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学校为什么要接轨?接什么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身为教育者,我们的正命是

成为排除障碍的者

每一个孩子,在任何年龄

都从神圣的领域

带给世界新的启示。

排除孩子身心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是我们身为教育者的任务。

由此,

精神便能在全然的自由中进驻生命。

              ——鲁道夫·斯坦纳

 

我和我的另一半,很多人喊他“老代”,一起在实践华德福教育。当初我们在重庆,做为这座城市的第一个实践者,承受了种种艰难困苦。后来,因为孩子,我们来到成都——算是大陆华德福教育的发源地,来之前想象了种种美好,并为此深感幸运。但是,当我真正更加深入时,美好仍在,但同时我发现仍旧是面临种种难。毕竟,相对于全球华德福教育的发展来说,我们,还相当稚嫩。

 

我从未想象今夜会如此勇敢,竟然写这样一篇文章。

 

当女儿结束了四年级的生活,还没步入五年级时,我就感受到了老代的变化,他开始有危机感。我数不清他有几次非常深入地跟我讨论女儿的出路问题。在今晚之前,他一般跟我谈的就是孩子过几年还是转到公立学校去,还是去上个大学。其实我心里一直想的都是,这绝对不可能!但我没有硬坚持,毕竟,这还不是当下的事儿,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不过,我也表达了我的观点,我毫不避讳地说,我从未计划过让女儿在国内上大学,看到此大家别以为我已经决定让女儿到国外上大学,问题是,我从不认为一个人必须得上大学——这是我当年经历千辛万苦迈进大学校园时就整清楚的事儿。这个时代已经过了依靠一纸文凭换一张终生饭票的时代——此时老代会摇头,我就接着开玩笑说:“你没上过国内的大学,可我上过呀!”

 

当然,我绝对只是个个例。但不管怎么样,以我几十年的见识,尤其是我几十年混迹在教育行业里的经历,我认为让孩子在生命中很宝贵的四年上国内的一所大学,并且要准备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至少是不够明智的(当然,如果上的是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并且认真学习并学有所用的人除外)。或者对我来说,这是不明智的。当然,孩子的路孩子走,如果她做好了上大学的准备,她乐于去做这样的尝试,我绝不反对。但是,我从未想过要将孩子引上这条路。

 

最近老代变化大,一是他开始关注食品健康,不再以一种我不太喜欢的口吻说:“有机,哼,只是个噱头。”(当然,不排除真是噱头)今晚,关于出路问题,或者说是接轨问题,我们貌似多了一些共同的语言。

 

记得我曾经与一位华德福小学校老师沟通过当今华德福小学生的作业问题,这位老师说有些孩子将来是要进体制内学校,是要接轨的——我理解,但不太接受。

 

我曾经身为华德福教育机构的创办者,以及经常做一些家长培训工作,这么多年来,要数家长问我最多的问题,估计非“接轨”莫属了。

 

人类的内在的恐惧和焦虑是非常可怕的,是无底的,是如潮水要吞没沙滩般的。

 

我们喜欢华德福的美好,我们又惦记体制内的教育带来的安全感。我们是不是太贪心了呢?我们为什么就什么都想要呢?

 

历年来,我看到的华德福老师的疲惫,或者说是心力交瘁,我想,与这个时代人们(家长)普遍心存的恐惧和焦虑有关。

 

我最近不太看人智学相关的书籍,当然,除了《究竟为何在人世》,我更喜欢看《黄帝内经》。记得在初春的一天夜里,当我看《童年的王国》时,我难过得哭了。我不知道有谁在多大程度上实践着斯坦纳先生的真正的华德福教育,或者所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有多少孩子的个性和天赋被真正地看见和尊重到了。当然,我相信不是老师刻意地不尊重。我一直告诉那些跟我抱怨老师的华德福家长,我告诉他们,我几乎可以肯定,所有的华德福老师,他们都是好人,是善良的,是从孩子出发的,是忘我的甚至是忘了自己孩子的投入地工作着,他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是的,我从不怀疑和否定每一个老师的初心、爱心、善心。但是,他们面临的繁重的教学任务、家长的期待、孩子的成长。。。。。。他们受得住吗?他们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吗?孩子们从他们那里,又学习到了什么?

 

最近到处都在谈接轨,家里谈,路上遇见的老师和家长谈,微信的朋友圈谈。我一直想问,我们为什么要接轨体制内的教育?一个真正的华德福机构设若成天设想着让孩子去参加高考,那大家实践着的,还是真正的华德福教育吗?是否,有些人要得太多?是否,有些老师或者学校给得太多?孩子们,他们受得住吗?

 

华德福学校繁多的各种活动,每天可能在不同的场地、教室几次的转换,是这个发展阶段的孩子都能承受的吗?

