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最年轻的两院院士,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看他如何创造“一棵树养30万人”的奇迹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从懵懂的乡野少年“柑橘院士”

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邓秀新

在柑橘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屡有突破


在他的主持下

中国首次建立起

柑橘原生质体分离、细胞融合、培养及再生技术体系

揭秘了“甜橙基因组”

支撑赣南地区柑橘发展

使其种橙面积世界第一

为重庆奉节脐橙

一棵树养30万人”的奇迹洒下汗水



2007年12月

46岁的邓秀新

摘得我国科技领域的荣誉桂冠

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这位著名的农学专家深谙作物生长

“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的道理

生长在东北寒冷地带的稻米质量最佳

干旱山区长出的黄连药效特别高

山沟里长出的柑橘最好吃


从艰难岁月一路走来

他自身的成长轨迹

同样可以为此写下最好的注脚


他常说“有钱难买少年贫

物质匮乏“学工学农”的中学时代

他奔波于田野

实践于农村

幼年丧父勤工俭学的经历

培养了

他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

也为他日后的成长成才

打开了便利之门


邓秀新的家乡湖南宜章

素有“楚粤孔道”之称

1961年

正是新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

而就在此时

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

邓秀新出生了


4岁时

父亲病故

迫于生计

哥哥姐姐辍学回家

挣工分养家

把接受教育的机会

留给了年幼的邓秀新


“是哥哥姐姐的坚持成就了我。”

邓秀新追忆往昔

感慨于命运的神奇和自己的幸运


上中学时

邓秀新又遇到了一位

让他感念一生的人

他的恩师——刘根发


邓秀新成绩优异

刘老师十分欣赏

了解到他家庭困难

还积极帮他争取助学金


升高中时

刘老师更是力排众议

将邓秀新推荐到了宜章四中

让他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然而当时的中学教学并不完备

老师要经常带着学生

去村里帮忙干活

可是“歪打正着”

这给了邓秀新

亲近自然、认识社会的机会

学工的经历

锻炼了他实验室的动手能力

对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上山砍柴时

邓秀新经常见到山沟里生长的野橘子

到了大学

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专家对此做专门研究

他回到老家山区

将橘子带回做科研

并发表研究报告


邓秀新近期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也发轫于早已足迹遍布的南岭

“儿时的记忆成了我的研究对象”


常常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口欠生产队的钱

邓秀新家更是捉襟见肘


曾有一次

邓秀新听说枇杷叶晒干后可以卖钱

为了凑点学费

邓秀新和姐姐一起上山采摘野生枇杷叶

妈妈负责切成条状并晒干

然后由邓秀新挑到隔壁的省份去卖


长期营养不良

这个当时身高不到1.6米的少年郎

挑着两个麻袋

负重五六十斤

走到十里外的姑姑家时

“就差点跌坐在地上”。

从白天到黑夜

来回160里山路

邓秀新足足走了三天

挣到了8元钱


睡惯了中学的硬床板

吃惯了咸菜拌饭

一直到大学还穿着补丁衣服

成长岁月打上了艰苦的烙印

也赋予了邓秀新坚韧的品格


三峡库区移民时

已是大学副校长的他借宿在农民家里

同行的人说

“哎呀,您不能住这里,这怎么住啊?”

可邓秀新安之若素

“晚上睡得特别香”


他一头扎进果树生物工程技术

硕士期间攻克

“柑橘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研究”课题

博士期间

攻克柑橘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

使我国继以色列和日本之后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获得柑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国家


他每年抽出20%的时间深入基层

我国绝大多数种植柑橘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指导培育的“赣南脐橙”远销31个国家和地区

也因此被果农称作“农民的财神”


“有时人生经历逆境并不是坏事。”

这位从艰辛岁月中走来的院士常常现身说法

鼓励青年一代思索顺境与逆境演绎的人生哲理


闻名全国的东北“响水大米”

是生长在经过数千年风化的

火山岩石顶部的土层中

闻名的药材都是经过

极端寒冷和干旱逆境气候

才会显得更加地道



“植物如此,人也是如此。”

邓秀新感激那段艰苦的岁月

磨炼了自己的性格

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