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卫的母亲河——大任河(全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在美丽的开发热土鳌山卫,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大任河,她虽在即墨大地众多河流大家族中没有什么名气,但她却是鳌山卫最长的河流,也是蓝色硅谷核心区内最大河流,而且,沿河两岸曾经是鳌山卫的“粮囤子”,现在依然是鳌山卫特色农业的重要基地。这里也留下了我儿时的许多记忆,至今仍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随着2010年鳌山湾森林公园建设计划呱呱坠地,对大任河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和防洪治理以后,使大任河成为景观河,生态河,大任河变得更美了,白鹭戏水、鸭鹅欢游的景象被摄影者摄入镜头,刊于媒体。

 

白鹭戏水

群鸭戏水大任河(原载《新即墨》第1243期一版,于德元摄影

大任河位于即墨东部滨海丘陵区,发源于被称为“森林氧吧”的豹山,先南向北、到姜家白庙后一路东流,于星石庄村东北、现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注入鳌山湾,全长13.88公里,属独流入海小流域季节河。河流自发源地所在青岗岭村起始,流经红星村、南邱家白庙、孙家白庙、姜家白庙、马家白庙、东邱家白庙、鳌角石、大任、大任观、高袁庄、新河庄、场园、河崖、星石庄等14个村庄。流域内有红星、垛石(1)、垛石(2)、豹山小(二)型水库4座,总库容85万m3。有重点塘坝45座,总库容260万立方,控制流域面积2.5km2,大任河流域上游丘陵区占全流域面积的80%,下游平原区占20%。主要支流有南邱河、豹山河、射箭口河、高戈河、高袁庄河、鳌角石河、姜家东山河、后寨河等12条,在星石庄村东北入海口(现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处与来自温泉街道的四舍河、温泉河汇合后入海。河道上建有大小桥涵16座,既有连接省道的姜家白庙桥(鳌东线)、大任河河崖桥(莱青线)和滨海公路大任河桥(港中旅处),又有贯通河两岸村庄、方便村民出行和生产的中小型桥涵;河道上还设有拦蓄水工程12处,可拦蓄水量2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49.9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堤坝平均高2.5米,河床上游宽20米,中游宽60米,下游入海口宽100米,干流比降1.3%。区域内控制人口1.29万人。

一、古老传说众说纷纭,历史遗迹谁人揭秘

大任河畔有两个村与大任河相关,一是大任村,另一个是大任观村,两村的村名中皆有“大任”二字。其村名与大任河有何关联呢?是因河而村还是因村而河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即便是专业性很强的《即墨市水利志》亦云:“因流经大任观、大任村南,命名为大任河。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县地图均标为大东河”。然而,经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该两村村名均与大任河无关。

大任村辖大任、石棚两个自然村。据该村《尹氏族谱》和《即墨市村庄志》记载: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尹、刘两姓从云南乌撒卫大槐树迁来此地立村,在尹家铺子及村后盖子沟居住,称大尹疃,系以姓名村,因为靠河、煎铁(淬火),煎铁本地人称之为“煎刃”。后传为“代人”,1958年科学定名为“大任”,河流名为“大任河”,也就是说大任村原名应为大尹疃,并非因处大任河北岸而命村名;同样,大任观村的村名也与大任河毫不相干,《即墨市村庄志》记载这样记载:据传:明初,鲁姓来此地立村,村中有土城子和尚庙宇,村前由道士庙宇,据村中老人述说,原庙宇名天先观,村西有姑姑庵庙宇,以村西庙宇大尹观名村。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标有大尹(村),村西标有大尹观(庙宇),后演变为大任观。尽管大任河与上述两村村名的命名没有多大关系,但有一个古老传说却与“煎刃”不无干系。在大任河沿岸的大任村、星石庄村以及邻近大任河南岸瓦耳山(《即墨县乡土志》标为安鹿山,民间传说为安炉山,百龄园项目建成后定名为成龙山,)脚下的北泊子村,都有一个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即在瓦耳山安炉锻造兵器,然后在大任河淬火(煎刃),到崂山劈石试刀。虽然不同的村庄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不同,有的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曾在这里锻造兵器,从而有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的是八仙过海路经此处,也曾在此滞留打造过兵器,还有袁天罡奉旨在此为唐高祖李渊锻刀,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众说纷纭,也没有人去考究,毕竟只是人们茶余饭后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而已,但故事情节则是一致样的,且以星石庄村和北泊子村的为例略述如下:

相传,袁天罡是四川成都人氏,于隋末唐初奉唐高祖李渊之命到东海之滨探寻名山宝地,以扩大地盘,巩固地域,以备军用。

袁天罡领旨驾祥云经泰山,到蓬莱,一路南行,路过北泊子村西一里地的西山,定睛观看,山虽不高有十余丈许,鸟瞰此山,形似一只雄狮在卧,头向东北方。“好山”,袁天罡自言自语道。随之慢慢降下祥云,飘落到长八尺,宽四尺的长方形巨石之上。抬头望去,主峰巨石矗立二丈有余,名曰南天门;下方两块巨石似人字形座落为门,景色宜人,好一个风水宝地。看毕叹曰:“奇哉、妙哉”,叹止,一路劳顿,不觉有些困意,不妨在这光滑、洁净的大石上小憨一会儿,躺下便呼噜呼噜地睡过去了。

睡梦之中,忽见太上老君奉玉皇大帝之命驾祥云从天空飘然而至,降临在袁天罡面前,传达玉帝的旨意,赐予袁天罡火炉、镔铁、器具等物件命其锻刀。并一再叮嘱“用此山北麓河水淬火(煎刃),磨刀,再往崂山试刀。”说完太上老君又驾祥云飘然而去。