 

华德福教育里经常感动人的,是各种美:各种典礼的美,各种庆典的美、各种仪式的美,各种孩子们主课版块活动的美、各种文学艺术的美。。。。。。但是,流传着的各种美的背后,老师和孩子付出了多少?他们有没有真正地深深地沉在其中、享受其中,共同地慢慢成长(长大)?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我经历过透支身体和精神的阶段——这是不明智的。一个华德福老师如果深更半夜还在工作,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宣扬和鼓励的事,一个人只有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才更有能力照顾别人的孩子。当然,或许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也非常清楚,他们如果不这样熬更守夜地背课,给自己的水桶装满,他们第二天又如何倒得出来给学生!我也同样理解,我们都是体制内长大的孩子,可能不太有想象力不够文学不够艺术不够博学甚至成长得也不够好。。。因为远远地不够,所以不得不披星戴月地学。

 

我清楚,这是一个很难平衡的问题。换做我,我想我可能根本无法平衡。做为幼儿园老师我勉强能承受,但做为小学老师,我都不敢去想去试。我也因此非常尊重和敬佩那些选择成为小学老师的人。

 

我非常非常喜欢华德福教育,其中最感动我的就是它把人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因为了解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而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给到相应发展阶段的孩子所需要的环境,呼应他们入世的需求。

 

华德福教育是迈向未来的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是与生活接轨的教育,是全人教育,倡导身心灵平衡发展。华德福教育的目标是要在孩子成长到21岁时能成为全人,而不是能考上大学(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注定了考不上大学——我是指国内的大学)。

 

如果一个华德福学生,一边忙着学习华德福教育里术的层面的东西,尤其是死死抓住我们家长的心的艺术课程,一边还要应对高考,那么,他们,岂不是比体制内学校的孩子更累更?当过华德福家长的人应该清楚,如果就高考科目的深度而言,就体制内孩子的题海战术而言,我们的孩子与体制内的孩子相比,压根就没有竞争力。但如果我们硬要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相比,那我真的不知道是祸是福了。

 

如果华德福小学生从一年级或者说三年级开始,老师就时刻为着他们中可能有的一部分学生要与体制内的教育接轨,那么,我只能说,真的是太遗憾了!这也一定是很多追求纯粹华德福教育费尽千辛苦万苦把孩子送进华德福学校的家庭的损失!

 

在我还是一个学生时,那是一个考大学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那是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命运的时代。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过去我们无法想象有些人不必朝九晚五都可以养活自己。在这个时代有更多的可能。如果高考这根指挥棒伸进了华德福机构里,我觉得这是华德福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悲哀,是选择华德福教育的家长和孩子的悲哀,是辛苦工作在一线的华德福老师的悲哀。如果我们还抱持过去的观点不放,还迷信上大学改变命运或者说上大学是人生必经之路,那么,我只能说这是深深地遗憾和悲哀。

 

当然,一定有很多人会强烈反对我的观点,告诉我这是在,要尊重国情,要走中道。。。。。。

 

须知,华德福教育终究是小众教育。

 

有多少对教育有梦想的人为了追求华德福教育而撇家舍业地异地求学,我相信,他们不是为了若干年后的高考,而是为了培养全人的教育,他们希望未来的孩子能够身体健康、有感恩之心,有奉献精神,有合作意识,热爱地球。。。。。。而不是,高考!

 

我真心觉得一个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就为12年后的高考做漫长的准备是一种无谓的牺牲,生活可以更美好,生命可以更丰富!

 

当然,我必须声明,我并不是说高考一定不好,没有高考可能也没有我现在的工作,尽管我放弃了铁饭碗。我也不是说体制内教育不好,存在即合理,我们央央大国的体制内教育一定有它合理的适合我们国家的地方。我强调的是,在华德福教育机构刻意迎接高考不好!高考可以说是个别孩子和个别家庭的事,而不是全体华德福学生和华德福家庭的事,可能,更不是华德福老师的事。

 

斯坦纳先生在1922年6月20日在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第四年的开学仪式上讲到:“学校就是要教导我们如何为了成就别人而找到自己能力的地方。。。。。。我从没说过华德福学校是一所边玩边学习的学校,这样的话绝对不真实,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话。在华德福学校所必须要存在的是,对于人生更深刻的态度人类必须要在工作中学习到真正的东西,如果无法从工作中学到东西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在1923年5月3日给孩子们的演讲中,斯坦纳先生讲道:“学校是要让我们知道怎么样为了别人而去工作,而因为这样的工作我们才能让别人认识到真正的我们,这样,我们才能和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互相尊敬、互相喜爱。”

 

教育是什么?什么是教育?

 

教育不是学奥数考大学,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后记深夜无眠,将心中积攒七年的想法和盘托出。敲打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无意指向任何老师和任何家长,针对的只是可能的一种现象,表达的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我们少些打扰,而只是支持的话,当孩子不被拉扯时,他一定会在环境的支持下,协调好他自己的命运。一切都在变,孩子应该会在一个全人教育的成长环境之中,发展出应对所有变化的能力——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就象相信一棵植株当它还是幼苗之时一定会长大开花结果一样,那么,我们的心中将没有焦虑和恐惧——它们也不会给孩子的命运带来阻碍。

 

阳光三月 2016/9/23子时 于成都绵绵秋雨中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