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凤姐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我们都是罗玉凤,是的,就是你们叫的“凤姐”。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的出身,我们的遭际,我们的很多小小的,憋屈的、异形的梦想,都和凤姐如出一辙,只要你细致地看完凤姐的文章。


很多人以为,他比凤姐长得好看一点,就跟她不一样,实际上错得离谱。


在凤姐公众号这些天火爆网络的《求鼓励,求祝福》一文中,她还说了一句,“我还是那个我,唯一改变的只是舞台”——是,人生就像唱戏,舞台是关键。


她从中国这个舞台,转到了美国这个舞台,也是对另外一个人类文明形式的体验。


凤姐的原始舞台是什么——压抑、落后、贫困的农村、城乡的巨大差异、底层家庭等等。


这,难道不是那么多人共同的舞台吗?


“我从小生活在渡洋村,一墙之隔就是重庆钢铁公司綦江铁矿。国企子弟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与农村人完全不同,处处透着精致;我们这些洋渡村的人土里土气的,重钢的子弟用‘农村娃儿’来表达对我们的轻蔑”……这是非常真实的表述。


凤姐感受到,与一墙之隔的国企子弟的差别,这个我和她那个年纪大时候,也强烈感受到。我在很多文学作品里,也看到这样的描述。


以前,我们的孩提时代,不晓得什么叫“户籍制度”,只知道居民,知道县城,知道“国家粮”,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我们最强烈地感觉到自己跟人家的不同,正是从城里的亲戚和乡镇上那些公家单位的人等,包括凤姐所说的“国企子弟”那里所对照出来的。


凤姐产生“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我也产生过。我觉得这点我跟凤姐还比较接近,那就是向往,但是不嫉妒,不恨,恨是没有道理的(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人缘好,很多小镇上的“城里人”子弟跟我还是好朋友,我喜欢一拨拨把他们带到我家去吃饭)。


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这种舞台差异,几乎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世界上就是两个舞台,没有第三个——这个是你的,另外一个是你无论如何也登不上的。


甚至凤姐去了城里,跟城里的诗友聚会时,感受到自己仍然“还不是他们那样的人”,所有这样,在凤姐朴实的文字叙述里,实际上,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很多人的影子——别不好意思承认。当然,也因为很多人是完全麻木的,没有感受反差的功能。


凤姐后来的走出以及到上海、去美国,整体上是个人奋斗,是稀奇古怪的机缘巧合,也间杂被人所言的“炒作”。


也有人说是为了圆梦,一个苦逼乡下人的圆梦之旅——圆那个“做城里人”的梦。


实际上,我觉得,更是一种抗争,与生存的阴影抗争——年幼时,少年时埋下的所谓梦想,实际上在现实中,如影随形地成为梦魇。这不是实现,而是挣脱。只要你还在这个舞台上,这个鬼影就消除不了。


这个梦魇,缠绕了许多人,一代代的人。很多人通过读书、经商,做了城里人,有的在城里做了官,人五人六的,这个梦魇也还摆脱不掉。


真的,对照一下我们自己,在“城市里”的所作所为,跟凤姐有什么两样呢,或者说,有根本的不同吗?


凤姐的文笔显然不错,朴实路线更不错,剖析自己,回望来路,一点也不虚假。我喜欢这样的文风。很多人说,凤姐又在炒作,又在博同情了——她需要你同情吗?你同情得了她吗?


凤姐,就是一个“我们”的样本。我们都是从那个舞台上走出的,都在一个舞台上跳舞演戏,都在一个戏里体味人情凉薄,世事异诡。只不过,凤姐的动静大了一些。


等到凤姐《求祝福,求鼓励》火热过后,才来写此文,这回不是慢半拍,而是我觉得,什么时候议论,都不过时。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