袁天罡一觉醒来,揉了揉双眼,觉得睡梦好生奇怪,转身看罢,“呀!”“可是真物!”袁天罡连忙双手合十朝着太上老君飘去的方向不断作揖,口里喃喃自语。

之后,袁天罡选好锻刀的地点,准备好待用家什,开始生火锻刀。说也奇怪,刚一生火,火就映红了半边天,真是神火,天助我也。不到三个时辰,刀就如愿锻好了。袁天罡跟随唐高祖李渊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手握大刀,一个箭步来到了北河边淬火。河水浪花翻滚雾气遮天。嚯嚯得磨刀声响彻云霄。一口铮亮铮亮的大刀就这样锻成了。

高兴之余,袁天罡手提大刀,疾步朝南而去,所到之处,狂风四起,经鹤山来到崂山北麓,一高三丈有余,宽、厚各两丈的巨石挡住去路。何不以此石试刀,想毕,袁天罡双手举起大刀,以泰山压顶之势,朝着巨石大吼一声“看刀”,劈将下去。只见火光四溅,犹如闪电,照亮了半边天;只听声如霹雳震九霄,地动山摇。巨石齐齐的一分为二,相距3米多,这就是后来的劈石口。

之后,袁天罡将宝刀上呈唐高祖李渊后传至太宗李世民,保佑唐朝兴旺发达三百余年。

崂山劈石口,不知是否真与大任河有关联

从此有了劈石口的传说,锻刀的山为安炉山,大片山地被烧成红色,河定为煎刃河,袁天罡睡觉的石头为神仙炕。解放后,部队修国防工程,红色土被盖住,山被定为瓦耳山。河后来被定名为大任河。

数字是枯燥的,传说是神奇的,但河流是真的,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即墨县乡土志》记载大任河为大东河:“大东河,源出狗石屋山,东北流经豹山、鹿山西麓至马家白庙(入大任社),东转南合三坑河(源出三浦坑山)、大涧河,又东北合鱼鳞河,又东合三道河、天河、高家河,又东北合乞露汉河、四舍河,又东至安鹿山后入海,约行25里。原委不出海润乡”。狗石屋即今天的红星村。而大任河入海口在清乾隆版、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为“大任口,县东北四十里”。由此可见,大任河自古有名,而从大任河出土的文物亦可佐证其历史渊源。1975年,鳌山人民公社举沿河两岸各生产大队及其他生产大队全体社员之力,借“学大寨、战山河”之东风,出动数千人的劳动力整修大任河,在大任河中游新河庄、河崖至星石庄段曾挖出十几个竖井式墓穴和部分随葬品(笔者曾亲见),但因当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加之工程任务大、时间紧,这些墓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无人去考究墓穴的年代了,直到前些年,因大任河干涸,村民抗旱在河床挖湾取水,还曾挖出一些陶碗之类的随葬品。1976年,大任观村曾在大任河附近(是在河床还是岸上已记不太清)挖出四尊高30厘米的铜佛,后送交即墨县博物馆收藏;1982年,该村又在河边挖出神龟驼碑”即“赑屃”,献给墨河公园展出,后由鳌角石村索回,存于鳌角石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期间,大任观村、鳌角石村还先后在大任河里挖出过刀、剑等文物。这些文物究竟是何朝何代所葬,至今也没有个准确的定论,但据大任观村的一些80多岁以上的老人说,该村曾建有多座庙宇,土城子和尚庙,道观、姑姑庵、天先观等,均为永乐年间所建,其中土城子和尚庙相传为永乐扫北时用布兜子兜土而成,墙上画有“三枯”即枯树、枯马、枯人,庙宇占地40余亩,庙中建有土城子塔,七层30多米高,其遗迹前几年才最终损毁;最为有名的当属村西的天先观后演绎为大尹观。这些也给大任河的历史渊源罩上了诸多神秘的色彩,至今也没有人来揭开大任河的神秘面纱。

大任河的传说也罢,大任河的出土文物也罢,尽管少见史志记载,但老百姓的口口相传虽无历史依据,却也不能全盘否定,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要探寻答案,还是留待考古学家吧。

 二、趋利避害战山河,沿河变成米粮仓

大任河作为鳌山卫的母亲河,除了其无法考究的历史面纱,给我留下永难磨灭的记忆的是大任河后来的治理,使其由一条时常发生洪水灾害的害河变成一条造福沿河两岸百姓的生态河、景观河,成为鳌山卫乃至整个蓝谷的水源地。

历史上的大任河曾是一条时常发生洪水灾害的害河,因其属典型山丘区河流,多年来防洪标准偏低,加之年久失修,支流繁多,每逢雨季常有山洪爆发,导致河道洪水泛滥,严重威胁沿岸村庄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该河流在即墨区域内不算是大河,所以志书少有记载,但据沿河村里的耄耋老人所述和本人少年时代的记忆,大任河原本并非如今之模样。下游星石庄段在1975年以前,曾有两条大小不一的河流组成,村里人称南边的一条为北小河,北边的一条为北大河,河上均建有漫水石桥,莱青路未改道之前,就是从鳌山卫经北泊子村东、星石庄村西往北过两桥后至水泊村西,而后往西北方向经丁戈庄村通往店集、莱阳穴坊的穴(坊)浦(里)路。而在中游的新河庄也是由两条河组成的,当地人分别称之为大河、二河,再往上游走到大任村段,支流更多,据大任村老年人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所处的大任河段弯弯曲曲,横七竖八的小河有30余条,每逢大雨季节,洪水泛滥成灾,整个大任村的东南洼一片汪洋,庄稼十年九不收。1956年9月5日,暴雨成灾,长90米的大任河大桥60孔被冲毁17孔,大任观、大任村及中下游河崖、星石庄等村大部分土地被淹,受灾严重。而大任河的其它河段也是洪灾不断。

