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人的名义|答刘跃进书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万周按

影视是时代的切片,员工的个体经历是一家公司的切片。请允许本刊以万科人的名义,答复员工刘跃进的一封来信。

万周君同志:


弟最近已经从上海调动到了重庆,回到大学四年待的重庆做“泊寓”(万周按:万科旗下长租公寓)这一块业务。 


重庆


今天是正式入司的第1000天,作为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加之刚刚进入新团队、尝试着做比较新的业务,一场小型的团建就这么开始了。

 

我们吃着火锅唱着歌,,顺便给团队里的比我还要新的人讲着这首歌和万科的渊源(万周按:1986年万科组织一批词曲作者为前线将士创作歌曲,。从那时起,“情怀”是一直流淌在万科人的血脉里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或是遥远的未来,这也是每个万科人爱着这个组织的原因之一。

 

再回到这首歌,,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这不就是我们这群摸索前行的人吗?

 

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的拓展业务是不是真的能在未来领跑市场,但就是这样的魄力和执着让我们一群人不断地在摸索中前行,碰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没有人知道会不会哪天突然政策变了,我们所做的公寓、养老、教育等业务遇到什么样突如其来的困难,导致寸步难行甚至(当然绝对不可能)无疾而终。但大家前赴后继一直稳稳前行的这条路上,是信心与毅力让大家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相信奋斗终会有收获。至于那些并不是主观所能决定的因素,就留给政策和市场去说吧。

 

这种笃信归根结底源于万科人血脉里流淌着的基因。这基因有人说是情怀,有人说是文化,我觉得谁也说不清楚,那是被一个企业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具有的气质,很多前辈也是因为无法用一个词囊括所有,所以心照不宣地称呼它为“万科化”,就像我们历届“新动力”(万周按:万科校招应届毕业生,始于2000年)一直常说的一句话:为理想去实现。正如张海(万科上海区域CEO兼上海公司总经理)在一次全员大会上的幽默:“那是谁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理想,反正去努力实现就是了!”。

 

个人觉得这就是万科化,我们心中有自己所信奉的、坚持的,虽然往往不能具象地说出来究竟是什么样。但你我都清楚,万变不离其宗:做市场和客户认为对的事,并为之坚持。

 

以上就是近期一些思考,“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刘跃进

2017年3月29日

 



万周君答刘跃进书


跃进同志:

 

你好!来信收悉,迟复为歉。 


恭喜你回到重庆做“泊寓”!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业务拓展角度看,这都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领域,从个人发展角度看,年轻人就应该折腾,这时折腾出来的东西,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未来的宝贵财富。用解冻书记的话说,就是“熬得住才有收获”。

 


你信中谈了自己最近的经历,但在我看来,这封信不只属于个人体验范畴,它触及的所有方面是当下万科的一个缩影。其中有些问题是老问题,有些则是新情况。作为一名社交媒体的老司机,请允许我借用一点《人民的名义》语言体系,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谈谈自己拉杂的感想,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我没有经历这家公司的前29年,所以没什么底气谈历史,但现在还能记得邂逅这家公司时的感受,那种感觉与爱上一个人类似——人生短短几十寒暑,为什么不早一点遇到眼前的Ta?,这首歌始于1986年,而我恰恰是在1986年加入万科的朱震同志那里听到这个故事的。前几天小长假,朱震同志再次带家人参观公司博物馆。我能感受到,公司史对他而言,仿佛一块用手绢裹起来的传家宝,一有机会就忍不住小心翼翼打开翻看。

 

历史为什么重要?世上所有的国家都开历史课,所有的公司都庆祝(至少铭记)自己的成立日。所谓“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历史当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却是一个组织的强力黏合剂,它赋予企业文化以土壤与原材料,没有历史故事支撑的企业文化口号是空洞的,没有细胞代谢的组织是僵死的,如果新的细胞不能通过历史快速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就会导致身份认同的危机,其直接后果就是隐性组织成本的攀升,诚然,组织可以建立一个强控制系统来重新黏合组织,但强控制系统的重大副作用就是抑制个体创造力,将个体“螺丝钉化”,这与我们倡导的合伙人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如果这么说你还觉得抽象,不妨回忆一下《人民的名义》中瑞金书记主持常委会那场戏,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最精彩的三场戏之一。当时,瑞金书记面对组织内部的重重矛盾,没有用长篇大论说服大家,也没有用自己的权力压服大家,更没有用古代君王拉一派打一派的套路,而是请出了老检察长陈岩石,讲自己参加革命队伍的经历,讲战争年代的生死抉择。当然,,但它在客观上也唤醒了在座所有人的历史使命感——潜台词是,不论你来自何方何派,作为这个组织的一员,第一步是建立身份的底线认同。

 

跃进同志,很高兴看到你在历史中寻到了感动与力量,正像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万科人一样。这种力量不只存在于万科,世界上的优秀企业都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历史。一位在汇丰工作的朋友曾说,汇丰穿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这个事实让大家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但是,历史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它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一样,只要离开大地就失去力量之源。不只汇丰,雷曼兄弟也曾穿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但雷曼兄弟无法穿越2008。历史的小样本特点困扰着历史学家,也困扰着每一个做未来战略的人,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也让每一个曾经成功的组织深陷焦虑。

