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 | Vol.02 刘可南:建筑无处不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刘可南,重庆南开中学初94级1班、高97级1班校友,2002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4-2005年参与北京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和建造,随后在瑞士赫佐格与德穆隆建筑事务所工作近五年。
2010年回国至今成立了旭可建筑工作室ATELIER XUK,现为该工作室设计总监。在指导工作室实践的同时担任香港大学访问教授一职,现在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任教。



刘可南学长的工作室




“我这里还有四个学生,你稍等一下哦。”刘可南学长在港大学习中心楼下见到我说了第一句话,“建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没办法上大课,所以设计课要一对一地讨论。”
 
直到晚上九点半左右,他才下课,而且还没有吃晚餐,“巍巍南开”《青年志》第二期便在饭菜和咖啡的香味中逐渐呈现。




“我不想说的这么官方,但是南开确实对我塑造很大。”

学长那时候的南开和这时候的南开已经很不一样了。问到最喜欢的南开的建筑,刘可南毫不犹豫地说:“图书馆。”我没有反应过来,后来才知道他口中的图书馆是现在的行政楼——那栋写满历史的,每到夏天就会爬满爬山虎的,青葱一片的建筑。
 
他还津津有味地讲述了当年他们在学校里老婆婆摆摊的地方吃蛋炒饭和丸子汤的故事,回忆时带着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笑意。
 
关于在南开印象最深刻的事,他有些腼腆地说:“排练节目吧,其实也只是唱唱歌,演点小配角,但是会让走读生对学校多了一些engagement。”

刘可南的父亲同样是南开的校友,南开情结也很深。他说:“我父亲其实已经对我们这一代南开的课外活动嗤之以鼻了,老一辈的南开似乎有更加丰富的活动。”

所以,“排练节目”可能对于每一届南开学子都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这些经历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最后那个有些稚嫩的作品,更是很多人毕业之后引以为傲的回忆。





“一切都和最初想象的没有不同,我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选择建筑的初衷很简单,我是重建工的子弟,所以从小我的邻居就有很多学建筑的,他们都会教我一些。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就知道我要学些什么了。”
 
很多同学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都会有这么一段迷茫期,他们会疑惑,“我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或者是“为了学好这个专业我应该做什么?”但是从小就对建筑知识耳濡目染的刘可南非常清楚自己关于学习建筑的目标与规划。他用有些可惜的语气提到,在他的同龄人当中,不乏也有一些成绩优异的人,填志愿时以为收分高又好赚钱的建筑系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真正学习了这个专业之后又不喜欢,觉得自己不适合。他强调了很多次,建筑这个专业是很特别的,只是单纯的理科学霸或者美术特长生都做不好。

提到在瑞士生活与工作的那几年,他说:“节奏慢很多,生活无聊很多。”在那个社会结构稳定而且文化单一的国家,意气风发的刘可南却凭着超于同龄人的耐性与沉着在赫佐格与德穆隆建筑事务所工作了四年半的时间。瑞士人对建筑设计整个行业都很尊重,在这所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之一里,在与老板的交流与学习中,他获得的最大的收获便是对建筑的重新认识,这让他萌生了回国自己创业的想法。





“建筑师更重要地应该是跟使用者的交流。”

刘可南提到,工业革命那时候一代建筑师的努力,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他们也因此对时代有很大的影响,“有点像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在那个时候推动社会的整体变革。”

而现在大部分的建筑师是作为产业链的一环,无法和空间的最终使用者的交流,空间生产的产品化使得设计变成数字游戏,这点对建筑学本身是有伤害的。

使用和实践永远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中国居民现在住的小区都是一个模板。其实在装修房子的时候使用者还是会做很多自己的修改,那么为什么一开始建筑师不直接跟使用者沟通呢?

在这样的疑问下,刘可南和他的同学张旭一起创立了旭可工作室。他所向往的工作模式,是在听了使用者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白他们想要怎样的生活以后,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建筑

刘可南学长的部分作品




“如果不当建筑师的话......就种田,然后归隐山林(笑)。”

刘可南将教学生比作“西西弗的苦役”,一批老学生好不容易带完又要带一批全新的学生。但是那也仅仅是“比作”而已。西西弗的苦役和教书的共同点在于“重复”,不同点在于西西弗的苦役是无效的。他周而复始地将石头推上山顶,再等待石头滑到山脚——但是教书这件事却是日新月异的。刘可南表示,并不是说学生的某件作品或是某次讨论给他启发有多大,但是在教学组织和课程安排的过程中,需要作为老师的他自己创新并实践,这会带来一种进步;在带领不同学生建立对作品的认识的过程中,重复去梳理与表达对于知识的想法,也会加深他自己的认知,这也是一种进步。
 
关于未来,刘可南表示,自己现在的成就才算刚刚起步而已。建筑师这个行业是一个“老年人的行业”,可能到七十岁才能达到建筑师的黄金时代。身处于这个行业之中,面对政策的拘束,即使对现状有不满意的地方,想要靠一己之力来改变也是很无力的。
 
“但是,很简单,还是会坚持,争取做出好的作品,总归有机会去改变的。”





“当你作为南开学子进入大学时是非常有自信的,对吧?”
“那是必须的。”

当提到想跟南开的学弟学妹说点什么时,刘可南很坚持地认为什么都不要说,他说,他那个时候面临的情况和这个时候的情况太不同了,没办法提出什么比较实用的建议,他也不愿向学弟学妹说一些空话。




最后引用学长的一句话,

“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你其实对它没有很强的认知,你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其实它们都是经过设计的。而建筑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建筑的话,那就是‘无处不在’吧。”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正如建筑对于刘可南学长,很多我们执着追求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无处不在的。

它们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存在于生命中的每一次呼吸,

即使发现其中的不完美,无力去完全扭转局势,我们也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坚持,

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让它们变得更理想,更美好。


青年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巍巍南开全新栏目
「青年志」
为你带来青年南开人物

投稿请私信巍巍南开小助手~


巍巍南开小助手



往期精选

青年志    Vol.01

献礼南开八十年

八十年纪念沙画

听听我们的故事


—我们是爱南开的—


采访:曹欣弈
校对:周珣璕
排版:张瑞雪
刘馨蔓

图片提供:刘可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