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抱怨,上必有埋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刘春雄 点评

好的语言,一语点醒梦中人。此文的标题就是如此。

 

这句话提供了一个管理镜像:下面有抱怨,上面必有埋怨;或者反过来说,上面有埋怨,下面必有抱怨。

 

管理镜像,就是看到别人,就等于看到了自己,是检视自我的一条线索。

 

当然,这只是病症,不是病因。

 

举个例子。我在一家企业任总经理时,销售部门找我反映营销副总的问题,说销售部门的人情绪很大。我了解后发现原来是干得差的那部分人情绪很大,这正是我想要说的。优秀员工有情绪,真才是问题。


将帅之道—打造团队卓越领导力

周星驰春节刚上映的【西游伏妖篇】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降妖伏魔片,还不如说是一部职场关系励志片。唐僧成天骂悟空是“臭猴子”,看不惯悟空,对悟空多有埋怨;而悟空则成天想的是如何干掉唐僧,看不顺眼唐僧,对唐僧多有抱怨。师傅有埋怨却不知徒弟有抱怨,徒弟有抱怨却不知师傅有埋怨,直到师徒意识到彼此的抱怨和埋怨,双方才化干戈为玉帛,齐心协力,走向了降妖的正道!


这与职场何其的相似,领导自以为是,对员工而言未必是是;员工自以为是,对领导而言也未必是是,在你抱怨的时候,要想想领导是否有埋怨;在你埋怨的时候,要想想员工是否有抱怨。



在企业里面,我们时常会听到下面的人对领导有抱怨:领导的态度不好啦,领导的方法不对啦,领导的想法不切实际啦、领导的人品有问题啦、领导的境界不高啦,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都普遍存在,抱怨的人都把问题推给了领导,自己好像很无辜,自己好像很委屈、自己好像很气愤,自己好像没有任何问题。



而实际上当我们对领导有抱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领导必有埋怨:下面的人能力不行啦、下面的人执行力不够啊,下面的人态度不端正啦,下面的人格局不高啊、下面的人思想落后啊等等。当我们领导自己有埋怨的时候,也一定要清楚下面的人可能有抱怨,问题不一定都是在下面,很多时候,上面才是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领导们很容易以自己的标准和水平来衡量下属的标准和水平,我们怎么样啦,我们当初如何啦,我几天就干好啦。



三国时,曹操有个著名的谋士叫娄圭,年轻的时候,就和曹操是哥们,娄圭跟随曹操平定袁绍,征讨刘表,讨伐马超,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比较知名的就是曹操在攻打马超时,用土沙垒砌的墙很快就倒了,娄圭献计:用土沙筑墙,然后灌水,水结成冰,墙就像铁石一样坚硬。曹操经常感叹说:“我的计谋不如娄兄啊!”也时常自嘲:“娄兄财富比我多,但权势不如我也。”



有一次,娄圭看见曹操外出,身边的人感叹曹操的权势,娄圭对身边的人说道:父子都这样,看上去很开心吗!接着又说:人生在世,事情要自己做到,怎么能光看别人呢!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件事,认为娄圭有怨言,然后把娄圭杀了。一句话掉了脑袋,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很多的,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怨言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也可能对这个人有意见。



在企业咨询过程中,我们也是经常这边听了领导对员工的埋怨,马上又听员工对领导的抱怨,上级埋怨下级、下级对上级可能有抱怨,从我17年的企业临床咨询服务经验来看,抱怨、埋怨的结果往往都非常不好,埋怨、抱怨是双方分开的导火索,是工作激情的灭火器,是工作效率的绊脚石,严重的最后都分道扬镳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埋怨孩子,孩子可能对家长有抱怨,我们不能只想孩子不听话,要想自己的方法有没有问题,老婆埋怨老公、老公也可能对老婆抱怨,我们不能只想老公不疼我,要想我有没有关心老公;有朋友埋怨朋友,朋友也可能对朋友有抱怨,我们不能只想朋友对我怎么样,也要想想我对朋友怎么样。


抱怨、埋怨是败德之行、丧志之始、结冤之源、企业之毒。其实,企业中存在的抱怨,很多时候不是个人的品行问题,也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企业没有建立起消除抱怨、埋怨的机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理念不同步、结构不匹配、方法不到位。



理念不同步


很多时候抱怨的产生很多时候,是双方理念的不一致,比如领导的理念没有宣传到位或者根本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好的领导想到的不是现在怎么样,而是未来怎么样,今天对领导不重要,明天对领导才重要,领导一般都是活在明天的,而公司员工大多是活在现在、活在当下的,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领导在想东,员工有可能在想西,领导在想做大,员工有可能在想做强,领导在想做投资,员工有可能在想分钱。


由于所处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导致双方的格局、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跟着领导的思路走,不能同领导的思维同频同轨道,从而产生双方理念的不同步,导致双方的不认可,从而导致双方产生抱怨、埋怨。要想消除抱怨、埋怨,首先领导要将自己的理念宣传到位。好的理念,要天天讲,时时提,要讲到员工的心里去,要提到员工的脑里去,不能今天提了一个理念,明天又来一个理念。这个理念没搞懂,那个理念又上场。另一方面,员工也要多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见识,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消化吸收领导的意图,与领导的理念同步同频通轨道。



结构不匹配


很多公司战略写在墙上、理念挂在口上,就是无法落实下去,执行下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缺乏与战略、理念相匹配的组织结构体系;缺乏与战略、理念相匹配的绩效机制。随便一个人都可能提出一个理念,但要想这种理念得到落实,就必须建立和优化与理念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和机制。比如很多公司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但公司的组织结构体系还是本位主义、自我至上,没有客户服务的组织创新、没有客户满意的评估体系。又比如有的公司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却没有创新的人才、没有创新的机制、没有创新的组织。


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与组织结构体系相融合,没有与绩效机制相结合,就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还不如没有这个理念,因为有了这个理念,可能让企业产生痛苦,想起来很好,就是做不到,就好比皇宫里的太监心里很想,身体却不行。



方法不到位


理念有了,结构有了,接下来就是研究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同样一个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样一个方法,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方法往往来自于一线,来自于市场、来自于客户,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不断试错。华为任正非先生提出:“要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所有的人都要到一线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方法不在办公室、方法在市场一线;方法不在自己的大脑里,方法在客户的大脑里。


如果理念、结构是上面的问题,那么方法就是下面的问题,上面要为下面解决理念、结构的问题、下面要为上面解决方法的问题。上面没有了埋怨,下面也就少了抱怨,下面没有了抱怨,上面也就少了埋怨。


愿天下无怨!

愿企业无怨!

愿家庭无怨!

愿朋友无怨!




文章来源:重庆南方略ID: NFL023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刘春雄老师对于管理、农资、新营销的最新看法及观点:

  请点击标题下方“刘老师论坛”加关注

  或直接搜索微信公众号:liuchunxiong1964

  (有意分享者,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