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制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计划经济时代,工人和机器、产品一样都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环,皆是车间出品,他们保障了工厂的正常运作。这些车间出品承载的工业记忆就像一道划痕,让我们了解到,是谁在历史长河中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图片由重庆原化龙桥地区多家工厂提供,这些老照片目前正在重庆美术馆进行展览。展览时间为2016.5.11-2016.5.22)


车间出品

摄影师王远凌、马力整理  编辑/刘书琪

因为以前加工产品主要使用的是车床,所以那时便把放车床的房间称为车间,之后引申为工人工作的地方。车间里有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机械设备,产品等。图为工人使用车床组图。


在那个时代,工人和企业在计划体制下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不只简单的劳资关系。工人集体不光是生产产品,还生产着社会荣誉。图为产品试制成功后工人向党报捷。

集体主义思潮盛行下,依附关系的存在使得工人存在部分创造力。工人会主动参与各种竞赛,改善机器性能和参加工会活动等。图为工人与自己成功改制的机器合影。

但车间制度的存在和集体主义思潮的盛行导致工人也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环,失去了部分主观能动性。建国之初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民众经历一系列的培养教育后被冠以工人的荣耀称号。而人类劳动因为主要“受社会和文化发展出来的认识能力的指导”,可以从事范围广泛的生产活动,并具有潜力。图为工厂先进工作者与自己成功改装的机器合影。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特点是组织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单位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在此基础上,“工人”是种固化的身份象征,工人在单位中享受特定的福利待遇,工会是附属于组织的群众机构。这种单位制度内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而且囿于国企的福利和档案限制。图为工厂先进工作者合影。

那时候,工人虽然也是劳动者,但却是和机器打交道,有技术,吃供应,有劳保,还是“领导阶级”。以厂为家,工人也乐在其中。厂里有福利房,年老后拥有铁打不变的退休金,这不止是物质好处,而是一个阶级的内心骄傲。图为1959年的生产车间。

图为1959年的生产车间。


哈里·布雷弗曼 在《劳动与资本》书中提到: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斗争——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在退化,工人丧失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人沦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零件,越来越多的从事简单乏味、精确到秒的机械动作。工人的尊严依附于他掌握的劳动技能。图为1959年的生产车间。



仅仅在二百年前,一线工人和手艺人还仍是生产技术知识的储存库,他们在学徒制下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基础学科,大部分人横跨多个领域,并对科学上的新发现充满兴趣,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植物学家都是纺织工人。


而在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垄断了知识界,生产工人被排除在外,工人阶级在智力和学识上的衰败速度,几乎与资本的积累同步,劳动者之间的分化也由此产生。图为1959年的生产车间。


而现在生产力的增长源泉从一线操作车间移到了实验室,整个科技革命变成一种生产方式,科学本身也变成资本。“这才是科技革命的关键性的革新。”——《科学——工业革命》的小册子里说,“科学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蒸汽机’,总体科学家则是总技师。图为1959年的生产车间。



中国的工人阶级曾被抬到高位,也在现今生活中被遗忘到一个低位。《二十四城记》中赵刚说:“工厂就像一个摇篮和鸟笼,在那个时代特别温暖和有保障,时代变了,人长大了,必然要离开摇篮,但在摇篮里呆久了,甚至忘记了走路的本能。你能恨摇篮吗?即使你离开了工厂,它的影响也左右了你的一生。”


18-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凭借机器化大生产,最终战胜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故工厂现今也被称为“制造厂”、“生产企业”。


美国福特公司创始者亨利·福特,在20世纪初创立了量产模式(生产流水线),使工厂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每组工人只负责某产品生产的一项工序。它大大地减低了生产成本,且为后来的消费时代奠下了基础。



老工人这样解释他们那个时代自豪感的由来:“合同制是1983年左右才开始的,在那之前,进工厂了就意味着是‘铁饭碗’,一辈子做到退休的,领导再不喜欢你,你要是没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也不能开除。”但保障与危机却时刻共存着。图为工人在车间生产场景。


80年代初,机械行业可以说是全国最火的行业。图为工人在车间生产场景。



重庆工业的一个特点,是有大量的军工央企国企,这是整个重庆工业里最突出明显的一个特点。图为工人在车间生产场景。



1964年,中共中央和全国计划会议提出:“以重庆为中心,用三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建立起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并且有相应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机械制造的工业基地”。图为外国技术指导人员在车间进行指导。



1965年,中国开展以战备为目的的大规模”三线建设”。重庆作为建设的重点,迁建、新建了200多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这些新增的企事业单位除少数是兵工厂外,大部分是与战备有关的原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等工业。图为工人在车间进行劳作场景。



“三线”建设是继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工业大内迁后的又一次大迁建,客观上对增强重庆工业经济实力起了促进作用,使重庆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一跃而居当时全国第五位。图为工人在车间进行劳作场景。



车间产品静物资料图。


产品展示是指对客户的产品进行详细展示,包括规格,产品的款式颜色等所有产品详细的信息。产品展示也指在展厅或展位中进行详细展示,直观地把产品摆在客户面前。图为车间产品展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厂也逐渐出现了类似产品“发布会”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展示车间产品,只不过多了些时代特色。图为车间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比机器肖像带有更强的时代烙印,完整呈现了那个时代民众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图为车间产品展示。


七八十年代的工厂产品展示现场的颜色主要以红黄为主,计划主义经济时期这两种颜色在中国随处可见。图为车间产品展示。


在车间出品的那个时代。个体的命运和时代洪流交织在一起,它真实、残酷、却又不乏个体自我所迸发出激情。中国的转变和增长,由这些车间“出品”有序推动着,推动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推动着中国进入全球化,也推动着这些车间“出品”走向国际。个人、产品以及各种资源,在那之后都进行了一场浩大的资本转化过程。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看客》:车间出品)


【关于看客】

这是一个老旧的图片栏目,想用一个冷静的视角观看这个荒诞又有趣的世界。该公号发送的内容不限于图片,毕竟我们不是只是视觉动物。欢迎投稿:picnews@163.com,文本、图片均可。


长按二维码,关注看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