面对大任河的灾害,沿河村庄及当地政府曾多次对其治理,趋利避害。据《即墨市水利志》记载:大任河在上世纪70年代有过两次治理。一是“1971年白庙到入海口段截弯取直”,二是“1974年在上游兴建红星小(二)型水库1座,发展灌溉面积100公顷”。这两项工程在《即墨县志》和《即墨市志》均有记载。本人自小生活在大任河边,洗澡、捉鱼、摸河蟹(有时雨后去河里踩河蟹),春天则在北大河与北小河之间的三角洲上用逮鸟的铁夹子夹雀,但并未记着有1971年的截弯取直工程。倒是1975年的鳌山人民公社举沿河两岸各生产大队及其他生产大队全体社员之力,借“学大寨、战山河”之东风,出动数千人的劳动力整修大任河,我不仅亲眼目睹,而且还参加过,不知何故,这么重大的一个治河工程居然没有写进上述志书。因此,作为鳌山卫人,我有责任追忆那段历史,为历史补遗,让这段历史重见天日,为即墨今后的地方志修志能将此工程编入填补一段空白。

时光闪回到40多年前的那个战天斗地的场面,那是一段50岁以下的人根本就没见过恢弘画面。

1974~1975年,在大寨人治山治水精神的影响下,鳌山人民公社成立了战山河基建队,各生产大队也掀起了治山治水的高潮。以战山河基建队为主力,各生产大队出劳力整修大任河。全公社居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每天凌晨4点多钟,人们就争先恐后的上了工地。早饭、午饭由生产队安排家里的老人、小孩送到工地,人们找个背风的地方狼吞虎咽地吃完,点上一袋旱烟抽两口,继续干。手磨破了、手指上裂开一道道口子,缠上胶布接着干。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动情又永远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又是挖掘机、又是推土机的,全靠社员们的一副铁肩膀,两只布满老茧的大手。天刚放亮,各生产队的劳力就来到了各自的施工河段,工地上红旗招展,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的红旗格外耀眼,虽然秋后水凉,但人们纷纷跳到水里,浅的没膝,深的及腰,将沙土一锨锨、一筐筐运到两岸。大任村年过七旬的王志红老妈妈和年轻人一样拼命地干,裤管湿了,手麻木了,脚出血了,她全然不顾,公社干部扶她上岸她也不肯。星石庄村的老烈属杜秀岩,人称屈大娘,从本村挖平塘、整修大寨田开始,一直和男劳力一样战斗在第一线,在大任河工程中,她依然是“佘太君挂帅”不服老,,受凉后痛疼难忍,但她不退却,总是说“没有、,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吃点苦把大任河治理好,就是让社员们再也不受水欺,多打粮食支援世界革命”。鳌角石村的女社员周淑兰、陈淑香、李秀芝、姜云香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24岁丧夫含辛茹苦赡养婆母、抚养孩子成人的姜云香,由于在生产队里像男劳力一样辛勤劳作、深受群众敬佩,1958年就被评为即墨县劳动模范,在治理大任河的会战中更是干劲儿不减当年,发挥鳌角石战天斗地的精神,抬大筐、推小车等重活从不输起男劳力;50多岁的周淑兰本是小脚女人,但不论是抡锨拨土还是抬大筐,都和男劳力平分秋色,一点也看不出是小脚女人;各村的大队书记、生产队长们身先士卒,把大队、生产队的许多事只要不是上级急办的尽量推到晚上办,大队里的大小干部会则利用大伙儿休息的空儿在工地上开,几乎天天和大伙儿一块抡铁锨、抬大筐、推小车;不仅是男女劳力,就连上学的学生也参与了这场大会战。那是的我正在读初中一年级,根据上级要求,我们也集体来到鳌角石村和社员们一同奋战,一同参加会战的还有来自部队的解放军战士和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除了在学校里集体参加大任河会战外,我们还利用星期天到所在的生产队参加义务劳动,目睹了许多感人的场面和典型的人物。战山河基建队4连(女子连)的一位女连长,在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暴涨、刚培起来的河提决口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就近找来一个粮囤,喊了声“这里危险让我来”,将囤掷向决口处,纵身跳进囤里,在其他社员的齐心协助下,最终将缺口堵住,保住了大堤。

经过半年多的会战,大任河治理工程取得了辉煌战果,将各河段原来的由数条小河组成的大任河截弯取直、疏浚河道、培高河提,使大任河成为一条河道通畅、河床宽阔、河堤高度达到4~5米,高于地面2米多的大河,自河崖段至入海口,河宽达到80~200米,现入海口处宽度达到240米。

大任河治理工程完工后,大任河洪涝灾害得到遏制,旱天可以引河水灌溉,雨季可以顺利排洪。各村还在河两岸相继开挖了许多平塘,因此,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沿河两岸自鳌角石至星石庄的耕地被鳌山人民公社确立为万亩丰产方,粮食亩产最高达到过2000多斤,星石庄村河南岸地片更是该村的粮囤子,小麦单产曾闯过千斤大关,而且这里也是花生、玉米的高产田。改革开放后,该村在沿河地片大量种植青皮大萝卜,由于沿河土壤属壤质土,适合萝卜生长且品质好,加之有来自大任河的水灌溉,因此,该村出产的萝卜在青岛南山市场和抚顺路市场供不应求。1975年,鳌角石村沿河千亩粮田平均亩产达到2004斤,震动全省,享誉全国。1979年鳌角石大队花生高产攻关地片亩产达到375.5公斤。鳌角石科研队以一亩春花生单产909斤获1980年度即墨县科技成果一等奖。

