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我们应当记得这些仍能“静下心来搞教育”的人们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静观讲过很多成人世界里的故事,有感情、有职场,甚至有时候还会厚着脸皮的褒贬一下这座城市或者这个国家。(说的对不对的,反正你们该夸的夸了,该骂的也都骂了,饶了小女子的浅薄无知吧!

不过今天静小徐想带大家重新回到校园,谈谈我们或许已经很久不曾提起的那个话题——教育。

1、

很多年前,老徐拿着我不及格的物理卷子痛心疾首的说:“为什么我一个工程师,自己女儿连电路图都不认识!”是的,我没有隐瞒事实,也没有给老爸藏着什么彩蛋,我就是看不懂电路图,还有光的反射、折射、还有力的作用与反作用,(我能记住的就这么多了,我已经尽力了)这些课程我统统都是蒙圈的。

但当初这些知识的蒙圈,直接导致的就是年级排名出来后的傻眼。于是,我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爹妈花了好多好多的钱,我放弃了很棒很棒的小说,专心的补习着这些我根本搞不懂的东西。

那时候,大人们说,学习就好比是木桶理论,成绩如何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在这样的威胁下,我节节败退,越挫并没有越勇,而是随着名次的下滑逐渐失去了自信心。

高二会考完,我再也没有碰过一本带有“物理”两个字的书,直到上周末在重庆西西弗书店看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小书,拿起来一看,书名居然是——《七堂极简物理课》,我赶紧放回原处,一眼都没有多看。我想,我和物理的缘分,此生,大概已经尽了。

然而一切都在变化,当木桶理论让一代代如我这样的孩子痛苦不堪的度过了豆蔻年华时,有一个叫长板理论的东西出现开始拯救新一代的孩子们了。

与木桶理论所要求的平衡全面发展不同,长板理论着重强调优势才是王道。如果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可以不用偷偷摸摸看小说,看剧本,学历史,品诗词,兴许,今天你们看到的就不是如此平庸的我了。


2、

你无法责怪某个老师消耗了你学习的乐趣和斗志。因为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千军万马只有一条路到达河对岸,上了岸你才有资格去畅谈理想。

好在,如今,这个看似颠覆不破的真理正在逐渐松动。

2016年端午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把整个一个下午都交给了我的母校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围绕一个叫做“创新实验班”的三十只“小白鼠”(这是这个班的学生自己给自己起的)做了一系列的探寻。

我先认识了这三十只“小白鼠”的班头,不,是班头们。和其他普通班不同,创新实验班的班主任都是双料的,正班主任晨哥(学生们这么叫他,我也这么跟着叫了)是计算机老师(吃惊ing),副班主任贺老师是学校里唯一一个心理学专业教师(吃惊+1),而且这两个老师此前都没有当班主任的经历(吃惊+2)。

说好的经验丰富两鬓斑白的老教师都去哪儿了?

大概这就是创新实验班颠覆传统的开始

晨哥虽然没有任何的带班经验,但他一直是学校参加各类竞赛的带队老师,同时还是西安市劳模(这个含金量还是蛮高的嘞),本身从创新性指导和研究性学习指导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素质问题,学校同时还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作为副班主任协助晨哥带班。真心想的很周到。

究竟怎样的孩子才能有幸成为这个班的学生呢?是中考分数特别高的吗?还是理化竞赛拿来金银铜奖的呢?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年级的前三十名才能优中选优的进入到这个实验班中。后来经过晨哥的介绍才知道,这些孩子在考入八十三中后,又经历了一次创新潜质测试以及专家面试,被选中的孩子分数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一定是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孩子。我仿佛看见一群孩子在这里被松绑了,画面感特别强。



 3、

长大后,我面对新鲜的事物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烈的心,这大概就是白羊座追求新鲜刺激的特质。然而每当这热烈的心膜拜完之后,就剩下了无尽的落寞。如果早一点知道、看到、学到,是不是人生能和现在有一点点不同。

眼界或许真的能对人生格局产生影响。

从2015年9月开学至今近一学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两周创新实验班就会开展一次活动。包括研学游、参观四医大、理工大、交大等的科技馆、实验室,爬山赏花看电影,我不禁开始羡慕起他们的学习状态,他们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大概不再是互相消耗的一场博弈,而是一段愉快的相识相伴。仅此,他们就比很多孩子要幸运得多。

