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的冷思考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文 / 刘鲁嘉      编辑 / 少武郎
 一

最近央视的一档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的节目——“汉字听写大会”收获了从官方到学术界再到普通老百姓的一致追捧。说实话,这种能赢得社会各方面意志统一的赞扬声的局面还是不常见到的。


于是,从“民族的未雨绸缪”、“拯救汉字书写”到“初中生令我们汗颜”、“教授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之类的颂扬声铺天盖地,很多参赛的初中生一夜成名,被赞誉为大师、男神、文曲星下凡……


由于业务方面的原因,我也一直很关心这档节目,也认认真真地像参赛的队员一样,在屏幕前听写。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一名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硕士,然后又在文学期刊杂志社担任了几年编辑的我,有好些生僻字是写不出来的,相对常用的字也偶有卡壳的时候。


和那些年龄比我小得多,但经过充分准备,专门把字典背过好几遍,甚至对难字、生僻字进行了突击强化记忆的初中生比较,我或许不如他们中的优秀者。但我不像许多观众和网民那样好像一时间都失去了理智,被震惊,被征服,疯狂地崇拜那些神童们,并在他们面前惭愧无比,继而如梦方醒,赞扬汉字听写大会的及时、必须,然后又牵引出诸多传统文化和爱国的问题……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回忆一下就不难发现,在中国的教育系统里面,“成年人”似乎永远不如“中学生”。遥想十几年前,我们也被称赞过,崇拜过,但有一天,当你不再值得被赞扬的时候,社会又会在孩子们中寻找新的崇拜对象,然后又把他们吹捧到终于不再值得吹捧的那天为止。


试想一下,假如今天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成年人再去参加高考会是什么情形?你做得起几道数学题?你会多少英语?你读得懂几篇古文?你还记得几条物理化学公式?你记得住几个历史年代?……无一例外的是,高考以后,学过的东西很快就用不上了,这让我想起了韩寒那句话:“假如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荒废,那还学它来干嘛?”


本来,初等、中等教育的目标应以“立人”为核心,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德、智、体、美、劳、情”的全面发展,而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


显然这不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片面、单一的工具化发展,最后塑造出“单向度的人”,在完成了十年寒窗的高考之后就放任自流,进入另一套生活逻辑。于是,“成年人”不如“中学生”的奇观就会一再上演,而当“中学生”长大了后,他们又退化为“成年人”,然后又不如未来的“中学生”……


本电视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的关正文说:“为孩子们举办汉字听写竞赛活动的想法产生于在美国有英语的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


我想关先生对美国的教育不会不了解,但在这里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美国教育对于“立人”的定位,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视和培养已无须论证。他们当然也有瑕疵,早有美国学者指出他们的教育存在“重素质而轻知识”的反智倾向,被称为“anti-intellectualism”。但美国是个自由社会,任何观点都发得出来。“anti-intellectualism”不是对美国教育的否定,而是对素质教育的补充和校正,使之更加健全。


相反,我们的教育却是严重的结构失调。前面说了,在中国,就知识领域的“全面发展”而言,最厉害的就是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通过强化记忆、竞技比赛的形式把一个单一的教育方面放大了而已。因此,所谓“中学生让教授汗颜”,其实是人为操纵的结果。


该掌握相关知识的教授们不学无术,成天忙于赚钱、攀附权贵、猥亵女学生,而不必掌握相关知识的初中生却超过了教授的水平,这样畸形的社会现状,居然还迷惑了那么多人为它叫好。莫非只有到了听写评委念出“茴香豆”三个字并要求写出“茴”的四种写法时人们才能猛醒!?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恰恰相反,笔者以为这个节目一点也不“单纯”、“简朴”,它和当下的意识形态话语巧妙暗合,十分隐蔽和微妙。它的出现,正是在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当口,或许节目的策划人是处于无意,但它确实把人们注意的目光和兴奋点引向了无边无际的琐碎书写,或陶醉、或疯狂。


汉字听写大会,最不应该的就是把参赛的对象定为初中生。他们这样的花季年龄,本该活跃在青春的舞台上,陶醉在科学的海洋中,徜徉在文艺的园林里,痴迷在创造的欢愉中……然而,在全国人民万众瞩目下的他们,竟然骄傲于漫无边际、无休无止的死记硬背,深陷教育的结构性失调而浑然不觉,实在令人惋叹。


不出所料的话,除少数有天分的孩子外,绝大多数参赛队员很快就会离开这个舞台,而新的比赛(如中考、高考、奥数、新东方、艺术特长生等等)又会接踵而至,重新包围他们。这样,我们一直期待、盼望、呼唤的以“立人”为核心的教育也就渐行渐远了。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对于汉字书写究竟应该有怎样的认识,也值得探讨。今天人们对于文字的运用,通过电脑输入远远超过书面书写,识字,更多的侧重语音方面。