进入新世纪后,沿河村庄凭借着大任河两岸优良的土质和充裕的水资源,尤其豹山、大任河沿线,山路蜿蜒,河流水库环绕其中, 自然风光秀美,原生态特色农业众多,其中孙家白庙村、红星村、南邱村、马家白庙村、鳌角石等山区村庄环境优美、小桥流水、水库怡人,又有花卉、樱桃、茶叶、蓝莓、杏林、地瓜、芋头等天然农家山村特色旅游优势,前期连接这些村庄的道路也已经硬化施工完成,且道路蜿蜒在群山之中,三步一景五步一谷,一路风光秀美。基于这样的优越条件,各村庄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大任河沿岸的水利条件,选择市场前景好、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或产品,进行重点培植,使之迅速发展成为本地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积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孙家白庙为龙头的白庙芋头、地瓜靠着大任河和豹山水库的水源,组建了多个专业合作社,做大了“白庙牌”的农字号品牌,产品远销海内外,供不应求;鳌角石村依靠“学大寨”时兴修的水利工程,在沿河两岸发展茶叶种植、雪松栽培以及花卉苗木生产,为村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道路,至今,该村河两岸的茶叶园、花卉苗木基地仍在使用当年建起的水渠、地下管网,遇有天旱,在地头放开阀门就可以灌溉,而且收费极低:使用本村沿河塘坝水1小时只需向村集体缴纳10元钱,使用引自豹山水库的地下管网水缴纳15元。因此该村的茶农仅灌溉一项就要比别的村减少投入近千元。现在,站在鳌角石村后的山坡上,放眼望去,眼光能触及到的地方都能看到成片的茶园,一个个大棚如同撑起的骨架,在梯田里格外显眼。种茶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仅茶叶一项,亩均年收入1.2——2万元。   

得益于大任河的治理,鳌角石村的鳌福茶业远近闻名

种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今鳌角石还推出了以茶叶观光园为中心的“茶乡风情游”线路。推出了茶叶宴、茶叶水饺等特色小吃,鳌山卫街道每年举办的柿子节、登山节、蓝莓节等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鳌角石来茶叶观光园旅游。鳌角石的水利设施也促进了以雪松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自2001年开始的雪松栽培至今,随着名贵苗木市场的扩大,雪松价格上扬,3米以上的每米100元,有的承包户至今每亩已创收20余万元。

位于大任河北岸的大任村,从明末清初起,就有手工制作粉条的传统,是有名的粉条生产专业村。他们全部采用红薯做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手工做出的粉条既耐煮口感又好,被青岛市绿色食品协会认定为推荐产品,在青岛及国内各大市场上人气很旺。改革开放后,1983年至2002年,全村粉条加工户发展到440户,2003年,村里还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大任河”牌粉条商标,申请了条形码;并且统一了粉条制作工艺,从洗地瓜开始,打浆、制淀、成粉等每一道流程都必须符合标准,然后统一包装统一出售。由于注重品质、包装靓丽,全村粉条抱成团儿打天下,农户受益颇丰。全村年消化地瓜500多万公斤,年产粉条100多万公斤,农户每年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可赚到8000至1万元左右。全村仅粉条一项,年可增收1300万元,2012年后,由于土地征用等原因,地瓜种植面积减少,许多村民投身到对虾养殖大军中,使粉条加工户数由2005年的460户减少到2015年的160户,但由于他们制作粉条依然坚持传统的纯手工、不用添加剂,所以做出来的粉条味道格外香甜,而且久煮不烂。老客户一般都会提前预订,因此总是供不用求,每户一季平均下来就能带来8万元左右的收入。

 

白庙芋头也得益于大任河的水源

同样得益于大任河水利条件的还有“鳌山卫”牌白茶的诞生。都说“山海云雾出好茶”,此话不假。新河庄村坐落于瓦耳山下,大任河北岸,山上云雾缭绕,沿大任河两岸土壤肥沃、水质清冽,非常适宜茶叶种植。2006年注册的青岛沅禾茶业有限公司就位于大任河北岸。公司凭借大任河边丰富的水力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以精心打造独具风格的植物科教、茶叶采摘及观光的原生态休闲度假的生态观光采摘示范园。基地主要建设以安吉白茶,集引种观察、繁育、推广、生产于一体的高效示范基地,目前,白茶种植面积已达到80亩,良种繁育基地35亩,茶叶无公害生产基地300亩,填补江北茶区白茶种植的空白,有利名优茶花色品种多元化创新生产,其研发与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生产的白茶每斤卖到8000元都供不应求。产品先后通过了国家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食品QS认证”,是青岛市“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青岛市“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青岛鳌山卫茶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公司精心焙制而成的“鳌山卫”牌白茶,在“2010中国·青岛赛茶会”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优质奖”称号。生产的“鳌山卫”牌红茶卷被评为2015年青岛市十大名茶(红茶),鳌山卫白茶被评为2015年青岛绿茶一等奖。《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电视台、即墨电视台都曾做过报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任河的治理也让沿河两岸的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母亲河”带来的林茂粮丰、安居乐业的好处。

三、桥涵联通河两岸,出行生产都方便

大任河的治理不仅在于她的清淤、护坡、绿化等方面,使沿河两岸成为亩产过千的粮囤子,成为新时期高效农业的基地,更在于她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交通便利之优势。

有河当然要有桥,大任河也不例外。大任河现有大小桥涵16座,为沿河两岸的居民出行和生产提更了极大便利,尤其是省道S309鳌(山卫)东(大洋)公路横跨大任河的白庙桥、S212莱(阳)—青(岛)公路(前称穴坊至浦里路)公路横跨大任河的河崖桥和S293滨海公路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处横跨大任河的大任河桥,更是连接蓝色硅谷核心区与即墨城区、青岛、烟台、威海的重要枢纽。

