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 | 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妙手巧绘“漆”彩人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重庆漆器

重庆漆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代,它的工艺复杂精细,极具地方特色,以研磨彩绘、金银粉分光罩漆、彩色蛋壳镶嵌等髹饰技艺著称。其中,由中国现代漆艺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沈福文所创造的“研磨彩绘”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

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如镜清如油”是重庆漆器的一句行话,指漆器表面要打磨得如镜子一样平整光滑,表层的漆要研磨得如清油一般透亮。


重庆漆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历了壮大、辉煌、衰落,直至最后停产,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后,其独具地方特色的漆器髹饰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刘淑珍程天德两位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市级传承人,一位坚持着最传统的技艺手法,另一位在传统技艺中寻找突破。两位虽都已是七八十高龄,但是依然心系漆器发展,情牵技艺传承。


82岁手不离笔


刘淑珍的双眼做过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视力恢复得不错,至今仍在徒弟的工作室里继续创作。

手指一握、笔尖一落、手腕一动,金鱼灵动流畅的背部线条就出现在了黑色底漆上,仿佛鱼儿游曳于深潭之中。而仔细一看,鱼竟是凸起的。

“涂一层漆刷一层瓦灰,反复多次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每一片鱼鳞也是用颜色和金粉勾画出来的。而现代机械化喷涂出来的金鱼,仅是一层与底漆齐平的图案,缺乏传统技艺创作出来的生动感。”

漆艺《金鱼盘》 沈福文 作


1986年,刘淑珍的作品《金鱼》作为工艺美术珍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至今她的手指依然格外灵巧,握笔绘画时,手稳得根本不像一位82岁的老人。

刘淑珍与漆器的缘分开始于20岁那年。当年四川美术学院在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漆器专业后,又创办了一个实验工场。因喜爱绘画,前去考试的刘淑珍被幸运地录取了。进入实验工场后,她先后师从沈福文、查文生、兰有智等漆器大师,进行了扎实而系统的培训学习。

“当时不仅要系统学习漆器的制作,就连制作漆器的工具,也要一一学习如何制作。”回忆起这门手艺的完整性,刘淑珍感叹。“如今,除了我们几位传承人还知道漆器制作的完整流程,年轻人知道的都不全面了。”



1955年西南漆器实验工厂成立纪念合影


1956年,重庆成立了美术漆器厂,厂里的技术人员几乎都来自当年的实验工场。因人才、规模的凝聚,漆器厂逐渐发展壮大。刘淑珍等掌握技艺的人员,以“一带多”的方式教其他员工,技艺最初的传承就这样发展开来。

漆器制作工艺复杂繁琐,一件作品从制漆、底胎、装饰、打磨、抛光,经过几十道工序,耗时两三个月才能完成。再加上使用金箔银粉等贵重材料,漆器作品从诞生起就拥有高成本、高价格、高质量的特点。它的目标一开始就定位于高端人群,当时,重庆漆器主要出口海外,或被政府、企业采购作为赠送外国友人的礼物。

“厂里专门开设了一个漆器制作工作间,供外宾参观。经常出现漆器作品还未全部完工,当场就被外国来宾买走的状况。”刘淑珍说。


创新技艺寻出路


随着国际时局的变化,国外销售疲软,重庆漆器厂的旧体制与新时代的变化不适应,生产出来的漆器销售不出去,普通老百姓也无法承受几千上万元的价格,导致漆器生产线一度停工。

“不生产漆器后,我们被安排制作过乒乓球、收音机。”有段时间,漆器生产线仅剩刘淑珍一人在坚守。1998年,重庆美术漆器厂全面停产。当年掌握漆器髹饰技艺的手艺人或退休,或被其他单位返聘,或者开起自己的工作室。技艺人员分散了,这门技艺也随之散落。




不忍这门手艺就这样消失,2001年,同为市级传承人的高玉平牵头出资成立了明珠漆艺有限公司,找来刘淑珍、程天德,并开始招收徒弟,寄托了复活技艺的期望。但因各种原因,公司没能坚持到最后,于2015年进行了转让。

明珠漆艺有限公司的转让,让程天德开始思考重庆漆器的出路,开始为重庆漆器寻找新的血液。

在一栋民居天台的花草之中,藏着程天德占地约15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面堆放着各种漆器制作的工具、未完成的漆器作品。就是在这里,程天德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反复试验,创造了“幻彩漆画”这一新画种。



“重庆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程天德潜心专研漆器技艺,在继承传统漆器工艺中琢磨出“幻彩漆画”,使古老的民间漆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周会  摄



将调制好的生漆稀释后,倒入水面成膜,经搅拌、推拉等手法,把画板迅速放入水中端提出变化无穷的色彩肌理,然后再在画板之上进行进一步的细节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漆画具有浓厚的现代艺术特征。

曾经有人来观看程天德创作“幻彩漆画”的过程,参观者还在闲聊说话之际,他就完成了一幅幻彩漆画的基础部分。与传统漆画相比,幻彩漆画的创作时间大大减少,但是生漆如何浮于水面不沉底、时间如何把控、色彩肌理如何创作、画板端提的速度与方法等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对创作者的经验和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考验。

2011年,凭借这一技艺的创新,程天德获得了“中国时代改革创新漆艺制品创新先锋人物”“中国时代改革创新十大领军人物”等称号。他创作的幻彩漆画《川江号子》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抱团发展闯市场


刘淑珍、程天德带领的徒弟们,因各种原因大多没有继续这条路。“因高成本、高价格、高质量的特点,重庆漆器的销售渠道单一,销售市场不景气,徒弟们不能靠技艺养活自己,的确也是很现实的困境。”刘淑珍说。

2008年,重庆漆器髹饰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后,漆器开始被更广泛的重视,得到多方扶持。但是,如何让技艺从根本上得以长久的延续和传承,老艺人们都在寻找解决方法。

明珠漆艺公司转让后,高玉平选择到四川美院任教,辅导漆器专业的学生,以教学的方式继续传承技艺。刘淑珍、程天德等老艺人则纷纷开设起个人工作室,带徒弟、接订单,努力为漆器髹饰技艺培养后续人才,让这门技艺在市场立足。


程天德指导学徒镶嵌蛋壳。              周会  摄


如今,重庆大约有20多个漆器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规模不算太大,以家庭作坊式为主。这种模式虽然分散,单位生产力也不大,但是大家的艺术创作更为自由,也因此出了不少好作品。

:“将这20多个工作室集合起来看,重庆漆器还是拥有一定的规模和成绩。”

但是从目前行业现状和长远发展来看,漆器工作室需要联合抱团发展,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改革部分工艺,改进产品品种。“传统技艺要有,适应市场化的产品也不能少。针对不同销售对象,制造不同档次、不同工艺的产品,才能适应如今面对大众的消费市场。






编辑:叶新昀

资料图



CQZXB999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