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作品能让中国新闻奖评委眼前一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在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会上,7位评委代表分别对文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态不同类型的获奖作品进行讲评。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能让他们眼前一亮?怎样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优秀作品?评委们精彩的点评肯定能给大家支几招。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

要适应新常态对新闻工作的新要求

新常态下,新创造、新经验、新成果不断涌现,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层出不穷。对前三个“新”,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鼓舞人心、弘扬正能量;后三个“新”,新闻媒体则要多做解疑释惑工作,反映实践中的新变化,反映群众的新诉求。

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处长王宇:

高品质的内容才会拥有竞争力

优秀的新闻作品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把握时代主题,视角大、立意高,具有前瞻意识和问题意识;二是聚焦社会热点,小事件凸显大主题;三是报道温暖人心,闪耀人性光辉,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四是采用多种报道方式,如广播与多媒体互动,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传播扩大化。广播报道者要考虑媒介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用户习惯的变化,调整报道的方式方法,分众化进行深度解读。高品质的内容才会拥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好声音的价值永远不会被低估。


重庆市记协常务副主席冯建新

多看善思巧干是获奖的三大法宝

电视组评奖按照近乎挑剔的标准、严密的组织程序、规范合理的流程进行,想要获得中国新闻奖确属不易。一要学会观察,从众多新闻事件中迅速找到有价值的主题;二要学会思考,善于以小故事小切口反映大事件大主题;三是学会表现,以“接地气”的语言增强作品感染力吸引力。

:

好新闻要有时代感和历史感

,新闻作品好坏的评判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新闻栏目要具有强烈历史意识,新闻记者同样要有历史感,这是对于什么样的新闻事件将会留在历史上的一种直觉判断。这种判断会告诉你,什么会被明天证明是对的,什么会被时间验证是真的。

、《网络传播》主编孙凯:

要努力争取网民民心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传播趋势显著,各类微内容、微信息跨平台无障碍传播。同时,工具媒体化与社交媒体化趋势加剧,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传播要掌握传播智慧,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努力争取网民民心。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晋升:

网络作品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珠联璧合

第一,网页表达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珠联璧合。没有恰当内容和形式的有机配合,难有好的传播效果;第二,对访谈对象的选择要根据其自身所具备的新闻价值决定,又取决于对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人生态度;第三,网络评论要纵论家国大义。对于由重大事件引发的网络热点,专业记者要旗帜鲜明地表态。在需发声时及时发声,需提供意见时果断表态,。

中国社科院传播学研究室主任、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姜飞:

报道好比“卤水点豆腐”

国际传播奖项获奖作品整体文笔水平较高,但是具体到新闻作品,尤其是将一些作品置于国内国际语境下,报道视野的“短板”就会限制了“木桶”的“容量”。新闻报道需要有好的框架做“模子”,高的定位和立意做“卤水”,引发的共鸣则可视为被“点”化的“豆腐”。但是,如果记者已经把自己化为“豆浆”,做出的报道必定寡淡无味,遑论点化“豆腐”了。

(来源:中国记协)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