大任河上最早的桥要数大涧河桥了,据《即墨交通志》记载,该桥为鳌山卫古桥,建于清末,在大任河上,原桥已毁,后改建成石板桥。上世纪70年代,在对大任河进行整修和河面拓宽时,该桥拆除。

位于星石庄村北的大任河星石庄桥可以算是大任河桥建桥历史较长、虽历经数次洪水冲垮但重建后依然在发挥作用的桥梁之一。此桥原有两座,即当地村民俗称北大河桥和小河桥,大河桥在北,小河桥在南,均为石砌漫水桥,桥的两侧建有石柱栏杆,上边用黑白两种漆标有漫水危险标志,通常是水过第二格我们小孩就不能过桥了,大人一般可以漫过第三格尚可通行,遇有大雨河水暴涨谁也不能通行。两桥始建于民国时期,为1925年初通车的浦里至温泉段“即汤”之必经枢纽。大河桥长约50米,小河桥长约30米,宽均为5米。少年时代的我对此桥有着深厚的感情,夏天在桥洞里洗澡,既安全又晒不着,有时我们还会在不同的桥洞里玩“打电话”的游戏。尤其难以忘记的是在这里曾经发生过部队的马车因河水漫桥被冲到桥下,两匹拉车的军马被溺死的事故。当时我们看到溺死在桥下的两匹马时,竟心痛地哭了。1975年,鳌山公社进行大任河治理工程时,将河面拓宽,大河、小河旧桥拆除,由公社战山河基建队设计施工,新建一座长80米,宽8米的五孔公路石拱桥。穴坊至浦里公路未改线时,这座桥便成了鳌山卫联通崂山县与莱阳县的交通要道。1989年的9号台风,该桥被暴涨的河水冲毁,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令人惊悸,星石庄村一位在河北岸果园看护的农民骑着重庆80型摩托车刚刚走过,桥就在其身后轰然坍塌,激起的水柱足有十几米高。1995年,星石庄村在市水利和交通部门的资助下,投资28万元重修村北大任河桥,因为莱青路早已改线,鳌山卫经星石庄村至水泊的这条路也失去价值,无人维护,加之资金问题,此次重修设计为漫水桥,只为当地村民生产方便而建。目前,在此桥的西侧,蓝色硅谷地铁11号线横跨河面,似一道彩虹凌空飞架,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

大任河上的其它桥涵均为新中国成立后所建。姜家白庙桥位于姜家白庙村东,东西走向,是S309鳌(山卫)东(大洋)线穿越大任河的中型桥梁。该桥初建于1956年,由国防投资5万元,青岛建筑设计局测设承建, 当年6月开工,1957年4月竣工。后因洪水暴发,东桥头被冲毁,上世纪60年代中期投资6万元,由即墨县公路站设计施工,将原桥加建10孔,为42孔,桥长84.8米,宽7米,高2.3米,两侧建有栏杆。1992年对该桥实施扩建,桥北侧加宽部分改为14孔钢筋混凝土桥板,南侧原桥仍为42孔。由即墨市公路站设计施工,3月开工,10月竣工。桥面宽13.1米,总投资203万元。由于使用年限长,加之交通量增长和重型车辆增多等原因,致使该桥左幅多道条石梁横向贯通断裂,右幅部分梁板铰缝脱落、单板受力,多处混凝土剥落露筋,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功能,经相关部门鉴定为四类危桥。2014年5月总投资400多万元的白庙桥危桥改造工程开工,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于当年10月16日竣工正式通车,比原工期提前一个多月。新桥采用柱式墩构造,梁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伸缩缝采用C50钢纤维混凝土,桥梁护栏采用Q345-D型钢板,这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大大提高了桥梁的抗压强度、韧性和撞击力,更有效地提高了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随着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建设,作为大任河上游唯一一座东西走向的重要桥梁,其通行量日益繁忙。

大任河河崖桥位于河崖村东北、场园村东南的大任河上,南北走向,是省道S212莱阳--青岛公路(前称穴坊至浦里路)跨越大任河的中型桥梁。桥长85.4米,宽9米,高4.7米,两侧各0.75米人行道,设有栏杆。由即墨公路站设计施工,1976年完成基础、砌台墩部分,1983年完成上部结构;当年3月开工,11月竣工,耗资15万元。该桥的建成极具划时代的意义,正是有了这座桥,使省道莱阳--青岛公路(前称穴坊至浦里路)才改线为现在的路线,成为一条高等级公路。该桥因为使用年限已超过设计寿命,被权威部门确定为危桥,人走在桥上,如果恰有重型大货车通过都会感觉到桥在颤抖。2015年3月,青岛市公路局公开招标对该桥实施改造工程,拆除危桥,重建新桥。工程历时1年于2016年春竣工通车。

大任河河崖桥

位于大任河入海处、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西侧的S293滨海公路大任河桥,为滨海公路北段大型桥梁,也是鳌山卫区域和大任河沿线最大的桥梁。工程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12月1日竣工通车,桥长240米,宽24米。此桥的建成,将蓝色硅谷核心区的众多大项目连为一体,此桥以北便是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继续北进不远就是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和南山美爵度假酒店,西去可达温泉度假区;沿桥北侧的鹤山路西行即可到达新建的青岛十九中、即墨创智新区、即墨市区和即墨火车北站;此桥以南近临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和青岛蓝色中心,滨海公园;继续南行便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和蓝色硅谷创业中心等孵化器区。目前,此桥周边正在进行大任河下游综合整治工程,欲将这里打造成集观光、休闲(钓鱼)、蓄水、拦海于一体的景观新区。

