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余慧青:别让生命之花遗憾谢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当癌症进入“中晚期”,当生命已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充分的尊重及关怀,让患者不带遗憾的离开这个世界。


作为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姑息治疗科的一名医生,26年来,余慧青陪伴数百癌症患者度过人生最后的岁月。但她并未因此变得冷漠,反而更加尊重生命,在最后的时光给予他们更多尊重和关怀。



不忘初心 选择做一名医生



“滴、滴、滴”,在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的姑息治疗科病房,冰冷的机器传出病人微弱的心跳声,和墙上“滴答滴答”的时钟交相呼应。一切显得平静而安宁,好像时间被拖住了前行的步伐,整个节奏都慢了下来,而余慧青早已习惯了这里别样的“慢”步调。


1990年,从重医毕业的余慧青可留校当老师,但她放弃了这个机会,而是听从内心的召唤,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于是被分配到了重庆市肿瘤医院。“余医生,早啊!”病床上肺癌晚期的李大姐笑着对余慧青打招呼。每天早上8点,余慧青都会巡房,挨个问候30多位住在科里的癌症患者,而这些病人看到余慧青也都是笑着打招呼,拉拉家常聊聊心里话。


“来到这里的大部分患者有一个共同点—中晚期恶性肿瘤。不同于其他科室工作的繁忙,在这里,医护人员除了要在生理上保障患者得到合理的精准的治疗和照顾,还会在心灵上给予他们长期的关爱。”余慧青说。



多点尊重 不能让生命遗憾谢幕



在余慧青办公室书柜里,有几本特别的笔记本。说它特别,是因为里面清楚记载着每个病人离去的时间和原因,是一本本“死亡记录”。“在余主任眼里,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记录,也是对死者的尊重与缅怀。”肿瘤内科护士长刘红丽说。


2013年前,余慧青的病房里多了一位肺癌晚期患者王建军。几年前,他离婚独居,儿子因一场意外永远离开了他。在他50多岁时,又被查出肺癌晚期。面对一连串打击,这个男人已丧失生存的斗志。在治疗过程中,他几乎不愿和医护人员交谈。有一天,余慧青查房时,发现王建军不知去向,找遍了整个医院,也不见他踪影。联想到近段时间他的种种抑郁症征兆,余慧青赶紧通知他的亲属一同寻找。当亲属找到他家破门而入时,家里弥漫着刺鼻的煤气味,而他正准备吃安眠药。


“余主任,生活没任何意义了。”被救回来的王建军依然意志消沉。“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关键是你想带着满满遗憾和世人的流言蜚语离开,还是有尊严、安详地走?”那天,余慧青陪他聊了很久,虽知道他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但认为即使是死亡也不该以这样的方式提前退场。后来王建军还是走了,不过他走得安详且有尊严。


在这个岗位上,余慧青渐渐懂得,死亡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就应让患者在最后的人生里,不必忍受病痛,安详地生活。



勇抗癌症 生命没有不可能



“虽然生命很脆弱,但只要勇抗癌症、坚强乐观就会有希望,生命没有不可能。”从医26年的余慧青说,肿瘤内科的病房里除了有死亡,还有希望。


两年前,刚上高一的15岁男孩小杰,被诊断为骨肉瘤,术后没多久肿瘤复发了。坚强的他并没被死神击倒,到处咨询专家,最后找到了余慧青。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参加高考,通过学医来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战胜病魔。”简单而又纯真的愿望,让余慧青心疼不已,通过仔细研究以及多学科联合会诊后了解到小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便紧锣密鼓地为他制订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长达两年多的抗癌治疗里,小杰的学习都没落下。得知他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余慧青便及时为他调整化疗方案。在她的治疗和陪伴下,小杰战胜了肿瘤带来的疼痛、贫血、发热以及化疗的毒副反应,平安地度过了漫长的治疗期,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年6月小杰在高考中取得62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了中南大学一名大学生。这一消息不仅使他和家人振奋不已,余慧青也忍不住为之喝彩,“小杰那积极乐观的精神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虽说是我们团队在给他诊断治疗,但他的勇敢、坚持和乐观、坦然也让我们佩服。”



同问同答


健康人报:从医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

余慧青:10多年前,四川22岁的刘小姐被诊断为骨肉瘤,并做了截肢手术。鉴于她的情况,我征求她的同意冒险制订了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化疗方案。为什么说是冒险呢?因为甲氨蝶呤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如果一旦中毒,就极有可能出现诸如发疱性皮炎等严重毒副反应,死亡率高达90%以上。当然,我也不会打毫无准备的“仗”。当时条件有限医院不能监测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就只能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尿PH值以及临床经验来判断患者的用药安全。庆幸的是,化疗顺利完成,治疗效果很好。随后的多程化疗她都来重庆做,均很顺利。前年还回医院复查,她已经装了假肢,还结婚成家,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学习。


健康人报:如何看待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余慧青:我喜欢阿图·葛文德写的《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最好的告别》这几本书,也推荐给大家。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治病救人是宗旨,然而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时候是先进的现代医疗科技也无能为力的疾病。人都是向死而生的,既然死亡已无法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医患是共同抗击癌症的战友,大家彼此信任尊重理解很重要,医务工作者要尽力让患者在最后的人生里,不必忍受病痛、安详地生活。



戳原文,订健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