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边上的打渔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我是青神县瑞峰镇人,今年已经年逾八旬,年轻时在岷江上以打渔为生多年,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没有再在水上讨生活,但我仍然难以忘记那段日子。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瑞峰镇很多人除了在耕种农田之外,都要靠打渔来为家庭增加收入,家里有6个孩子的我自然也不能例外。过去一到晚上,我就会把网撒在白天事先踩好的点上,等到晨曦微露之时,把网子收起来,要是碰到了好运气,一晚上就能逮两三百斤鱼。那时一斤鱼能卖5角钱,然而一斤米才卖几分钱,所以,我的收入是很高的,但因为打渔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好运也不是每天晚上都会降临,为了维持家庭的开销,我不得不沿着岷江在眉山、乐山甚至是重庆一带打渔。
     打渔虽然能够换来高收入但也非常辛苦,为了节省开支,我每次出去打渔都自备干粮,晚上也只能在狭小的打渔船里或者在露天坝子里席地而睡,所以,吃不好睡不香是常有的事,经过了多年的摸索,我发现沿江一带打的鱼还是在瑞峰镇最多,就渐渐减少了外出打渔的机会。为了增加收入,我还学会制作船只,因为肯下苦力,我的技术长进飞快,很快就被当地的船儿帮选中,负责为船儿帮造船、修船。
     那么船儿帮究竟是什么呢?原来,瑞峰镇和青神一样都被岷江划分为东西两岸,千百年来,两岸的居民要往来两岸都要靠船只通行。因为往来的人特别多,所以,往返于两岸的船只很多,为了能更好地为两岸的村民服务,船主们就自然而然地联合在一起,统一提供乘船服务。今年49岁的陈硕明就曾是船儿帮的一员,他10多岁时就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撑杆,开始了在水上谋生的日子。过去每天往返于瑞峰码头的人很多,有来赶场的,有去做农活的,还有去中岩寺游玩的,我们一天30多条船不停地来回渡都来不及。回忆起在船儿帮的日子,陈硕明非常骄傲,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们专门将木船升级为机械船,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一座座大桥的兴起和农村交通工具的升级,瑞峰码头的风光不在,船儿帮再也支撑不住,面临着解散。因为舍不得离开水上生活,也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陈硕明留下了自己的船,继续在瑞峰码头渡运来客,见证瑞峰镇的变化。

作者:邹兴才    整理:张玉

编辑:春梅  校对:一剑如故

 声明:探知眉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13550530120。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违者必究。

………………………………………………………………………

探知眉山
 系眉山最具情怀的新媒体,
 致力于发现眉山之美、传播眉山文化,
 旨在打造眉山地方文化爱好者交流平台。
 长按二维码,点击即可关注,小编在探知眉山等着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