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城人物】 两袖清风的知县——徐璞玉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1

清代同治年间,宝丰县石桥镇东赵庄村有个徐璞玉,幼时家境贫寒,到了上学年龄,由于本村没有学校,他不得不到邻村高皇庙义塾就学,当时的塾师是本村的范浚,徐璞玉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深得范老师的器重。后来,范老师到外村教学,他依然跟着就读。就这样,在范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加上他勤奋好学,终于在同治元年(1862年) 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

2

同治三年(1864年) ,徐璞玉被皇帝任命为四川省金堂县知县。金堂县地处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接壤地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东北沱江穿流而过。据《四川通志》总结当时的情景说: “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剩9万多人,还不及现在一个大乡镇的人口数。、战火不易滋扰的荒山野谷中。实际上徐璞玉已被派到了地贫人稀的穷地方。

3

当年,正值金堂县大闹灾荒,整个金堂县呈现出的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心痛。另据《荒书》记载成都地区情形:“成都空,残民无主。强者为盗,聚众掠男女,屠为脯。继以大疫,人又死。是后,虎出为害,渡水登搂。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在这样的情形下,徐知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书请命,力请州府拨款赈灾。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筹到钱款。徐璞玉为了保证款迅速发到灾民手中,禁止官员和绅商染指赈灾的钱粮,以杜绝管理人员。他选用地方上廉洁公正而又精明的能人,采取妥善的方法购买到低价的粮食,发放给全县的灾民,使乡民度过了灾荒,群众身感新知县带来的实惠。


4

当年秋天,赈灾的款还剩余数百金,按照当时惯例,这些钱财应作为官府的公费开销,但徐知县却分文不取,并对手下说:“金堂地广而民贫,子弟多失学,可移此款创办义塾之用。”在他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整个金堂县读书之声达于四境。他在任六年,不图虚名,勤奋务实,创办义塾一百多所,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数以万计。


徐璞玉知识渊博,文笔出众,著有《汝舫集》。为策励后人,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悉心修志,到任就与王树桐、米绘裳等纂修同治《续金堂县志》,同治六年(1867年) 成书。该书反映了金堂县历史悠久,区域辽阔,灾荒频繁,民风纯朴的特征,为后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锒,即便是知县也可腰缠万贯。但徐璞玉在金堂六年,不乱花官府一文钱,更无营私舞弊现象,清正廉洁,始终如一,离开金堂归乡时仍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当地百姓挥泪相送,依依惜别。

5

 由于徐知县治贫有方,后又被调往更加贫困的璧山县(今归重庆市) 任知县。据清同治四年《璧山县志》记载,璧山 “形如柳叶,四壁皆山,外高中平” “璧山知县署在城中,古南向,明末遭兵焚毁”。就是说,璧山当时人口太少,一片荒凉,连个办公的房舍都没有。据县志记载:“康熙六年(1667 年) ,户口尚少,停璧山县铨,以永并治之” (即保留璧山县名,由永川县代管)。经过战乱,使四川人口大量减少,“川中百里无烟,人民所存有数” ,“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璧山也是一样,据清同治四年《璧山县志》记载:在清朝初年,“璧山原额人丁3261丁” “全县的三千户……田土荒芜”。徐璞玉在璧山任期内也做了不少于民有利的好事。首先对县情作了广泛调查了解,认为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咸恃民势,福由民殖。故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璧山是个 “贫瘠民疏”“穷山恶水”“地广人稀”的穷县,要治理好璧山县,首先应“扶农”。因此,他禁止游手好闲,惩治奸猾刁民,教化乡民开荒种地,很快使当地人民摆脱了饥饿的困扰,出现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

6

同治九年(1870年) ,徐璞玉在金堂、璧山政绩显著,擢升为四川马边厅 (今为马边彝族自治县) 同知。其间,他亲赴大小凉山教化乡民开荒种地,并因地制宜,带领乡民引水种稻,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垦荒和改种水稻数百顷,乡民就实现温饱。后来,终因积劳成疾,卒于马边任所。


    作为封建时代的知县徐璞玉,生在宝丰,异地为官,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乡民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则难能可贵。


作者:李全营

编辑:胖胖、月儿 、张晋

编审:小静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觉得不错,请点赞↓↓↓

宝丰文化

公众号:baofengwenhua

邮箱:wenhuabf@163.com

长按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我们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