随着城市白领办公室的现代化发展,民众对汉字的手写能力会有些许下降,但语言能力、认字能力、查阅工具书的能力是不会下降的。社会发展使然,一切现代化手段都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更加简便快捷。


在这个时代,想用活字典击败电脑,恐怕是不可能的。我自己也算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专业人士,但也感受到汉字的电脑输入对手写形成的巨大冲击。文学期刊编辑部早就不是以前的老样子了,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校对稿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不过多数时候遇到的还是常用字,当遇到生僻字,拿不准的时候,就要寻求词典和百度的帮助。


因此,即便像我们这样天天和汉字打交道的专业编辑,很多知识性的记忆其实也是间接性的。在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后,我们更需要的是运用工具查阅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指出:“把记忆当作学问,这在古代,是文化传播事业落后的一个标志,而在现代,则是记忆性文化族群对创造性文化族群的一种强加。”他更进一步指出:“我至今说不明白为什么技术性的文化细节会在中国文化中取得如此优越的地位,并成为一个‘文化敏感带’。大概是历代统治者故意要用这种方法把一个个文化人都变成呆子和傻子吧,因为只有把大脑消耗在疯狂的记忆过程和重复的匠艺操作中,才会从根本上消除思考功能和创造功能。但是,又找不到统治者们实施这一阴谋的可靠证据。”


就我个人而言,很早就发生了对文学的兴趣。中学的时候经常发表文章,长期被作为特长生培养,后来在大学读中文系,又成为了校文学社社长。然后又是三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和四年多的文学编辑生涯。如今年届三十,也算是读了些书的人。


在我的认识里,文学的鉴赏能力、创作能力,艺术的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学术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肯定牢牢地占据着我文化生命结构的核心位置。而对于汉字的书写能力、普通话的标准固然必不可少,但它仅仅居于辅助、工具的地位,不能本末倒置。


对于这一点,我十分清醒。须知,即便是钱钟书,在今天也并不是人文学者的普遍榜样,钱先生的部分学术成果,在今天是能被电脑代替的。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


网上对于汉字听写大会追捧的理由无外乎认为它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必要手段,在计算机时代拯救汉字的书写,并认为基础知识要从娃娃抓起……其实,目前中国的初等、中等教育对于汉语言文字的要求标准,我认为至少是不低的。假如你不信,可以去查阅历年高考和中考的语文试卷,看能做对几道题。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汉字听写大会,你们照样不是中学生的对手,如何?因此这又是一个“成年人”不如“中学生”的逻辑悖论,好像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就交给孩子们,成人以后就不必承担这个责任了。


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汉字当然是必要的基础,但也应有个度。近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塑造出了一个孔乙己,却让他断足、残废、死亡!鲁迅的宣判是:一个将传统文化的琐细残渣奉为至宝的中国文人,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孔乙己被打断了腿,其实他更致命的是“精神残疾”,被所谓的传统文化摧残,他也并不了解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


中国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会看不到,汉字听写大会的火爆,无法丝毫拯救中国教育的危机,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教育结构的失衡、教育体制的混乱,还会戕害青春的生命。


我倒想劝慰一下头脑发热的粉丝们,不要捧杀那些所谓的中学生“大师”们。今天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浮躁,也更容易放大人的知名度,很多时候,热闹过后什么都没留下。


比如现在很火的刘浥尘,他将来想报考中文系,想从事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没问题。但对他来说,人生的路还很长,他需要成长的方面还很多,未来还面临诸多的选择,还有很多为人的基本方面比他掌握汉字更重要,也更具有根本性价值。


不过,我个人倒是要感谢这个节目,因为它和我的业务相关,能给我带来帮助。这几十天的认真听写,确实让我们这些长期用电脑输入的人得到了某方面的校正。


诚然,谁也不能抹杀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一般的常用字还是要掌握的,动不动就提笔忘字不是好事,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员来说,要求自然就更高一些。


其实,作为一档电视节目,汉字听写本身并没问题,关键是宣传的方向不对。假如,参赛队员是全国各大高校的中文系、历史系学生,或是汉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生,或是全国出版社、期刊社、报社的编辑人员,或是中学语文、历史教师,那不就是很好的吗?

听写找我,放过中学生……  
 
【作者简介】刘鲁嘉,重庆市作家协会《红岩》文学杂志社编辑,《重庆评论》执行编辑。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留言联系小编)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查看更多文章)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