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对于致力于产粮的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来说,保障好粮食品质,利用家庭农场自身优势,打造出自家农场专用品牌粮是一条不错的发展路子。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实现“十二连增”,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普通品质的通用粮食产品供应充裕,个别品种库存过大,甚至出现“卖难”;另一方面,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品牌粮食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粮食供给在品种品质结构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粮价下行,对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大。粮食生产如何提质增效?: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这为新时期发展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  


充分认识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重要意义

专用品牌粮食相对于通用粮食而言。通用粮食指普遍使用的粮食,包括食用粮、饲用粮和工业用粮等。专用粮食是专门用于满足特定需要的粮食,如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品牌粮食指符合品牌特征而被消费者认知的食用粮食,如“五常大米”“五得利面粉”。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兼顾了保粮食安全、保农民增收、保生态环境三大目标任务,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供给效率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就是要立足“消费导向”,以推广专用品种、优化品质结构为切入点推动“去库存”,以节本增效为着力点推动“降成本”,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落脚点推动“补短板”,努力提高粮食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仅使粮食供给数量充足,更要在品种、质量上适应和满足粮食多元化、个性化消费的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粮食有效供给体系。

第二,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粮食绿色增效的有效举措。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由粮食消费倒逼粮食流通、倒逼粮食加工、倒逼粮食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推进粮食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生产由单纯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第三,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是加快粮食转化增值、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推进粮食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提升农业竞争力的过程。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就是要以品牌经济为纽带,通过粮食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粮食全产业链,让农民在品牌溢价中分得“一杯羹”。  

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主要路径

去年以来,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在24个粮食主产县组织实施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参与品牌运营核心企业达47家,建立专用品牌小麦生产基地275万亩。从安徽的实践看,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就是要积极构建品牌化运营的产品生态圈、联合体组织的企业生态圈和复合式循环的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粮食产业化发展模式,重点要从品种优先、品质保证、品牌引领三个方面推进。

第一,坚持品种优先,着力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格局发展专用品牌粮食,需要优良品种作支撑。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一是提升育种创新能力。组织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围绕结构调整,按照市场需求,加快选育突破性优质专用新品种。二是提升种子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推进优质专用品种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增强专用品牌良种生产保障能力。三是加快优质专用良种推广。围绕品牌要求推广品种,推进规模化种植,确保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粮食有效供给。同时,以“互联网+”为引领,强化农作物种子质量全程可追溯管理。

第二,坚持品质保证,着力构建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一是抓好标准化生产。以“三品一标”认证和管理为抓手,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确保粮食品质优良和质量安全。强化农机农艺农信农资融合,推动各项绿色生产技术落实到位。二是抓好产地环境改善。加快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注入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生态农业要素,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提高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能力。三是抓好生态循环农业。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牧渔结合和种养循环,强化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三,坚持品牌引领,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一是着力培育粮食品牌。通过文化挖掘、质量管理、科技创新、商标注册等手段,培育一批粮食品牌,推动粮食产品向粮食品牌转变。加快推进现有粮食品牌整合,巩固发展一批质量好、美誉度高、消费者认可的优质粮食品牌,打响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国字号知名粮食品牌。二是加大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力度。重点打造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培育一批有品牌溢价能力的核心运营企业,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推进社会化服务,促进产业化联合体要素、产业和利益的紧密链接。三是建立稳定的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建立一批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保证专用品牌粮食稳定的质量品质和有效供应,夯实品牌粮食发展基础。 

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政策建议

一要改革完善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财政补贴政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引导粮食补贴重点由收储环节逐步向生产环节过渡。地方政府要设立发展专用品牌粮食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专用品牌粮食供应链关键环节物化技术服务补贴力度。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重点建设专用品牌粮食的高标准农田。农机补贴优先支持粮食烘干等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设备。对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成效突出的农业大县给予奖励。

二要改革完善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金融支持政策。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品牌运营核心企业收购、储藏、加工专用品牌粮食的贷款支持力度。政府出资的农业担保公司要重点为专用品牌粮食生产的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其他政策性担保公司,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担保额度,专项用于专用品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贷款担保。对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政策性产量保险标准,提标部分的保费由各级财政给予补贴。

三要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我国对水稻、小麦等主粮实行托市收购政策,现在按通用粮食质量分级来收购,但没有区分专用品种,导致品种品质混杂,没有体现优质优价。建议国家开展专用粮食、品牌粮食政策性收购试点,为最终过渡到市场定价和“价补分离”探索路径。与分品种收购相匹配,建议对粮食主产省增拨粮食流通基础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专用品牌粮食专储库建设,开展分品种储藏,推动专用品牌粮食优质优价、分级管理。

四要改革完善粮食种植制度。探索建立专用品牌粮食区域种植制度,划定适宜种植区,加强生产基地认定认证工作,强化地理标志商标管理,探索开展专用品牌粮食原产地命名试点。加强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过程管控,规定种植的粮食品种、品种的比率等,、土壤保护、种植管理。探索对专用品牌粮食实行分类管理。

五要改革完善粮食生产流通管理体制。发展专用品牌粮食需要全产业链推进。要按照全产业链的要求,先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基层开展生产、流通管理整合试点,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生产环节,到流通、加工环节,再到专用品牌粮食考核,明确由一个部门管理,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一体化。由基层先行试点探索,为今后的改革探路。

(作者系安徽省农委主任)

来源:2016年11月7日 14:54

   农民日报

封面图片源自网络)

往期精彩内容

在“中国家庭农场”微信主页面

1.点击子菜单“工作动态”中的“往期精彩”,即可查看往期内容精选。

2. 回复关键词:                                     重庆            即可查看相应地区家庭农场相关政策文件(点击地区名称,即可查看相关扶持文件;在主页面回复地区名称关键词,即可查看相关系列文件)

 3.回复关键词:惠农  即可查看相关补贴政策文件

4.回复关键词  即可查看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政策文件

5. 回复关键词: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维护制作:

                  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010-81706745

电子邮箱:familyfarm@agri.gov.cn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