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冰岛摄影师Arnar Kristjansson与意大利女友Simona在冰岛旅行时,拍摄的极光与瀑布。



旅行,就像一次伟大而严肃的科学实践,带领我们找回自己。旅行时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一个人走慢点也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文/谭山山、曾园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中学女教师顾少强去年写在辞职信上的这十个字,代表了无数人的心声。后来,顾少强并没有去看世界,而是选择结婚、在成都定居,还开了间客栈。有些人表示失望——潜意识里,他们希望顾少强能完成自己完成不了的环游世界的梦想,因而不能接受她像多数人一样回归日常。


也正是这些人,会对韩寒电影《后会无期》预告片中这段话表示共鸣:“旅行者1号,1977年发射,经历了36年,终于冲出了太阳系,进入外太空的星际空间。它这样孤独地漂流,只为了去未知的世界看一眼。有些人一辈子缩在一个角落里,连窗外都懒得看,更别说踏出门。你们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


而暴击来自片中的这句对白:,哪来的世界观?



2008年起,美国艺术家艾莉森·特纳租了一辆野营车,带着爱犬开始探险。她到过无人区,也曾在旅途中丢了所有行李,但她从没放弃。旅行已成为她的生活方式。

 

“目的地其实并不重要,他真正的愿望其实是想离开现在的地方。”

 

和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一样,被称为“女版村上春树”的作家角田光代也有着“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的经历。

 

孩童通常会把自己生活的地方视为全世界,渐渐地,通过看电视、看书和在学校的学习,知道世界广大,还有很多在自己认知之外的遥远的地方。角田光代直到上大学才意识到,世界不是自己所在的“这里”——她甚至不知道四国在哪里,让来自四国的同学大为光火。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的她,决定一个人去千叶旅行。对她来说,这次两天一夜的短途旅行,是进入“世界”的入口,因为,她终于离开熟悉的环境,向未知进发。

 

角田光代把自己后来迷上旅行的原因,归结于“太晚认识世界”。“如果我能像其他聪明的小孩一样,早一点通过小说、电影、饼干、音乐、历史、地理,认识世界之广之大,并无尽绵延于外的话,也许就不会如此执着于旅行这件事。因为凭借接触那些事物,就能认识世界。可惜我错过了,所以只能实际踏出自己的脚步,才了解‘噢,原来这地方真的存在’。”



四千年前的古希腊建筑,完全不需要借助想象和历史知识来理解它的恢宏。图/李树波


2012年,新井一二三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分享会,题目正是“寻找世界的入口”。有读者表示困惑,说自己还没有找到那种“找到世界的入口”的感觉,新井一二三的建议是:出国。“可能等你出国,去一个不同的国家,离开平时生活的环境,去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认识跟你属于完全不同文化的人的时候,你忽然就会发觉,原来这个世界除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以外还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除了我们习惯的看法以外,还有不同的角度、看法。”

 

:“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现在的世界之外!”英国学者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写道:,那里气候温暖,他会像蜥蜴一样,躺在太阳下便能获得力量。然而,他又想,也许在荷兰他会更快乐。接下来,他马上又想为什么不是去爪哇、波罗的海,甚至为什么不是北极,在那里,他可以在极夜的黑暗里观察彗星是如何划过北极的天空。目的地其实并不重要,他真正的愿望其实是想离开现在的地方。”

 


英国摄影师Tom Robinson和女友Verity,自2005年旅行时,一起拍了一张脚丫和大海的照片后,他们就一直以这样的方式记录着他们的旅行,直到2011年他们的女儿降生,以及到现在照片中的四双脚丫,已经拍摄了100多张照片,并集结成画册叫做Feet First。


“旅行是典范的‘经验’,是直接而真正的经验的模式,它改变了旅行过的人。”

 

“旅行中没有愉悦,我把旅行当成一次精神考验……旅行,就像一次伟大而严肃的科学实践,带领我们找回自己。”

 

