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拷问中国画的学术尊严(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前提 问题的发生与提示

 

其实,就象我在“中国画在中国”一文中,所提示的那样,从中国画这个概念的出现之时,就是以一种防御性的姿态最初体现的。因为清末民初对于西洋画的接触,引发了中国文人学者对自己身份的查询。所以,华夏画、中华画、中国画这样的概念便得以发生出来。而在革命战争时期、,,被反复地改变着。一直到70、80年代,直至八五现代艺术思潮,对西方现代艺术相比较,“中国画”一直是被一个垂直降落的命运所牵引。因此,对于中国画的学术性,便一直萦绕在一个“伪命题”的角度之中。以西方艺术的规律模式发展来进行参照性地比较,引发的画种消亡论的预言不足为奇。

然而,在中国画这样的一个特别的类种而言,其文化的参照性、历史价值的延展性,其学术品格的再造,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             中国画的当下语境

 

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度与发生的程度,进入20世纪的中国画,又再次面临了被悬置的命运,这是因为,由于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进程,随之大步前行。中国画被更为广泛地材料化,方式化与资源化。而新世纪以来,资本运做所带来的无空不入,又再次侵入到中国画的这块领地,投资艺术品行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画彻底的商业化。

如此以来,作为画家身份的某些商品制造者,携带那种急功近利的资本积累心态,将自己变身为更为阴险的商人。与经纪人联手进行操作,又以雄厚的资金为背景,充分地占据媒体话语权,真正成为虚构出来的大师。

其实,这一切并不是那么危险,因为在一个商业化与资本化的社会里,人为的操作成为获取利润的正常管道——当然,这一切必须在法律的规则之内。然而,将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艺术概念,通过纯粹的商业运作,他甚至主动去碰触法律底线,而最终成为深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这甚至后现代语境之中艺术家们常见的花招。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画本身是一个特别的个案。

将中国画视作是失去文化土壤与当下文化功能的古老艺术类种,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如果没有更为深刻的理据,这种说法已经沦为陈词滥调。

其实,中国画的最为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东亚艺术的集成性母体,它包含了中国诗歌文化的想象境界空间的视觉补充,它是中国书法艺术形式化的进一步扩散的可能载体,是中国篆刻印章艺术的形式分布的“文化视觉”的特别形态,因之,依赖于此,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诗书印”有了一个当下存在借口与理由。

 

、西方绘画的空间发生

 

中国画的空间问题的提示以及由此引发的逼仄感,实际上是将中国画所进行的形式元素分解之后,所获得的当然结论,在这个层面上,视觉的形式感的逻辑追问,成为谋杀中国画境界层次的最大元凶。这是因为,中国画本身并不是以形式逻辑的递进作为历史的展开的。

同时,几乎所有的研究者所瞩目的中国画的形式分析,其实就是将西方绘画与生俱来的、形式结构与视觉适应所导致的画面结论,妄与中国画系统进行串联性比对,而最终导致一个又一个文化梦魇。

这是因为,从中世纪兴起的油质绘画材料,以其浓重的色彩表现力,对自然的再现的可能性,借助数学透视对于物理空间的绘画平面维度的拓扩,以内容题材为倾向的情节叙述的典型凝结与展开(参见张强主编《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之张强著《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重庆出版社2007年6月版),如此这般,形成了西方绘画中的一个特定的结构与解构的逻辑逼问。

在平面绘画的这个逻辑线素上,拉斐尔与塞尚恰恰构成了一对有趣的参照比较点。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为什么舍弃达芬奇与毕卡索,而选择了拉斐尔与塞尚作为比较点,其原因在于:


塞尚之于我们而言,并不仅仅依据于现代艺术之父的历史地位,而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在塞尚这里,才真正开始了解构西方绘画的视觉结构形式的艺术路程。因此,塞尚主要贡献在于:

1、以画面的多视点来预言对画面进行“视觉碾平”。由此,抽象绘画的视点维度不仅可以铺张,甚至可以颠倒观察。或者与其说因此获得自由,不如说是达到了“视觉谬误”,因为这是由解构所带来的必然结论。

2、以几何形结构的追问,显见出其西方绘画的科学逻辑背景。而分析性的艺术思维,也就注定了西方绘画的发展必然要进入物理存在层面上的元素、结构。

3、塞尚的关键还在于,由于形式的分解而导致的另外一个系统的建立,这就是所谓的表现的充分自由,“抽象艺术”——或者称之为“非具象”艺术。

4、在塞尚的身上,还融合了理性的结构分析与构成拆解,同时又有印象派的感觉释放。而且从逻辑推演上来讲,理性至极必然导致感性的充分爆发,而感性的极端,又可能会引发对理性的回归,当然,这个过程也充满了复杂性,它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发生。

因此,谋求绘画的新空间,是从印象派的色彩意识的,并且借助于分析的力量,逐渐地推进下去的。而塞尚的最大意义,就是将分析性的思维与理性的几何结构结合起来,从而萌发了对于“空间”的占有感。

严格地讲,中国画的发展眼光,并不是着眼于空间的拓展。因为绘画里的“空间拓展”概念,指的是从形式、色彩、构成的这些可分离元素,在新的层面上的聚合。也就导致新关系发生的可能性。

拉斐尔对于西方绘画的意义在于,作为古典主义代表与样本,它甚至成为欧洲美术学院学习的样板。也由此转化成为一种压制的力量,并且反弹出“拉斐尔前派”那样要求回到“不成熟”的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状态。

其实,西方绘画的逻辑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