大任河港中旅滨海公路大桥

此外,大任河上还有10余座由村庄自筹资金修建的桥涵,尤以鳌角石村的东、西大桥最为有名。1974年春,为开辟通往大任河北岸“大寨田”的交通,方便生产,利于400多亩地的机械化作业,便利社员出行,鳌角石人在党支部书记李爱昌的倡导主持下,以大队基建队的几名石匠为主,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条件下,全靠石匠们一只钻子一把锤,硬是靠人工建起了一座长46米,宽6米的三孔石拱大桥,命名为鳌角石东大桥。这座投资10万元的石拱桥,虽然全部靠人工建设,但设计合理,构造坚固,造型优美,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两年后的1976年,鳌角石又投资12万元建起了西大桥,依然全是石匠们人工建成。东西大桥的建成,使得鳌角石大任河两岸“天堑变通途”,从此,人们不再为去北山干活儿犯愁了,春种秋收都可以用上机械化了,使得400多亩“大寨田”真正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变成了高产田。1995年8月22日晚,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发,洪峰倾压,凝聚着鳌角石人艰苦创业精神的村东、村西大任河上的2座桥均被洪水冲毁。同年11月,坚强的鳌角石人投资32万元重修村东大桥。2006年,又投资60万元重建村西大桥。为了纪念两座大桥的重生,村两委在桥头立碑以志记载。

现在的星石庄漫水桥在犹如飞虹的轻轨下显得南无渺小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目前,大任河两岸各沿河村庄出行、生产均由桥涵连通,已改昔日摸着石头过河或者走由石块或卵石按步间隔,一步一磴,排成一线的“步桥”了。

四、鳌山卫开发风正劲,大任河前景美如画

蓝色硅谷核心区的规划建设,使鳌山卫成为开发热土,也为大任河的综合治理带来了无限良机。

改革开放后,鳌山卫和白庙两处乡镇加大了大任河的治理力度。下面的一组取自《即墨市水利志》的数据虽然枯燥,但却是沿河两岸人民整治大任河环境的真实记录:1988年,沿河村庄群众自筹资金对河道疏挖0.4公里。1993年11月,鳌山卫镇对该河道进行了1公里长的清淤、筑堤。1994年10月,白庙乡对姜家白庙村东0.58公里的0.9公里河道实施扶堤、拓宽,护砌工程,新建涵洞6座。1995年10月,鳌山卫镇政府组织施工队伍对2公里的河道进行清淤、扶堤。1996年10月,白庙乡政府对姜家白庙市场至东邱大桥1公里堤段实施加固加高工程,对河道挖深1米,保证水流畅通。2001年,鳌山卫镇政府又组织人力、机械疏浚河道0.5公里,新建浆砌石拦河坝1座。至2003年,鳌山卫镇政府、沿河村庄在即墨市水利局的支持下,共治理河道长6.38公里,随后又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大任河拦河坝

自1974到2013年,即墨市水利局、沿河镇村先后4次对大任河进行治理,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741万元,投工2.1万个,完成土石方1380万立方米。建拦蓄水工程12处,可拦蓄水量20万立方米。这一系列举措,既是对1975年大任河工程的延续和发展,使鳌山卫迅速崛起为省内新兴的旅游景区,为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中的“鳌山湾森林公园”、“大任河湿地公园”“大任河谷”、“大任河新镇”、“大任河流域景观带”、“滨河景观区”、“农业管管带”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作为素有“粮囤子”之称的沿河两岸万亩丰产方抗旱、防洪、灌溉之必需。正是得益于大任河的持续治理,沿河两岸的特色产业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白庙牌芋头、地瓜、鳌角石村的鳌福绿茶、花卉苗木、大任村的大任河牌粉条、新河庄村的“鳌山卫”牌白茶等等一大批农字号名牌产品闻名遐迩,带动了沿河两岸农民的增收致富。

2006年12月1日,随着滨海大道的通车,鳌山卫旋即成为开发热土,当年曾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叫作“青岛新东部,即墨鳌山湾”。时隔不久,香港中旅集团便把目标瞄准了鳌山卫,在大任河入海口处规划了大型开发项目,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应运而生,河的北岸则成为了高端居住区的港中旅公馆。

与此同时,大任河的治理也提升了档次,由过去的以防洪抗旱为主转为生态化、景观化。大任河本是一条典型山丘区河流,多年来防洪标准偏低,每逢雨季常有山洪爆发,导致河道洪水泛滥,部分村庄的漫水桥曾发生过多起群众被洪水冲入桥下卷走溺亡事故;而遇上大旱之年,大任河又多次干涸,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确保该区域的防洪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即墨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大任河流域进行高标准生态治理。2006年,大任河综合整治规划设计被写入即墨市《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大任河的综合整治列入市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根据规划,大任河上将新建拦河闸坝 16 座,维修改建拦河建筑物 12 座,建设生态湿地 2 处,工程估算总投资 3 亿元。这么巨大的投资治理大任河在大任河治理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的。

2009年11月18日,,会议确定实施鳌山湾森林公园项目建设。这一项目的确定使大任河生态治理已上升为青岛市级工程,足见政府对大任河的关注。2010年初,森林公园项目被列入青岛市重点实施的六园绿化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分别给予扶持资金100万元和2000万元;4月底鳌山湾森林公园指挥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征集鳌山湾森林公园概念规划和大任河湿地公园详细规划方案;11月,完成了《鳌山湾森林公园区域总体规划和大任河湿地公园详细规划方案》。根据规划方案,大任河中下游划分为入海口滨海生活体验区、湿地公园区、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和高效农业区。其中,大任河综合治理工程是该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年即实施了大任河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即“两闸一堰”工程,当年12月底开工,2011年12月底竣工,包括大任、河崖两座独立的拦河闸及星石庄溢流堰。

