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和素养如何来培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小编说:
核心素养教育培养框架刚公布,中考改革的细则又来了。最近教育改革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怎么改革,最终受益的都是我们的学生。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台了,我们该如何接招儿呢?学生核心素养到底要怎么落实?核心素养的“高标”是什么?学校层面有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小编摘录了三位专家的观点,赶紧来看一看吧!


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学校要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核心素养之于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转化”。所谓转化,一是指应以核心素养统领、引领、深领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以素养为导向推动课改的深入。统领——所有课程都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决不意味着核心素养只指向国家课程,而校本课程则可以不指向核心素养;引领——引领课改的方向,端正课改的价值,以课改推动学校教育的转向;深领——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进行深度反思,研究并逐步解决课改中深层次问题,从形式走向内核,从方法走向理念,。

在教学中,还要关注究竟哪些是应该留下来的,透过知识究竟让学生看到什么。此外,还会“蹦”出这样的话:“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以能力来呈现核心素养是国际上一般的表述方式,带得走的能力则是核心素养。“带得走”与“留下来”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留下来”是沉淀下来,“带得走”是伴随学习者的未来,是能力的运用和进一步创造。如果与中华文化传统再链接,核心素养就是智慧,就是孔子的论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瘦。”智与仁的相统一,意味着能力与品格的统一,即为核心素养。其实,智慧原本就包含着道德、品格。因此,我们不妨这么理解:核心素养即智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就是让学生生长智慧,做一个智者。

当然,学校也可以有自己的表达。比如清华附小的校本化表达是:天下情怀、身心健康、诚志于学、审美情趣、学会改变等。他们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从学校的文化历史传统出发,瞻望未来。清华附小正是在校本化表达的统领下,又走进了发展的新阶段。比如,“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是重庆巴蜀小学近一年多来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他们极有学习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再比如,江苏吴江实验小学,三年多来,一直研究“学科关键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是他们研究框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个体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框架是完整的、合理的,而其中学科关键能力是他们的一个突破点,以学科关键能力带动学科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为“核心素养”的“高标”
 
对于“底线”而言,“核心素养”当属人之为人的 “基本素养”或“基础素养”,但核心素养不能止于“基本”和“基础”。之所以将核心作为“素养”的界定,要义还在于“核心”,它是一种高标要求。

所谓“高标”,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三类倾听,即倾听自然、倾听他人和倾听自我,各自都有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和发展,都有自我提升的能级和台阶性指标。二是三类倾听之间,存在从低到高的递进关系,至少在我看来,倾听自我的能力,是一种从外界走向自我的转向,它标志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命自觉,进入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三是主动实现三类倾听之间的交互生成与融通转化,在倾听自然与倾听人之间,可以知晓人之原初的状态,感受人在自然中的渺小,可以戒除盲目地对他人的仰视崇拜和自我膨胀,也能促使我们在与他人、与自我的交往中,回归真实的本我,在顺其自然中迈向生命本有的澄明自然之境。在倾听他人与倾听自我之间,既可以把他人视为自身的镜子,照出自我生命的局限与软弱,也能够由己推人,感受他人生命的苦痛与自我生命的苦痛之间的共振回响。

这可能就是人类最需要的“核心素养”,自我生长的能力,以及,在自我生长与他人生长之间的融通转化能力,它们的源头在于:在不同倾听之间穿梭转换,实现创造性转化生成的能力。
 


凌宗伟(特级教师,江苏南通市通州金沙中学教师):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
 
关于课程与指导,我以为重点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教材的选择与舍弃,简单点说,就是并不是教材上有的都要教,都要学,教材上没有的,就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课程的实施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大数据时代,教师更多的要做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将各种学习方法与直接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课程,一种建构与解构相结合的、有助于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力、创造力与批判精神的以及其他相关素养或技能的课程。这当中的难点恐怕在于如何设定学生感兴趣的、有助于发掘他们潜能,彰显他们个性的学习项目和序次或梯度,以有利于学生的逐级攀升与不断提高。

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我以为面临的挑战依然是评估。如何由评判者转向学习者的问题。为人师者最要紧的还是要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重要的是要在课程内容、评估方式、评估标准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探索与思考,以不断地增强学习力与支持力,在不断地学习中学会舍弃与重建,努力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士,能像专业人士一样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要使“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要做的是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学生学习的评判者。

21世纪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人们的学习行为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孩子,他们更多的学习行为已经不单单发生在学校中、教室里了,人们的学习正慢慢成为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现行为,“教育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实际的状态。这变化必然使得原有的学习环境面临挑战。学校必须解构原有的教学环境,积极建构适应即时学习的环境,以适应人们变化着的学习行为。“用于项目学习、小组发言、个人学习与研究、在电脑前进行团队合作的空间,以及表演空间,用于做实验和设计项目学习的实验场所,用于进行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等,必须全部纳入21世纪学校教育的设计方案中。建立灵活的、必要时可以改装的‘学习工作室’……”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报》,今日教育传媒公众号综合整理)



微信ID:jiaoyushiba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