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丨重庆发布引导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分类推进等方式,引导和推动部分市属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优化重庆高等教育结构,全面提高市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意见》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总体目标


通过细化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分批次推进,到2020年,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应用型高校。

❖建成一批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引导试点高校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先进技术转移、转化和创新要求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率先在学校治理、教师评聘、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创新,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支持建设一批办学水平高、应用技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

❖试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试点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平均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同层次其他高校。

❖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围绕重庆市“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建成一批高质量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一批校企协同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试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对产业群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加完善。改革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和人才培养方式,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为各类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宽广的空间、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融通,研究生教育、应用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重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


试点范围


根据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结合市属高校的发展定位与意愿,采取“两转两补”方式,原则上按照每两年试点一批,确定若干所市属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两转”即指鼓励公办市属本科高校和民办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为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试点;“两补”即指积极探索在办学基础好、与重庆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公办、民办高职院校独立或整合为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试点。积极鼓励行业特色明显的市属高校参与试点。试点高校可以整体试点,也可以选择部分二级院系或专业(集群)试点。


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


❖明确类型定位及规划。试点高校要结合国家、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及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类型定位,制定科学的转型发展规划和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试点高校要开展转型发展大讨论,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和市场需求调研论证,制定出具有鲜明的应用型高校特色的转型发展方案,该方案要通过本校学术委员会、党委会、学代会、、校外专家评审会等五大程序审核通过,方可报市教委审批备案。转型学校要将学校类型定位和转型战略通过学校章程予以明确。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试点高校要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写进学校章程,并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教授治学、校企共同管理的“四位一体”相互协调制约的治理结构。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每个专业、每门核心技术课程至少与一个企业、一个工种建立学习对子。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职权。

❖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试点高校要针对“”、《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设置专业,并以集群式专业建设思路将服务同一产业链和产业群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构建专业群,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建立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建立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自主设置新专业的机制。鼓励试点高校申报设置适应重庆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急需、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切实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有基础的特色专业。三年内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在校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比例不低于50%。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到2020年试点高校中社会需求少、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减少80%以上。

❖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试点高校要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工艺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要将实验实训实习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紧密结合、有机衔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达到行业企业先进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共建科研、生产基地,共建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共同参与考核的制度,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创新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高校要以社会经济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为引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对人才供需、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师资结构实行需求传导式改革。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市场变化为基本依据,遵循应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探索从学科专业角度到课程与技术技能角度转变,从课堂中心向生产中心转变,专业课程积极提高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仿真模拟教学的覆盖率。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试点高校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等有关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教育要瞄准世界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主要招收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要通过分类设岗、分类考评调整师资结构,引导教师分类发展,新增师资主要来源于行业且具有3年以上从事专业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员,每个专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每个专业至少应有1名以上行业公认的高水平技术带头人。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5年内使所有专业教师都具备企业工作经历。通过改革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等制度,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试点高校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为理念,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基地,把大学生就业创业纳入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孵化基金,积极拓展创业就业渠道,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探索招收具有创业潜质学生的考试办法和入学制度,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

❖促进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试点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要求,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继续开展“五年一贯制”、“3+2”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启动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模式、“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多样化的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

❖大力发展先进技术高等继续教育。以先进技术转移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培养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继续教育。瞄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线劳动者技术提升、技能深化、职业迁移、城市融入的需求,试点高校依托专业集群建设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培训基地,成为行业和企业认可的继续教育基地。

❖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支持试点高校按照我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分类制定面向不同生源的招生办法和录取标准。试点高校要推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考试招生改革,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中高职“五年一贯制”、“3+2”中高职衔接、“3+4”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五年制”高职教育,结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招收中高职学校优秀学生并逐步扩大比例;逐步扩大招收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报考应用型本科或专升本对口专业时免试专业综合考试。支持有条件高校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要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发挥区域和行业技术中心作用。试点高校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共建一批企业研发(工程、技术)中心,使学校成为行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基地、区域特色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与中高职院校联动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共建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提升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水平。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技术应用转化创新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


(来源:重庆市教委)

原文链接:http://jw.cqust.edu.cn/a/about/2016/0605/468.html

欢迎长按二维码!我们将竭力为您提供权威、有料、有趣的教育信息服务。

更多精彩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心官网

    网址:http://www.csdp.moe.edu.cn

    电话(传真):010-51688923

    邮箱:csdp@moe.edu.cn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