建成后的“两闸一堰”旋即成为大任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清晨,我便会沿着河岸绿树成荫的沥青路面的河堤晨练、散步,欣赏着新建的“两闸一堰”和河岸的绿化景观。而最美的自然是“两闸一堰”的美景了。大任拦河闸位于大任村东,为5孔,闸门高达3米,总净宽50米,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此闸和河崖拦河闸一样设计过闸流量为670m3/s。闸上设交通桥,桥长 68 米,宽 9.5米;但河崖拦河节制闸与之相比更称得上是高大上了,该闸位于河崖村北、场园村南,采用国际先进的护镜型式,为当今世界第3座护镜型式节制闸,气势恢宏,设计精美,堪称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闸分2孔,闸门高3米,总净宽亦为50米。闸北建2层管理楼1处,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星石庄溢流堰位于星石庄村北漫水桥以西,采用梯形断面,连环拱形实用堰,长 65 米,高2.6米,此堰可有效地调解水流,丰水期可起到溢流分洪的作用,枯水期则可蓄水用作农田灌溉、园林取水,每到秋季,一群群的白鹭、野鸭便在此堰西侧的水面上畅游嬉戏,远远望去,好一幅大自然的和谐美景。“两闸一堰”工程总投资 4713 万元,其中青岛资金2000万元,即墨市配套资金2713万元。上述工程设施使河道防洪标准提高至 50 年一遇,河道构筑物1次蓄水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综合蓄水能力320万立方米,年可调节利用水量1000多万立方米。既可为区域经济发展及沿岸生态景观提供宝贵的水源,又为蓝色硅谷核心区提供防洪安全保障,极大提升区域形象。该工程后来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鲁水杯”优质水利工程。

河崖护目镜型式节制闸是目前世界第三

星石庄溢流堰设计精巧、美观

2011、市政府率先提出打造“中国蓝色硅谷”的战略构想,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岛涉海机构集中、海洋研发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重点领域创新,抢占海洋产业技术发展前沿。2012年4月《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和《蓝色硅谷核心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大任河”的名字也随即出现在各种规划中,成为“网红”。当下,在“百度”输入“即墨大任河”,竟有2640个相关搜素结果,其中与蓝谷相关的也竟多得无法短时间内统计到底有多少个:《蓝色硅谷核心区范围图》有“大任河谷”等4谷;《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的五个新镇有“大任河新镇”,蓝谷轻轨即青岛地铁11号线规划有大任河站(现改为蓝色硅谷站);《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中多次提到“大任河”:“三轴”~沿皋虞河、温泉河、大任河三条主要河流形成景观轴线;沿高山南部岸线衔接各组团的科技研发功能,并向大任河谷底拓展,形成科教研发轴”,这是蓝色硅谷总体规划对“两轴”之首的详细介绍。大任河两岸则分布着两条狭长的科研居住混合区,以后将为在此进行科技研发的人才提供便利的居住条件,但目前尚未有新项目问世。城市蓝线是指河流、水库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其中就包括大任河等主要河道。整治水系,加大投入,推进包括大任河在内的水环境修复。扩建现状大任河污水处理厂规模至17万吨/日。大任河流域,雨水就近排入大任河及其支流。……

随着蓝谷建设的全面铺开,大任河的生态治理、防洪治理也在紧锣密鼓的不断推进、升级。

2012年10月,大任河生态治理二期工程开工,该工程定位为公园滨河景观绿地。主要以生态型多层次绿地为主,兼顾游人游玩、行人、行车安全;突出即墨特有特色,大任河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景观主要强调建筑小品与绿化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性,突出滨河景观,营造公园休闲绿地。把“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南北两侧河岸线的处理,能自然的与周围的景观衔接在一起,亲水平台通过步道自然的衔接,更突显大自然的淳朴,站在亲水平台中人们可在此休憩、纳凉、观景,周边种植高大的乔木等绿化树种,使本区形成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空间。景区内设置游步道,将各景点相连,绿地内种植以各色花灌木组成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强烈,更显自然的生机勃勃。

工程规划范围为河崖拦河闸至下游漫水桥(桩号10+000~11+000)。左岸绿化范围由现状堤防向外拓宽10~35米,右岸由现状堤防向外拓宽30~45米。该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综合治理河道5公里,对河道进行疏浚、护坡,新建拦河坝1座;对大任拦河闸至星石庄溢流堰下游100米漫水桥河段2.55公里河道以防洪为主进行扶堤、清淤、生态护坡,对河崖拦河闸至星石庄溢流堰下游漫水桥两岸堤防进行扶堤,堤顶路宽6米,沥青路面,迎水侧堤防1:4坡比,水面以上0.5米至水面以下0.5米采用自然石堆砌,自然石以下采用块石护坡,自然石以上草皮护坡,背水侧1:3坡比,草皮护坡;河道规划主槽宽57~90米,河道比降为0.002m/m,平均清淤深度1.5米。对大任拦河闸至河崖拦河闸两岸堤防进行扶堤,堤顶路宽6米,混凝土路面,迎水侧堤防1:3坡比,水面以上0.5米至水面以下,0.5米采用自然石堆砌,自然石以下采用块石护坡,自然石以上采用草皮护坡,背水侧1:2坡比,草皮护坡;河道规划主槽宽50~60米,河道比降为0.002m/m,平均清淤深度1米。

北侧堤顶宽7米,堤顶道路宽6米,为两车道。桩号10+000~10+225段堤防临水侧设计坡比为1:2.0~1:3.0,桩号10+225~10+280段堤防临水侧设计坡比不小于1:3.0,其余段堤防迎水坡设计坡比不小于1:4.0。北侧景区以三个相对独立的亲水平台为主,通过堤顶路把三个亲水平台贯穿一起,亲水平台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三个亲水平台都有各自的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着大任河滨水景观的自然生态美。背水坡设计坡比不小于1:3.0。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自然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道路与大任河之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滨水景观”。