 

敬畏历史,也敬畏未来,所以我非常理解你在信中表现出的焦虑。毋庸讳言,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本人也不免焦虑,人性的特点是倾向于缩小自己过去的痛苦,放大当下的成就与欢愉(以为它们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担忧未来的变化与不确定性(表现得信心满满也暗含一种担忧)。不信的话,不妨现在发一个3张照片的朋友圈,3张照片分别代表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看你会怎么在相册里选。

 

跃进同志,你说“相信奋斗终会有收获”,这句话对,但不全面。经过一番努力,一般而言可以收获三种认可:上级的认可、市场的认可、自己内心的认可。不知在你心中这三类认可怎么排序?上级的认可没准姗姗来迟,市场的认可需要时日,自己内心如何认可变得非常关键。不知你发现没有,《人民的名义》中的正面人物,从瑞金书记到郑西坡,无论事业大小,其内驱力都极强,用主流话语来翻译,就是他们靠着深刻的历史自觉,而不是靠简单功利动机推动自己。这半年来我也跟几位离开的同事聊天,发现很多人离开是因为没有得到他人认可。当然我尊重任何人的职业选择,但客观上讲,“你不点赞我就不发朋友圈”的思维也存在。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外驱力对内驱力的替代效果,终究是有限的。所以我把“相信奋斗终会有收获”理解为“发朋友圈不只为求赞”。

 

跃进同志,你说“至于那些并不是主观所能决定的因素,就留给政策和市场去说吧”,我对此被动态度持保留意见。政策也许一时不利,市场没准遭遇波动,但永远吃香的是真实价值创造能力,这是主观可以决定的。这么多年下来,真正牛的长跑企业哪一个是主要靠政策、补贴、估值、概念、风口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哪一家牛企没有自己创造真金白银的绝活儿?衣食住行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实体经济需求,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完成,与城市同步发展,与客户同步发展,即便出现波动,只有你具有价值创造力,老话讲“技不压身”,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人民的名义》中有一场分量很重的对手戏:瑞金书记和达康书记骑着自行车谈工作,当瑞金书记了解到达康书记建设林城、京州的经验,以及去日本、美国学习城市管理的经历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天平一下子倒向了达康书记,还不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为汉东创造真实价值的能力?

 

跃进同志,容我大胆猜测,你一定是学文科的,所以才在最后两段你用基因、情怀、文化、气质、理想等世间一切美好的词汇来诠释“万科化”。我是做企业文化的员工,你把我的词儿都用完了怎么办?我想来想去,只能用“理想高远、实事求是、顺应变化”这12个字来形容我所理解的“万科化”。

 

什么叫“理想高远”?赚钱当然是一种很不错的企业理想,它能改善生活、创造就业和税收,所谓利国利民。但优秀的企业(人)一定得有更高远的使命,它们只是在追逐这个更高远使命的路上,顺便赚到了钱。这是决定企业(人)质感的分水岭。李达康在乎京州的GDP,但如果他很在乎自己家的GDP,他就永远成不了达康书记。

 

什么叫“实事求是”?用《人民的名义》台词来讲,就是“别跟我唱高调”。为人民服务的理想风筝放在天上,线可要在地上攥紧了。尊重基本的行业规律,为普通人盖好房子,盖有人用的房子,围绕客户把事做好是高远理想的根基。

 

什么叫“顺应变化”?我们尊重流程,相信流程化会贡献价值,但在没有流程的处女地怎么办?这些处女地往往是最能挖掘出新价值的地方。另外,在已经流程化的地方,如何避免僵化?对于后面这两个问题,迄今没有现成答案,这里援引季度例会上流行开来的一段话:

 

……任何的制度与规则,都不能压抑组织中个体与群体的创造性、激情、冲锋意识,不能扼制公司导向目标的作战与奋斗的文化精髓。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貌似管理规范的公司、包括华为历史上的一系列西方竞争对手,大多是在这个阶段静悄悄地走向麻木、急剧或缓慢地走向衰落的。“控制”异化成目的,是一切成功的商业组织最终没落的最大根因之一……(出自《黑天鹅在咖啡杯中飞起》第305页)

 

未来会怎样?细节谁也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属于那些走大道的人,未来属于那些敢于享受不确定带来的兴奋的人,未来属于那些在流程和突破之间分寸拿捏得好的人。比如李达康、侯亮平、陈海,而非在老一套上兜兜转转的高育良、祁同伟或王义珍。

 

理想万一实现了会怎样?叔本华老爷子对此一针见血:“生命是一团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话糙理不糙,只怕理想实现的那一天,正如《人民的名义》大结局的那一天,你也不免淡淡失落呢。

 

万周君

2017年4月10日


(欢迎在下方评论跟帖,或与后台互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