美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里德(Eric J. Leed)在论著《旅行者的心灵》(The Mind of the Traveler:From Gilgamesh To Global Tourism,1991)的开头,引用了阿尔贝·加缪这句话并作为整本书的纲领。在此框架下,他拓宽旅行的定义,甚至将旅行的隐喻延伸到人类的整个历史:在历史的黎明时光,人类就是迁移的动物;而文明史所记录的,正是流动、迁徙和殖民的故事,是人类群体适应不同地方、融入自然环境并创造“家园”的故事。

 

艾瑞克·里德在书中追溯那些把旅行与人类经验联系起来的词语的语源学根源:在印欧语系中,旅行(travel)和经验(experience)紧密关联。Experience的词根是per,意思是“尝试、试验、冒险”;而per的第二层意思指移动:per的哥特式同语源词是fern(far,远方)、fare(费用)、fear(恐惧)、ferry(渡船),另外,德语中表现经验(experience)的词是erfahrung,为古高地德语,意为“旅行”“出发”“漫游”。他的结论是:“旅行是典范的‘经验’,是直接而真正的经验的模式,它改变了旅行过的人。”



城市探索者、比利时人欧内斯特·塞巴斯蒂安花费两年时间,造访了全欧洲300多幢废弃建筑,并在这些还未被发掘的地方拍照。

 

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始于1849年11月的埃及之旅中,厘清了对于“东方”的误读。时年28岁的他,,尽力融入当地的生活。他学当地的语言,把自己打扮成当地人模样:穿着努比亚人的白色棉衫,上面缝着一些红绒球;剃光头发,蓄须,戴上土耳其式红顶帽。他甚至有了一个埃及名字——阿布·尚纳卜,意思是“胡子之父”。

 

福楼拜从年少时起,就坚持认为自己不是法国人。他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不是按照一个人的出生之地,而应取决于他所喜爱的地方。“我常有一种冲动,想为我所遇上的人编故事,强烈的好奇心迫使我想知道他们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我想知道他们的职业、他们的国籍、他们的姓名;我想知道他们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他们生活中有何遗憾,他们的期求又是什么。我还想知道他们曾有过怎样的恋情,而现在他们的梦想又是指向何方……”而那次七个多月的埃及之旅,使得一个新世界为他打开。



电影《绝美之城》剧照。保罗·索伦蒂诺的这部电影,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影迷前往这座永恒之城。

 

“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

 

学者约翰·乌里有一个观点:旅游产生于日常与非凡的二元划分,有很多途径可以建立这样的二元分立。基于这个认识,他试图区分两种旅游者的凝视:一种是“浪漫的凝视”,它使每个人“通过某些途径使自然神圣化”,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有助于旅游向全球扩张。因为浪漫地寻找常新的目标,浪漫的凝视几乎把全球所有国家都拖入它的视野范围”;另一种是“集体的凝视”,这种方式使得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他者成为必要——正是由于大量游客的存在才造成某处景点的成功。

 

对于旅游这种“现代的发明”,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表示不满。1862年,英国旅游代理商托马斯·库克率先开创了一周时间内乘火车游遍欧洲的行程,不乏有为这个时髦玩意儿沾沾自喜的人。约翰·罗斯金批评道:“我们在旅行时,如果放弃每小时走100英里,从从容容地行进,或许会变得健康些、快乐些或明智些。……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子弹飞得太快并不是好事;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英国探险家罗比·肖恩一生致力寻找世界最美的洞穴,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用镜头记录了美丽的洞穴景象。图为重庆武隆二王洞。

 

纳博科夫说:“长期以来,我们用种种现成的观念来武装自己,我们持着‘一般观念’那破烂不堪的护照,洋洋自得地从一个无知领域跑到另一个无知领域。”这段话的精妙之处在于,他说的似乎是一段旅程,同时又是一种世界观。


本文经新周刊公众号授权发布。

时代如此面瘫,生活怎能没态度?


新周刊丨new-weekly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