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三大趋势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市场格局
首先第一点是说市场格局,关于消费金融的市场格局我主要想说五点,第一点就是给力的外围环境,第二点是生态圈比较给力,第三点是参与者跑步进入的状态,第四点是市场的快速扩容,第五点是局部市场存在一些小问题。其实这五点属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应该具有特征,包括整体市场空间的快速扩容、从业者的积极涌入和局部市场的小问题不断涌现等,即机遇与问题并存,但机遇远大于问题。
给力的外围环境
先说一下外围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策环境,一是消费环境。首先从四个方面来看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第一点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一直是比较低迷的,然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希望所在。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强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第二点就是国家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态度的一个变化。截止到目前已经有17家持牌机构,15家已经开业,两家还没有开业,未来相信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还会越来越多,这是政策上的一个利好因素。
  
  第三点是国家对传统的消费金融的一个松绑,主要关于银行卡这方面,对银行卡收单市场和信用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松绑,以信用卡为例,消费者在额度、费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将面临更为灵活的选择。
  
  第四点是更为明显的一点,其实从去年以来,国内开展了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其实我们发现在互联网金融的众多业态中,只有消费金融是没有被纳入到整治行列之内的。
  
  其次是消费环境的变化,大家从一开始推崇勤俭节约、够用就好的消费理念,到现在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和休闲娱乐,这是个从消费环境上的大的变化。
给力的内部生态圈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圈和产业链中各环节的通力配合,其实我们看互联网消费金融这块,近年来,它的生态链其实是越来越完善,在资金来源、资产获取、风险防控和不良催收等主要的环节上已经出来了一大批专业化的公司,来为从业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和支持。 
  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的窘境已经大大缓解。在给力的内部生态圈的加持下,我们会发现,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创业其实现在变得已经非常容易,就是说门槛其实已经大幅度下降,各个主要环节都你的合作伙伴帮你搞定。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就是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竞争其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一年前,可能大家还会把消费金融看作一个蓝海,可能半年前,可能大会发现是伪蓝海,有些方面竞争还是挺激烈,到现在个别领域已经进入准红海的状态。
市场参与者跑步进入
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之外,这两年有两类机构正在跑步进入这个领域,第一类是巨头型的企业,像苏宁金融这种,其特点是具备客户与场景,然后资金成本也相对较低。这类企业可以进入优质客户的市场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竞争,具有一争高下的实力。第二类是类似P2P和分期公司的创业企业,这类企业的策略是进入次级类市场,如校园市场、蓝领市场等,与传统金融机构互补发展、错位竞争。这两类企业加上传统金融机构,共同构成了消费金融产品供给者的生态。
市场快速扩容
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市场的快速扩容是自然而然的一个状态。具体可以参照下面两个图表。
局部市场问题不断
  对任何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而言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在局部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我在这里以校园贷市场为例简要说明。
  
  从今年以来,校园贷市场负面新闻开始层出不穷。4月份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观念引导和大学校园管理,所以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从业者的关注。到8月份,银监会发言人明确指出要对校园网贷拟采取“停、转、整、教、引”的五字整治方针。当月,,对校园贷市场进行约束。
消费金融的三大趋势
上面五点主要讲的市场格局,整体看还是一个蓬勃发展、快速发展的一个状态,同时,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迹象,基于这些迹象,也可以看到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揭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警惕行业洗牌,两极分化隐现
行业发展的两级分化是当前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共同特征,在P2P、第三方支付等行业表现地非常明显,消费金融这块可能还没有那么显著,但苗头已经出现。
  
  这段时间来,敏锐的消费者可能已经发现,一些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开始主动为优质客户降息,预示整个消费金融的展业模式开始由从“低门槛+高利率”的“普惠”模式向“低门槛+低利率”的“普惠+廉价”模式转变。
  
  显然,低利率是贷款类产品竞争的大杀器,这个行业的两级分化也就开始加速了。巨头型企业资金成本低,降息的结果是少赚一些,但收割了一大批优质客户;回过头来看小型的创业型企业,资金成本高,降息的策略不可持续,将逐步被挤出优质客户的市场。所以,看到这个趋势,从业者们要提前做好战略应对。
趋势二:渠道从线上到线上+线下
从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来看,场景的争夺已经从线上走向线上+线下,即渠道竞争的O2O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本上看,渠道的重要性主要来自于场景的重要性,在消费金融这一块,尤其重要,因为消费金融属于一种嵌入式业务,只有与场景的密切结合才能更方便、更便捷地拓展客户和开展业务。
  
  场景有两类,一个是线上,一个线下。这两年大家逐渐发现,优质的线上场景都已经趋于饱和。佐证之一是消费金融平台的线上有效获客成本已经达到了千元以上,一两年前,这个成本可能还在百元以下,甚至是二三十块钱。佐证之二是基本所有优质的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和信贷产品,场景与金融产品的关系由之前的合作变成了现在的自营,自然也就把很多第三方的金融产品排除在外,加大了金融产品外拓优质场景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眼光开始往线下看。首先从网民数量上看,中国6.5亿网民,意味着还有一半的人口并未接触互联网;其次,既便很多人学会了上网聊天和微信聊天,也不见得会网上借款;最后,这两年农村金融的关注度高涨,本质上也是金融机构对线下场景的一种拓展行为。
  
  渠道的O2O化在手机行业和电商行业表现更为明显。今年以来,大家发现,有两家手机品牌突然崛起很多人分析,这些传统手机厂商是怎么逆袭的,技术的积累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对三四线城市渠道的布局。电商行业也是如此,回到互联网消费金融上来看,包括在座诸位在内,我相信很多企业的资产都是从线下获取的。
趋势三:辅助性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大家都在讲,现阶段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政策风险,而辅助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恰恰不在政策集中整治之列,相反因其助力金融生态完善的重要意义,是受到各界所鼓励的。
  
  以大数据为例,从大环境上看,IaaS、PaaS、SaaS成为潮流,软件和服务外包越来越被企业接受。就金融领域而言,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高发,为大数据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般来说,大数据服务商可以提供身份验证、用户画像、信用评估、黑名单、实时预警、催收管理、账户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恶意营销管理、羊毛党识别等服务,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巨头、数以千计的在线借贷企业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是大数据服务商的客户。
  
  再比如不良催收,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不仅传统金融如此,互联网金融也如此,大发展之后往往会有一个大不良,这是行业的经验之谈。目前,银行业已经遭遇到这个问题,相信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迟早会面临类似的问题。那么就为提供不良资产催收的企业和平台提供了发展的空间。目前这方面的创业企业主要是为不良资产的委托方和催收方提供一个平台,委托方能够在平台上发布不良资产包信息,由线下的催收机构接单,大大提升了接单效率和行业效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