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心理学第1期 | 听你名字是女生,原来你是男生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京师心理

大学堂

本期推送是“名字心理学”系列第1期

《 名字的性别倾向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吸引力? 》

之后会陆续推出第2、3期,敬请期待!


八月底九月初,各大高校陆陆续续地开学了。大一新生见面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向诗蕾。”

“这不是女生的名字吗!”

“……我可是纯爷们。”

“但是你造吗,你被分到女生宿舍了!”

“(。﹏。*)”


(对话纯属虚构,但确有其事)


据武汉晚报2013年9月6日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一名叫做“向诗蕾”的男生(嗯,你没有看错)意外发现自己的新生档案里性别为“女”,还被错分到了女生宿舍!而他从小就因为自己的名字与性别不符而苦恼。向诗蕾同学并不孤单,类似的“取错名”的尴尬近几年来屡见不鲜。


(原新闻详见:http://whwb.cjn.cn/html/2013-09/06/content_5214445.htm)


“名字取得好,长大没烦恼。”拥有一个好名字,至少一个不尴尬的名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因为名字往往是我们带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让人际交往更加顺畅;名字也往往伴随我们一生,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名字成为生活的牵绊。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名字是好名字呢?



在“算命大师”、“起名专家”的眼里,好的名字需要达到“五行平衡、五格兼顾”的标准,生辰八字里缺什么就应该补什么。但心理科学的关注点完全不同,要确定什么是好名字,一般需要考察这个名字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印象、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评价研究发现,一个人名字的性别倾向(偏男性化、偏女性化、中性化)、加工流畅性(读起来顺不顺口)、独特性(大众化还是独一无二)等等都会影响到人们对这个人的评价。


正所谓“人如其名”,虽然我们的人格不一定真的按照名字的寓意去发展,但是当我们的名字呈现在别人面前时,人们会根据名字来推测我们可能具有的人格特征(哪怕是有偏差的),在头脑里形成一些初步的人际判断。


比如



  • 名字容易发音、读起来顺口的人会被认为更值得信赖。

    (辛志勇,杜晓鹏,沙璐,2015)

  • 男性取男性名、女性取女性名,比取一个与自己性别相反的名字更能带来个体吸引力。

    (张积家,刘红艳,叶倩仪,2006)

  • ……





聚焦性别

名字性别倾向 & 性别角色



性别倾向是名字的众多属性里面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不仅有男性化和女性化之分,还有处在中间地带的中性化名字”。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直观感受一下吧!

男性化:成、峰、昊、凯、涛……

中性化:嘉、华、瑞、迪、晗……

女性化:芳、静、娜、蓉、婷……

名字中性化 = 仅从字面无法准确分辨出性别;名字中性化 ≠ 男性取了女性名;名字中性化 ≠ 女性取了男性名)



但很可惜,国内外研究更多关注的还是简单的“男性化—女性化”二分类,尤其国内在此之前还没有针对目前越来越火的中性名字的实证研究。

与名字性别倾向对应的另一个心理学变量是性别角色(gender role)。性别角色是指社会文化所期望和认可的男女性的人格特征。但与名字不同的是,性别角色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的维度,而且高男性化和高女性化的人格特征被称为“双性化”。

男性化特质:勇敢、胆大、豪放、理性、沉稳、有判断力、有领导风范……

女性化特质:温柔、文静、文雅、心细、有爱心、有亲和力、善解人意……

双性化 = 兼具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质;中性化 ≠ 女性化的男性“娘娘腔”;中性化 ≠ 男性化的女性“假小子”)



既勇敢又温柔的双性化人格——怪不得大量研究都发现他们的幸福感更高、适应能力更强、更受欢迎和喜爱啊!(PS:关于性别角色可以拓展阅读京师心理大学堂2016年3月8日的文章《一个人可以既是男性又是女性吗?|当双性化的世界来临》


>>>>

本文即将介绍的这个研究,着眼点就落在了中性名字和性别角色,探究的是不同性别倾向的名字如何影响人际吸引力(interpersonal attraction)。这背后有一系列的理论前提:


前提1:人们会根据名字推测相应的人格特征(社会知觉层面的“人如其名”)。


前提2:人们普遍喜欢那些兼备男女性优质人格特征的“双性化”个体(更高的人际吸引力)。


前提3:人们对于“什么性别的人该取什么性别倾向的名字”有着牢固的性别刻板印象。


因此研究者假设:人们首先会根据不同性别倾向的名字预期或推测对方可能的性别角色,这种性别角色预期进而会影响对名字持有者人际吸引力的评价。同时,中性化的名字由于它的模糊性,可能会让人们预期这个人具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所以人际吸引力评价可能是最高的。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个研究吧。



实验 1

哪种名字和性别的组合更具有吸引力?

内隐测验告诉你!