晨哥说,社会不需要一群“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痴,他安排孩子们做很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让他们变得有责任心。责任心这个话在学校听起来很空,但当他们有一天走向社会时直接决定着他们的人生格局。(这句话必须使劲儿鼓掌

贺老师说,现在的学生是典型的动力缺失的一代。从小衣食无忧,充分被满足的前提下,让他们没有什么动力去学习去奋斗。从小一切都已经被规划好,连周末补课的课程表都被家长安排好了。这种自我管理意识的缺失让这一代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和惰性。创新实验班在很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就是不设定太多的限制和规划,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验到学习最初的乐趣。



4、

我曾经的地理老师,如今已经是教务处主任的王岚老师是创新实验班的筹备组成员之一,她跟我讲述了很多这一年来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与茫然。这是陕西省教育的一块试验田,也是松动传统教育模式的第一步,不唯分数论,不急功近利,静静的看着孩子们长大,这看似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背后需要太多的勇气与耐心。她说,创新实验班不是要培养出考高分的学霸,因为这里不会教授提分技巧、也不会强化训练搞题海战术,而是侧重于在实践中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创新实验班也许不大符合用分数来量化教学质量的标准,王岚说,创新实验教育不是一个急功近利能让学生快速提分的模式,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够和这些孩子保持十年或者二十年的联系,希望二十年后他们中间真的有人能为这个国家的改变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创新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中,英语课偏重于听说写作,理化生物则偏重实验,还有机器人制作课。这对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长大的孩子来说,一开始是有些不适应的。孩子和家长也曾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产生怀疑。这个班开的班会比别的班多,这个班开的家长会也比别的班要多,不断的引导和启发,让孩子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模式。目前这个班孩子的成绩都在稳步提升。

自我在八十三中上学时,这个学校就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自由组队根据指导老师的规定完成课题研究。到了2010年前后,陕西省教育厅推出春笋计划,八十三中成为首批“春笋计划”实验校,并担负起陕西省“‘春笋计划’信息学科实验基地校“的责任。八十三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实验室,在高校知名教授的指导下做课题研究。时间再推至2015年,八十三中创新实验班正式成立。

其实,这条想冲破应试教育樊笼的路,八十三中已经走了很多年。这些有益的尝试让很多孩子在中学阶段就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或者挖掘到了自身的潜质,让他们更清晰的了解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这样的结果好过通过强化训练提起来的像泡沫一样的高分。

王岚说,自她1991年进入这个学校开始,她就发现了这个学校与众不同的气质。这里不是战场、更不是商场,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她希望她和所有这里的老师一起保留这份属于八十三中的气质。

 5、

快要结束采访时,我在晨哥和贺老师的办公室里巧遇了实验班里的三只“小白鼠”,个个一脸呆萌状,一边在晨哥的电脑上查着资料,一边跟我聊着老师们上课时各种搞怪的八卦。她们的脸上有着羞涩,有着顽皮,却不见了我们当年的忧郁,我在一群零零后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学习的快乐,也看到了成长的愉悦。可以想见,当年我们也是这个样子。(不不不,我才十八,我现在还是和他们一样年轻的样子

王岚介绍说,2016年新一届的创新实验班将直接进入中考层面招生,依旧只招一个班三十个孩子,竞争或许会更激烈。但八十三中希望这种有益的尝试能够影响更多的孩子,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在大的教育背景尚未改变的情况下,究竟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是很多人探讨了几十年的话题。在这个一切追求量化的时代里,所有人都期待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而教育则恰恰不是一个最不能急功近利的事业。《管子·权修》中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翻译过来就是八零后学校门口都会刷的那个大标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在时代大潮中逆袭的过程,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在浮躁社会中依然坚持”静下心来搞教育“的这些人。或许今天他们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就将为明天孕育无限的可能,一群有梦想的孩子应当比一群只有分数的孩子更能让这个国家看到希望。



我不会承诺|把每篇故事都讲完

微信ID:303975260

欢迎个人转载评论我的文章,如果有公众号或者公共媒体需要转载,请联系我的微信,就是上面这个号码咯!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下一篇比这一篇更精彩,快来关注“静观其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