河崖拦河闸北侧管理房周围亦进行景观绿化,设置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并设1米宽步道穿插其中,为了满足停车要求,该区域设停车平台,并进行硬化。

南侧堤顶宽7米,堤顶道路宽6米,为两车道。规划设计内容根据原有河道宽度分别向两岸拓宽堤顶,拓宽水面和堤顶的投影距离,临水坡度不小于1:4,强化了区域内的景观和亲水要求。背水侧破布不小于1:3.0。沿河边布置亲水区,布置园路,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回归山林的感受,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点缀景观小品,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草皮绿化临水坡面设计了一条1米宽的步道贯穿于各个亲水平台之间,步道线型流畅、曲径通幽、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形成相得益彰自然的联系,既有景观又不失自然亲水,烘托出了滨水景观的主题。

在河岸线处种植供观赏的水生植物,既使河岸线充满动感和生气,使河岸钱与绿化处自然衔接,又增加了观赏性,回归自然。河堤与闸门衔接处设置木桩,种植花灌,既缓和了坡度又增加了趣味性。

在东侧河岸处设置小游船码头,增加了景区的使用功能。在亲水平台望去诗情画意,游船穿行,与景区的主题意境相吻合。

2013年3月底大任河生态治理工程二期竣工。该工程是蓝谷建设开发的基础配套工程之一,其建设目的在于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并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工程。工程实施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显而易见: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排涝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可以保护沿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生活安全;通过河道疏浚、闸坝建设、河岸绿化等工程建设,为大任河沿岸提供了优美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原有荒地滩地适于工商业开发的土地有1000余亩,土地预期增值效益明显。通过河道疏浚治理、两岸绿化等工程建设,使区域规划建设上了一个档次,河道清水碧连,两岸绿树成阴,成为鳌山卫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沿河绿化长廊改善了沿河居民的居住环境。工程实施改善了区域形象,为区域的商贸旅游和招商引资,提供了硬环境。大任河生态治理和湿地建设完成后,可形成水面约2300亩,湿地1500亩,可显著改善区域的空气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并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优良的休养生息场所,生态效益显著。

水鸟栖息,和谐自然,成为大任河的亮丽风景线

在大任河生态治理工程二期进行的同时,根据蓝色硅谷核心区鳌山湾森林公园公园规划、大任河湿地公园等规划建设的要求,即墨市水利局根据青岛市下达我市的重点水利工程的要求,2012年10月18日又开工了大任河防洪治理工程,本工程的主要任务为综合治理大任河1.55公里,对河道进行疏浚、清淤、扩宽、扶堤、生态护坡、修筑堤顶路,新建桥涵2座、管涵1座。以提高大任河防洪标准,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水平。工程建成后,项目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生态景观极大提升,保障了沿河周边防洪安全,并对改善沿河生态,美化项目区周边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历时一年至2013年10月底竣工。2014年6月24日,市水利局组织完成了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及完工验收,参加会议的有即墨市水利局、即墨市发改局、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市水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即墨市地质基础工程公司。经验收组查看现场和工程资料,综合评定该工程各单位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顺利通过验收。

除了这些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的综合整治相继竣工外, 2010年12月29日,鳌山湾森林公园项目奠基,该项目规划总面积78平方公里,为即墨市2010年重点建设工程,将力争用10年将工程区域内打造成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农业和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青岛近郊原生态森林区和森林型旅游区。根据总体规划,将对该区域的“十山九水”实施绿化工程、水利工程、观光农业工程、乡村旅游工程、景观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和旅游配套工程,力争将该区域打造成青岛市近郊融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养生度假、农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原生态森林公园。首先利用一年半的时间,重点进行启动区内大任河中下游8.8公里、2.2平方公里湿地景观公园规划建设。

现在的大任河已初步实现了生态化、景观化,每天清晨河堤上晨练、散步、遛弯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休闲健身的同时欣赏着堤岸上的鸟语花香,尽情享受着桃红柳绿、碧水蓝天的大自然之美;傍晚,人们又会在皎洁的月光下漫步在河的两岸,向东望去,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的阑珊灯火、、港中旅地产的硕大霓虹灯照亮大任河两岸的夜空,向西,河崖拦河节制闸在月色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壮观,远处,青岛十九中若隐若现,好一派乡村都市夜景。

2015年10月12日《青岛早报》以《即墨东部大任河、上庄河流域经过治理呈现秀美景象》报道了大任河治理后的美景,“秋风阵阵,绿柳成荫,一条宽阔的河流在两岸“绿丝带”的装饰下美如画卷。暖暖的阳光照耀着水面,波光粼粼……”“据介绍,即墨鳌山卫街道大任观村,今年新整治河道1190米,修建拦水坝3处、漫水桥两座,浆砌护坡近万平方米,在沿岸栽植垂柳1124株、蜀桧1万多株,打造出一条 “岸绿、水美”的生态景观河。”

是的,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防洪治理,现在的大任河如同媒体的点赞一样,可谓是“美轮美奂”。沥青铺就的河堤,绿树掩映,成为沿河居民晨练、散步、休闲的最佳选择,河里,一群群的白鹭、野鸭在自由自在的戏水、游弋,或许对河堤上散步的人司空见惯吧,真应了那句古诗“人来鸟不惊”,即使是秋末冬初,候鸟南下了,河里依然不寂寞,“初冬,鳌山卫街道河崖村北大任河下游,一群鸭鹅在清冷的水面上自在游弋。随着水环境治理的持续开展,我市各河流的生态状况日益改善,吸引了不少水栖动物‘到此一游’”。这是20161219《新即墨》头版刊载的一幅《群鸭戏水大任河》所附的文字说明,这也是如今作为景观河、生态河的大任河美景的真实写照。随着蓝谷建设步伐的加快,未来的大任河必将成为蓝谷集生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新亮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