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险信息共享平台案例研究及启示(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二、基于平台生命周期与服务模式的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基于深入的调研和最佳实践总结,具有大样本统计分析不具备的精准刻画和深度挖掘能力。我们借此系统比较了各平台的运营模式和主要功能(见表2),发现美国ISO、德国GDV和日本GIROJ在生命周期和服务模式方面特色鲜明,对我国保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极具启发作用。


(一)以平台生命周期为维度的分析

生命周期研究旨在为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企业找到与其发展相适应,并能不断促其发展的最优模式和成长路径。下面以日本GIROJ和德国GDV为例。

1.起步期:政策推动

日本保险市场自由化之前,。为稳定市场费率,避免恶性竞争,,强制要求保险公司使用GIROJ厘定的费率,促使日本保险市场进入了长达40年的保护期,而GIROJ也树立了行业权威,即使在20世纪费率市场化改革后,GIROJ提供的纯风险保险费率仍作为各产险公司的定价依据,有效地避免了车险市场倒退至无序竞争的状态。

2.突破期:顺势而为

作为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日本GIROJ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业务切入点——为单家公司不能为、,稳步延伸出三大核心业务:费率厘定、交强险事故勘察和巨灾风险模型开发。

(1)为单家公司不能为

费率厘定依赖大量数据,单一保险公司难以完成,又容易形成垄断。由第三方机构基于行业全量数据进行费率厘定,既能保证厘算准确,又能保证竞争公平。厘定纯风险费率是GIROJ的关键职能,不仅在市场保护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费率市场化后,也帮助车险市场免予倒退至20世纪50年代的无序竞争状态。

交强险事故勘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由保险公司负责难以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尴尬。。由GIROJ发起的事故勘察,不仅可以保证理赔的公正性、真实性,还能为行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3)为市场主体不愿为

日本地处地震多发带,以地震险为主的巨灾险需求迫切,然而巨灾风险难以用传统的“大数法则”预测,且需引入大量的行业外数据,模型研究成本高、耗时长,市场主体难以也不愿承担相关的基础任务。GIROJ通过与气象厅、国土地理院等机构建立合作,承担起收集行业内外数据、开发巨灾风险模型的职能。

3.发展期:技术引领

德国GDV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三项核心优势:支持行业内外互联互通,为会员提供多元服务,稳步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1)互联互通

GDV通过自身平台实现了保险行业内部、、行业与外部的互联互通,借助这种集成能力,降低行业成本、提升行业话语权。

(2)多元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行业,GDV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类型。其中,基础服务由GDV提供,如保险经纪人登记、无赔优查询、、保险统计报告等;衍生服务则由GDV下属子公司提供,如交强险投保电子证明、防损产品认证、应收账款管理、道路救援等。

(3)技术支撑

紧随信息技术的发展,GDV不断改良网络系统。2012年,GDV开始建立德国保险云(Trusted German Insurance Cloud,TGIC),领跑欧洲保险行业,颁布了行业技术指引。GDV为此投入巨大,2012年对外公布的预算费用约为5000万欧元,其中20%投入于IT建设。

(二)以服务模式为维度的分析

美国ISO、德国GDV和日本GIROJ分别代表了世界保险信息共享平台的三种发展趋势,其核心能力和提供的服务模式值得借鉴。

1.日本GIROJ与美国ISO

日本GIROJ和美国ISO的核心能力接近,都是基于精算的费率厘定,但二者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ISO更注重市场化扩张,依托数据积累、精算和风控能力,探索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逐步发展为金融、房地产、卫生和人力资源等领域的风险管理信息领军机构。日本GIROJ起家于车险的费率厘定,由于早期的政策保护,更加专注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基础费率厘定和巨灾模型研究。

2.德国GDV与日本GIROJ

德国GDV与日本GIROJ都是非营利性会员组织,但面向的会员范围不同,演化出不同的业务格局。GDV面向德国整个保险行业,使命起点即为联通行业内外,、、运输管理局、年金管理局、修车厂和医院等机构的联通,扩大了信息获取来源,提高了各方运营效率,降低了社会整体交易费用。而GIROJ仅面向财产险公司,在发展中受到经营范围束缚,行业内的沟通与信息共享也存在障碍,只能选择在车险价值链上进行延展突破。

