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川:堂中无暴气 室内有书声——记乡贤张明安家风楹联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联海撷珍

堂中无暴气 室内有书声


——记乡贤张明安家风楹联


刘大川 重庆璧山


张明安,璧山丁家镇人,曾任璧山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堂学监,璧山县教育局长,遂宁四川省立第三师范、荣昌县中学校长,晚年任丁家坳民众教育馆馆长。著诗与楹联甚多。张明安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冬月在丁家坳去世,当地学界送的挽联是:

教坛耆宿,革命先驱,遽殂道山空入梦;

乡里楷模,宗亲典范,仰瞻泰斗欲招魂。

此联高度评价了他的为人、品德,对乡梓的影响。缅怀之余,想到他的成就与家风有关,更与一副家风联有关。这副联悬挂在他家中堂:
      
百忍堂中无暴气;

两铭室内有书声。

历来,“张公百忍”是张姓传家至宝。有一故事,载唐高宗路过郓州时,见张公艺家九代同居,问其治家之法,张公艺写了百多个“忍”字。从上联看其家风,为人要和蔼可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可粗暴。下联中“两铭”指张载的《东铭》、《西铭》。张载,北宋哲学家,大学问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宗绍张载,其意要多读书,多做学问,匡时益人。读书让张明安明理,走上了革命道路。1916年初,张明安为川东师范教师,不满袁世凯,对派来控制四川局面而扎驻在川东师范的曹锟极其愤慨,就和同志秘密策划自造炸弹行刺曹锟,不料事机泄漏被通缉。后化装成道人,身穿道袍手摇铜铃,经人掩护才回到老家。事后他反思,未成功多因操之过急,忍得不够,有违家风。

回到老家后,通过袍哥组织,他将当地农民联络起来,从丁家、正兴、马坊,一直到永川的大安场,一下子聚集了三千多人。他与当时重庆招讨使熊克武取得联系,熊将他的队伍编为一个支队,委任他为支队长,,负责军事指挥。这年,张明安38岁,。,向璧山县知事李年熙请求拨款时,正值贵州一军队从丁家经过,见有义军,就说他们是正规军,待遇好,诱惑加恐吓,把一部分义军裹胁而去。,冷静一想,既不能加怒于立场不稳离去的兄弟,也不能进攻黔军,就急忙派人打着义军红旗在佛岩坡顶喊话,召回了部分盲目流走的士兵。袁世凯去世后,反袁使命完成。起义军一部分编入熊克武部队,一部分遣散回家。,张明安秉承家风,以教书为职业,教化一方,担任了遂宁师范校长。

晚年张明安回到丁家,服务桑梓,丕振家风,可圈可点之处甚多。1941年,曾任丁家小学校长的刘琳当选丁家乡乡长。张明安对后辈当选真诚祝贺,并不因自己德高望重摆什么架子,或者不冷不热,还写联相赠寄予希望:

振理旧乡规,百废重兴,共庆邦基从此固;

实行新县制,三位一体,都欣国是有君担。

1942年,从九江迁到丁家坳同文中学湖北籍国文教师王龙元的母亲病逝,有人找他代撰挽联,他欣然同意,以己之长解人之难,其挽联是:

懿范仪邦家,千里离乡,淑心永怀楚月;

教泽传子舍,一朝返驾,慈魂长绕蜀山。

张明安秉承家风,读书修身,教书育人,忠厚友善,春风化雨,做了不少有益之事,口碑甚佳,被誉为乡贤。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重点推荐:

三门峡杯“联星炫起来”96场揭晓,97场题目:鬼。4月20日截稿


中国楹联学会:龙泉书院全国征联,4月30日截稿




唐太宗李世民陵楹联大奖赛火热进行中,5月31日截稿


中华楹联报第109期“大张杯”对联攻擂,4月10日截稿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