实验之前,研究者先根据真实的花名册和初步的统计筛选,新取了大量三字姓名,然后让不参与实验的额外被试评价名字整体的性别倾向和名字本身的吸引力,得到了6个具有相同吸引力、但性别倾向差异显著的名字,最后把它们制作成名片卡作为实验材料:


(男性名)周昊峰、高振毅

(中性名)吴涵之、马清然

(女性名)赵秋薇、朱妍悦


(实验室环境)


实验 1 采用了一种叫做“外在情感性Simon任务(EAST)”的内隐态度测验,以探测被试在无意识层面对一系列态度对象的情感偏向。这个研究里,名字与性别的不同组合就是态度对象。为了让这种态度联结更加牢固,被试需要花足够长的时间来阅读、抄写和记忆6张名片卡上的名字和性别。所有被试都要识记6个名字,但会被随机分配全为男性或全为女性的卡片两种条件之一


结果发现:中性化的名字无论男性取还是女性取,被试在无意识层面对它们都很有好感,其次是名字性别倾向与个体的性别相符合的情况,而被试对“男性取女名”和“女性取男名”的情况很排斥。


   生活启示:

男性取男性名和中性名、女性取中性名都是不错的选择(被试的内隐态度比较积极)。


(名字性别组合内隐态度测验结果)



实验 2

为什么中性名字这么好?

因为它带来的性别角色预期是双性化!

实验 2 模拟了一个更贴近日常人际接触的情境:告诉被试将有 3 位来自国内某大学的交换生加入班级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交流,均为男生或均为女生,但因为信息有限,只能获得他们的名单。然后请被试根据直觉和经验对他们逐个评价预期的性别角色和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力包括交往意愿、交友意愿、合作意愿、求助意愿等)。另外为了避免被试疲劳,把名字从 6 个缩减到了 3 个,结果是这样的:


  • 当人物拥有男性名、女性名、中性名时,分别会被评价为具有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特质(双性化分数 = 男性化总分 + 女性化总分)。



  • 男性取中性名时人际吸引力最高,取男性名其次,取女性名就会与刻板印象不一致,因此吸引力最低;女性也呈现出相同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 正是因为拥有中性名字的个体被认为兼备了男性和女性特质,所以他们的人际吸引力才比较高(用专业术语来说,性别角色评价的双性化程度在名字中性化程度和人际吸引力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文章开头提到的向诗蕾同学一直苦恼于自己的名字了:如果我们的名字与性别不匹配,在别人眼中我们的人格特征也可能会被视为“一朵奇葩”(虽然真实的个性特征未必如此),因而我们的人际吸引力会变低,也可能会被别人嘲笑。而且,人们面对“假小子”和“娘娘腔”,其实会更接受“假小子”,也就是“女汉子”,这与中国历来的性别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相比于女性取男性名,人们更不能接受男性取女性名,也就是向诗蕾同学遇到的情况。




当然,如果想让名字变得更好,仅仅匹配性别是不够的,我们可以考虑本研究极力推崇的中性化名字——这里再次强调,中性名字是指我们很难从名字本身判断出对方性别的名字。这种模棱两可的认知线索,就好像给名字的主人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充满了无限期待。



 一个小调查  




〈 本文完 〉



PSYCHOLOGY


面对纷繁复杂、博大精深的汉字,

除了性别线索,我们还可以从什么角度取名字?

中国人自建国以来的起名趋势是怎样的?


敬请期待“名字心理学”第2期。

未完待续……


PSYCHOLOGY




本文介绍的研究(北师大2014年度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

包寒吴霜, 陈俊霖, 林俊利, 刘力. (2016). 名字与性别的人际吸引机制: 性别角色评价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4), 595-600.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华俭, 黄玄凤, 宋海荣. (2008). 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 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 心理学报, 40(4), 474-486.

[2] 苏红, 任孝鹏. (2015). 名字的心理效应: 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3(5), 879-887.

[3] 辛志勇, 杜晓鹏, 沙璐. (2015). 名字易识认性对被信任者的可信性的影响. 心理科学, 38(6), 1438-1444.

[4] 杨婷, 任孝鹏. (2016). 不同性别定向的名字对女性择偶偏好的影响. 心理科学, 39(5), 514-519.

[5] 张积家, 刘红艳, 叶倩仪. (2006). 名字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12(2), 127-134.

[6] 朱亿萧. (2011). 名字刻板印象对女性个体吸引力及其个性特征判断的影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6, 64-67.

[7] Mehrabian, A. (2001). .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7(1), 59-88.


(作者联系方式:psychbruce@qq.com)



作者 | 包子

编辑 | Iclisher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测验 | 催眠 | 星座 | 失恋 | 双性化 | 同性恋 | 男女友情

学霸 | 单身 | 熊孩子 | 女博士 | 老年人

假期 | 双十一 | 职业生涯 | 北极研究

听觉 | 视觉 | 记忆 | 睡眠 | 痴呆

精神分裂症 | 抑郁症 | 自杀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