3.德国GDV与美国ISO

德国GDV与美国ISO在服务种类和市场覆盖上不相上下,但具体服务内容差别显著。ISO的优势在于自身精算、研究和风险控制能力,向客户提供经过加工的数据产品和咨询教育等增值服务,大部分产品都可以量身定制。而GDV基于强大的公共基础设施,提供更具共性的生态基础性服务;由其子公司提供诸如防损认证、道路救援等营利性服务。

三、对中国保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启示

对比国际同业的发展路径和服务模式,求解我国保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面临的部分理论与现实问题,建议我国的保险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起步、突破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准涉农、涉税、涉费、巨灾等单家公司不能为、,稳步拓展生态营造、价值链支撑和衍生增值三类服务,随之培育卓越的产品/服务开发能力和数据治理能力。

(一)可提供的服务类型

1.生态营造型服务

生态营造型服务是行业共享信息平台的基本使命,为保险市场提供安全、全面、高效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平台不进行保险产品开发与销售,不参与行业主体竞争,作为中立机构,致力于提升全行业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2.价值链支撑型服务

价值链支撑服务基于生态基础的打造,分为效能改善和效率提升两个层面。效能改善是借鉴日本GIROJ和德国GDV的服务模式,发挥平台数据在风险评估和定价、反欺诈以及防灾防损等环节的“改良”作用。效率提升是在整合行业内外数据的基础上,创新交易流程和技术模式,旨在提高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

3.衍生增值型服务

衍生增值服务是在上述服务的基础上,通过非结构化、非流程化的模块组合,提供诸如精算咨询、保单设计、行业报告、消费建议、风险管理等专项定制服务。作为公共信息平台,通过集中购买、集成服务来降低全行业的运营成本,真正成为全行业的“大数据”创新工厂。

(二)应具备的服务能力

为发挥好上述三类服务功能,信息共享平台需要具备产品/服务开发与数据治理两项核心能力,并集中资源加大投入,力图卓越,逐步满足公司和行业整体发展的需要。

1.产品/服务开发能力

主要包括业务需求管理、业务价值定位、产品变更计划以及平台开发能力。以德国的GDV平台为例,其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上培育了卓越的能力,能够代表德国保险业与行业外的机构进行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将服务分为基础和衍生两大类别,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积极发布行业报告。同时,GDV大力引入云计算技术,投入充足的财力和人力,保证基础设施的先进和稳定。借鉴其经验,共享平台应力求能够敏锐地捕捉需求、形成满足多元诉求的数据产品体系,拥有稳健运营、成熟多样的产品和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同时要重视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平台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2.数据治理能力

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和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获取是数据管理的基础,美国的ISO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逐步扩大自身市场,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沉淀数据,扩宽了数据采集的渠道;其每年采集大量保单和理赔损失的详细记录,系统中存有70年以上高质量的业务数据,有约200人的精算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服务。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依托精算、研究和风险控制能力,ISO可以从保险行业延伸到金融、房地产、卫生、政府及人力资源等领域,成为提供风险管理信息的龙头企业。相应地,我国保险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应在起步阶段研究制定统一的数据管理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逐步建立数据治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和数据应用管理平台,形成以人、以保单和以保险标的为中心的多维数据管理能力。前端业务平台产生的数据,都能按照统一标准,沉淀到后端数据应用管理平台上,最终实现数据的一体化。同时,积极吸引数据管理人才,通过数据应用促进产品创新,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咨询服务报告。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教育发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1(4).

[2]陈荣,曾勇平.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发展的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07(24).

[3]德国保险信息平台[EB/OL].http://www.en.gdv.de/.

[4]石晓军,闫竹.发达国家保险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15(7).

[5]加拿大保险管理局[EB/OL].http://www.ibc.ca/on.

[6]韩国一般保险协会[EB/OL]. http://www.knia.or.kr/eng/.

[7]何国华,肖兰华.构建车辆保险信息共享平台的现实意义[J].保险研究,2007(7).

[8][美]罗伯特·K.殷,周海涛等译,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9]美国医疗保险局[EB/OL].http://www.mib.com/index.html.

[10]美国国家保险犯罪调查局[EB/OL]. https://www.nicb.org/.

作者简介:石一飞,现就职于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任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刘绪光,南开大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肖云,现就职于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