼,游一遍重庆的大街小巷,--也顾不得被时势晃得心累的梅依然了,谁叫你生于斯长于斯呢!

  赵卫峰→ 当满目正常时就是异常;曾经的异常就是正常。喜欢这种短而精的“小诗”。 事实上,冰冻三尺,短诗非常体现诗歌功力。

 


 

海美蓝


▎ 

 


 

审视天空,似乎有别于人世间的纷扬

它那么高远又安逸,飞鸟飞过

就像鱼儿遨游于大海

无所谓去留

 

而它的蓝,空阔而忧郁

罩住独来独往于世道上的我

和我在乎的得失

 

佛门那些诵经声

我曾侧耳细听

但没有渡我如飞鸟

飞出空阔的高远

 

我在尘世,泅于空阔

如同泅于孤独

而得和失,去或留

如经声所念——

一切皆有所谓,一切皆无所谓

 

 

  雪 克→ 面对虚空,心随之空;回到尘世,又被纷扰。海美蓝这首,徘徊在佛门与俗世之间,但可以看出她的悟,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诗歌告诉我们,心之所系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重要的是,要有这样的姿态:一切皆有所谓,一切皆无所谓。

  赵卫峰→ 联系上下看,第三段的出现,挺尴尬的?或许,在这标题之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已足够成诗?




  

 


▎              

留在人间的

 


她躺下后,我才知道

这块杂草丛生,蚊虫横行的林间空地

是最温暖的地方,隆起的坟包

多像她身体的一部分——

圆润,饱满,幸福

 

当微风拂过,恍惚看见儿时的小女孩

抱着一座坟——

一边哭泣,一边喊妈妈

像不肯断奶的孩子,以为大声号啕

就可以再一次得到奶水的抚慰

 

我忽然明白了

那座坟,就是母亲留在人间的

让受了伤的孩子,可以汲取她尚存于世的

爱,与勇气


 

  雪 克→ 宫白云对这首诗评价说得很好--当埋葬母亲的坟化成母亲的,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仿佛也一下子有了寄存之处。在这种象征主义的及物诗写中,作为诗歌意象的物——坟,不动声色间得到了升华。我想说的是,这类奇崛的诗思,是真正的、饱满的情感烘托出来的,即使是平实的语言,也可以把女儿对母亲的依恋,写得撼动人心。

  赵卫峰→ 如果词、句再考究些,不要说的那么明白,多好呵。 



↓ 

帅筱嬿


▎   

总之


 

一个还不算尴尬的年纪

遇见一个该遇见的男人

在他的车里,我有些急躁

没错,我想睡他

说不出是因为爱还是因为他性感的肌肉崩开一颗扣子

总之,我撕破他的衬衣

扒掉他的CK,与他赤裸交缠

也说不出快感

 


  雪 克 这首诗的作者简介特别说到这姑娘“初中学历”,也许诗歌就是如此,灵性写作往往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指导,直接的呈现与真实的感受,比任何修辞更活色生香。如果一定要说这首的诗意,那就是性可以美好,也可以尴尬,或者两者都不是,彼此挑战一下道德底线,然后一拍两散。在这一点上,本诗留出想象的空间还是挺大的。

  赵卫峰→ 窃以为这“诗”——如果算是“诗”的话——虽然诗无达诂——算初级阶段练习?


 


 

唐小米


▎     

光明村一景 


 

一群母占了阳光最好的

那片草地

我很想去那躺一躺

但我也只能和其他人一样

远远地看着

它们的胸脯肥厚

它们有生育过的屁股

它们卧在那儿

像一蓬蓬蒿草

但颜色与荒草明显不同

它们还不敢老

 

 

  雪 克→ 我更愿意把光明村看成一个真实的农村,是不是徒有其名不重要,唐小米不着一字,写出了一个贫穷的鬼地方!胸脯肥厚的鸡,/它们还不敢老/,为什么不敢老?为什么大家都视鸡为宾?主人还在等着下蛋,等蛋干什么?这是一个大家都懂的、辛酸的问题。诗歌平实的语言后面,藏着农村现状的巨大不堪!

  赵卫峰→ 布局胸有成竹,语言准确麻利,结尾恰到好处,确实起到了升华主题之效。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