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在最美的时间,遇见了最美的“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今早刷朋友圈,无意中看见了上方这个视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于是立刻打开电脑撰文,想要从中留下点什么。


牛背山,一个让无数驴友和摄影家耳熟能详的地方。

这里有壮阔的云海、雪山,美丽的日出、日落和浩瀚的星空、银河。这里绚烂的风景曾让无数人驻足、眺望、瞻仰甚至顶礼膜拜。


这里曾被《国家地理》评为:亚洲最大的观景平台。

站在海拔3660米的山顶,仿佛置身云中。放眼四周,贡嘎山、二郎山、夹金山、峨眉山、四姑娘山等四川名山大川几乎一览无余。


要追溯牛背山的历史,还要从2009年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吕玲珑先生说起。2009-2010年,牛背山被摄影师吕玲珑和重庆驴友灰无意发现;2011-2015年,牛背山艰险的道路和壮丽的风景赢得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和驻足;2016年下半年,牛背山正式进入全面封山开发阶段。


因为身处四川,所以小编很幸运地和牛背山能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更何况这样的接触一言不合就是六次。





第一次登牛背山是在2013年9月。


它是我户外登的第一座山,也可谓是我户外生涯的起点。那时自己刚念大学不久,因为谷岳曾尝试过搭车旅行。然而对于户外来说,确实算是小白一枚,没有装备没有经验,只是凭着一腔热血,背着背包借了个帐篷就匆匆向着牛背山进发了。


其结果是,自己一个人不认识路,然后绕了很远的山路,前后背着两个包装着吃的睡的,负重又很重,好不容易徒步到了山顶,发现扎营时早已冰冷刺骨。


然而,虽然旅程很辛苦,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美景,却依旧很开心。




第二次登牛背山是在2014年4月。


那时同为经济的学弟小杰邀我一同前去登牛背山,当时欣然应允。于是,带着小杰和他室友连同他们朋友一起浩浩荡荡10个人从锦江学院出发,一同又登了一次牛背山。


虽然登山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插曲(登山时不小心把借朋友的卡片式相机弄掉了,所以最后保存下来的图片很少),但这次旅行依旧记忆深刻。



第三次登牛背山是在2014年12月。


当时在江油白鹤大峡谷徒步时认识的绵阳驴友臭虫约我一同去登牛背山,我欣然应允。于是,我们相约在雅安汇合后便一同向牛背山进发。在山脚客栈住宿时又偶遇了来自四川理工的大学生小雷和90,于是我们四人便相约一同登山。

路还是原来的路,只是陪伴你的人变得不同了。第三次登牛背山也是第一次让我真正亲眼见识到它的美。置身山顶,壮观的日落、浩瀚的星空、美丽的云海一览无余,还有难忘的在冰天雪地里的露营。



第四次登牛背山是在2015年5月。


此时,我已经不再是一人独行,而是有了自己的团队。为了帮助更多和我一样有想法的年轻人去远行,我创建了锦江户外。第一次有了自己组织的名称、队旗和并行相拥的人,很暖心。


忘不了旅途中的互相帮助和搀扶,也忘不了山顶抢食一空的土豆烧鸡;忘不了半夜睡通铺热醒时的尴尬,也忘不了小伙伴儿们看见蓝天白云后的每一张笑脸。



第五次登牛背山是在2015年11月。


冬季的牛背山当真是非常迷人。日出、日落、云海、星空都已成常见。再加上一层洁白的绵绵积雪,所以特别的美。


我最开心的事除了在旅途中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外,最希望看见的就是队员们脸上浮现出的最真切的笑脸。谁说这不是旅途之外另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呢。



第六次登牛背山是在2016年3月。


因为听说牛背山将于2016年封山开发,所以在开发之前琢磨着再去一次。于是才有了这次名为“牛背山告别之旅”的出行。


这次出行也算是六次去牛背山以来最为艰难和难忘的一次。因为318堵车,我们惨遭堵了一夜。第二天到客栈时已是清晨6点,在休息了不足两小时候,我们又艰难地爬起床来睡眼惺忪地最终耗费8小时艰难地爬上了山顶。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为辛苦的一次。


如今的牛背山风采依旧,只是它已被迫进入了全面封山开发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再去一睹和瞻仰它的风采了吧。


然而回顾这3年,6次登顶牛背山,我遇见了65个人和65颗心

庆幸在最美的时间,遇见了最美的“你”(小伙伴和牛背山)。





撰文:汉堡

供图:汉堡/牛背山小伙伴儿

视频:张持恒

(原创图文,版权必究)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