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马场村贫困群众走出旅游扶贫致富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金城初春,乍暖还寒。从阿干镇东侧沿山路向云顶山景区深入,前往曾因贫困闻名、今成脱贫案例的美丽乡村——马场村,崎岖难行的山路变成了蜿蜒宽阔的硬化路,两侧林木茂密,苍翠的松树和尚未融化的积雪点缀其间,风景诱人。进入村内,数百平米的广场靓丽时尚,村内道全部硬化、干干净净,两侧景观树和太阳能路灯站岗,一排排农家乐依托景区山势拔地而起,生机勃勃 ……

" 为了让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扶贫攻坚的方式,帮助和引导群众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马场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峰欣喜地说。

(马场村一角)

第一家农家乐年收入达 10 万元

3 月 7 日,采访组来到马场村,一排排农家乐间,一家名为庆云山庄的农家乐,门厅气派,临街为窗墙,如市区临街酒店,院内为二层四合院,这也是马场村第一家农家乐,从 2009 年开业已走过 10 年历程。

" 响应政府号召,在自家宅基地把旧屋翻建为二层楼院,居住并兼营农家乐。" 村支书李玉峰正是农家乐老板,今年 54 岁的李书记中等身材、偏瘦,比村里的同龄人显得年轻、精干。他告诉我们,当时,新农建建设热潮中,政府对马场村的扶贫规划引导是,在发展劳务经济、药材种植外,号召大家积极探索发展农家乐旅游经济,并配套了 " 启动农家乐每户投入 20 万元、可享受政府补贴 10 万元 " 的好政策,自己是第一个 " 吃螃蟹 " 的人,投入 22 万元建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享受了政府整合扶持资金 10 万元。

目前,李玉峰的庆云山庄已从最早的居住式二层小楼逐步扩建到二层四合院,近年新建的西、南两面二层更显宽敞明亮上档次,经营场所也由当时的 170 平米发展到 500 多平米,固定资产投入约 80 万元,累计接待游客 10 多万人。" 现在村干部一年比一年忙,农家乐经营主要靠老伴,女人看见钱精神滴很,再苦再累也不抱怨。" 李玉峰乐呵呵地告诉我们,他爱人厨艺也不错,每年农家乐运营的五六个月,再另外雇两三个人前后帮忙,节假日、周末有日结工资的大学生等当服务员,经营不用他操心,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村里的大小事务上。

(资料图片:农家乐)

说起现在生活的感受,李玉峰自豪地说:" 我觉得我们的日子过得和城里人差不多了!" 谈笑间,李玉峰还向我们采访小组 " 解密 ",全家年收入已近 30 万元:农家乐年收入约 10 万元;自己工资收入 2 万多元;儿子、儿媳在新疆某电厂工作,两人月工资 1.5 万元、年总工资近 20 万。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李玉峰从村主任到村支书,担任村干部已近 20 年,对村里的发展也深有感触和想法:刚起步时大多数村民持观望态度,全村只有我和另一家农户受益了 10 万元的好政策,也是先后最早的两家农家乐,慢慢大家都开窍了,逐步发展中,劳务经济、蔬菜药材种植、旅游经济三驾马车中,旅游经济成为香饽饽。。目前,全村建成开业的农家乐已经 17 家,准备今年再发展 10 家,把农家乐从半山腰发展到山顶。

身残志坚贫困户迈开脱贫步伐

与庆云山庄、云谷山庄等一些地处公路旁、建筑有规模装修上档次的农家乐相比,在公路旁地势较高的平台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农家乐,没有装修的痕迹没有时尚的门厅,只是一个简单的小院,大门楼外竖起峰顶农家乐的招牌,明显没有竞争优势。

进入峰顶农家乐院内,几间房屋为彩钢结构建成,小院干净整洁,屋内农家乐的主人雷发其和老母亲在家准备午饭,屋内衣柜、沙发、茶几过时陈旧,床铺朴素泛白,炉火让屋里温暖。

" 正月里还过年哩!" 现年 38 岁的雷发其拄着双拐执着地要给我们泡茶,同来的村社干部赶紧代劳,谦让问候间大家拉开了话匣子。原来,这是个因病致贫、因病丧失劳力的不幸家庭,雷发其与老母亲及 42 岁的哥哥 3 人相依为命,因病因贫两人均未结婚成家。雷发其在上小学 5 年级时患风湿性关节炎辍学,多方求医,但当年的腿疼病至今没有治愈,落下了残疾,行走要依赖双拐,还要常年吃药控制病情;42 岁的哥哥身体也不太好,腰部有疾病,间断式离家务工,身体好时就到市区打工,身体不适就回家休养;65 岁的老母亲侍弄家里几亩山地,种植药材,收入微薄。

" 自己闲不住,有多少力尽多少力,对这样的贫困户,我们在服务上更偏心、更上心、更关心。" 交谈中,就雷发其家庭近年的发展情况,杨言伟、李玉峰给我们介绍:雷发其攥紧 1 万元的精准扶贫资金,2016 年添凑了 3000 元购买了一辆 3 轮电动客运车,改装后在石佛沟景区服务客运,当年就收入了 7000 多元。2017 年,又利用自己和哥哥攒的辛苦钱,及来自亲戚的借助,投入近 3 万元在自家两间旧房旁新建了一院彩钢房屋,村镇干部上门服务,面对面培训、帮忙跑腿办证照,下半年办起了农家乐,经营几个月,收入勉强破万。

凝聚攻坚合力持续发力奔小康

马场村位于七里河区 c 东部,距市区 23 公里,共有农户 155 户、585 人,耕地面积 1491 亩,全属山旱地,大部分地为陡坡,无水浇地,农作物种植百合、洋芋、小麦、豆类、中药材等。正在开发建设中的云顶风景区位于马场村内,植被原始,森林茂盛,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 马场村过去是阿干镇的贫困后山村,农业效益不高,经济发展缓慢,也无集体经济收入,近年来区、镇、村以扶贫攻坚的方式推进马场村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贫困群众找到了一条长效的致富路。" 阿干镇副镇长杨言伟如是说。

(阿干镇的密林

从杨言伟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这个贫困村华丽转身的秘诀——政府找准了旅游扶贫这个造血产业,通过扶贫攻坚达到整体脱贫的目的。

据了解,利用村内丰富的旅游资源,阿干镇党委、镇政府将旅游产业确定为马场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多年来坚持依托省、市、区、镇各级各部门整合资金实施开发式旅游扶贫,像抓工业一样抓旅游开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带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在前期发展基础上,2013 年,投资 1119 万元完成马场至云顶山 9.63 公里道路硬化工程,还投资 100 余万元修建文化广场、人饮工程、阵地建设;2014 年,整合资金 2600 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实施了云顶风景区门户改造、农家乐附近人行踏步、人行道、小桥护栏和河道治理、村内小街巷、美化等工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观,有力增强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

镇党委、政府还按照 " 兴办一个农家乐、富裕一个农户 " 的发展构想,引导、扶持当地农民大力发展农家乐,打造农家乐特色休闲品牌。目前,全村建成高、中、低档次农家乐 17 家,农家乐旅游初具规模,年旅游业收入 100 余万元,成为马场村经济发展新亮点、农民增收新渠道。2017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14360 元,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 整体部署,科学规划,按照短、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以云顶山风景区为主,集休闲纳凉、田园风光和净心礼佛的综合性景区,提供吃、住、行、游、娱一条龙旅游服务,马场村将成为阿干旅游圈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杨言伟信心满满地说。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柴希中 王忠德

杨文豪 张珍


关注我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微信号:dangyuanfuwu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