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画出民国爱情的模样:诗侣莎魂朱生豪与宋清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他们是世人眼中的“神仙眷属”,
他们是艰难时世里的“柴米夫妻”,
他们是永恒岁月里的诗侣莎魂!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的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民国年间最会写情书的人是谁?。他的情书只写给一人——他心心念念的爱人宋清如。他和宋清如的爱情像他的莎翁译作一样美好、璀璨。

(朱生豪与宋清如)
诗侣莎魂朱生豪与宋清如
  (节选自连环画《翻译大家朱生豪》)
 
邵家声  绘图
                                 草  白  编文
相识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的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 朱生豪


1932年9月,常熟女子宋清如考入之江大学。宋清如第一次见朱生豪是在之江诗社的迎新活动中。初次参加诗社活动的宋清如准备了一首新诗《宝塔诗》。朱生豪看了宋的诗,露出了亲切的笑容。这一对未来情侣第一次见面,彼此都没有说什么话。


没过多久,宋清如就收到了朱生豪给她“正”的几首新诗。于是宋清如又写了几首小诗,主动请这位才子指教。在频繁的诗词酬和中,这一对才子佳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秋风起时,芦花似雪。在之江诗社举办西溪赏芦活动中,朱生豪和宋清如也去了。诗友们被这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纷纷写诗填词,倾诉心肠。这一次,素来不喜照相的朱生豪破例和诗友们合了影。


1933年早春,这是朱生豪在之江大学的最后一个春天。当梅花吐蕊的时节,朱生豪邀宋清如去灵峰探梅,朱、宋俩人虽情同意合,却不愿突破内心的矜持表达情意,除了静静地赏梅外,俩人依旧默默无语。


相知

我希望世上有两个宋清如。我爱第一个宋清如,但和第二个宋清如通着信。我并不爱第二个宋清如。我对第二个宋清如所说的话,意中都指着第一个宋清如。但第一个宋清如甚至不知道我的存在,要你知道我爱你,真是太乏味的事。为什么我不从开头起就保守秘密呢?
 
—— 朱生豪


19337月,朱生豪告别四年之江生活,赴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初到上海的朱生豪寄居在同事陆高谊家的小阁楼里。他将大部分月薪用来购书,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一读到有趣的书,阅毕一定要给宋清如寄去。


1935年,。他将整个身心完全扑在这项艰巨而不同凡响的事业上。每当译事进展顺利,他总要情不自禁地抄上几段,让宋清如一睹为快。


19366月,宋清如从之江大学毕业,到浙江湖洲民德女校任教。朱生豪与宋清如书信来往更加密切。


194112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朱生豪暂居在霞飞路姑母处,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继续译作。同期,宋清如也从重庆来沪。从此,两人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书信来往,交往日渐频繁起来。

连理

如果我想要做一个梦,世界是一片大的草原,山在远处,青天在顶上,溪流在足下,鸟声在枝上,如睡眠的静谧,没有一切人,只有你我,在一起跳着飞着躲着捉迷藏,你允不允许?     
                                                          —— 朱生豪


1942年春天,时局更加动荡,很多大学因孤岛局势不得不停办,或者举校内迁。朱宋两人也在为生计发愁,就在这时,诗友张荃建议他们立即结婚,此时的朱生豪实无能力成婚,宋清如却毅然答应了。


在张荃的张罗下,他们朴实而不失庄重的婚礼在5月1日举行了。结婚当天,新娘的礼服是向同学借的,新郎身上崭新的袍子则借自亲戚家的包车夫。他们在照相馆里留下了一张难忘的合影。


前来贺礼的之江大学师生济济一堂,婚礼证婚人是黄式金老师,他是朱中学时代的校长,也是之江大学的教务长。介绍人是夏承焘先生和陆高谊先生。未到场的夏先生给新婚夫妇送来一副对联:欲为天上神仙眷属,先做人间柴米夫妻


朱生豪夫妇的新房就在姑母住的八平方米的小阁楼里,从此开始了风雨同舟的患难人生。


相守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
—— 朱生豪


婚后一个月,朱生豪为了译莎的打算,决定去常熟宋清如老家小住。在常熟,宋清如给十几个女学生补习语文、算术,以补贴家用,而朱生豪则一门心思译莎,闭门不出,埋头著述,不舍昼夜。


在常熟,朱生豪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进度神速,每遇到有拦路虎需要斟字酌句,就与爱妻一起讨论。那段时间,朱生豪曾对宋清如说:“我很贫穷,但我无所不有。


繁重的脑力劳动,匮乏的物质生活,宋清如不禁担心朱生豪孱弱的体质,多次劝他外出走动,他却不舍得休息。重阳节那天,她终于说服朱生豪登上常熟的虞山,不想朱生豪人在虞山,心想莎翁,无心风景,心思专注到这般境地。


半年之后,朱生豪带着妻子告别岳家,回到了嘉兴东米棚下朱氏老屋住下。与朱生豪夫妇一起居住的还有病中的三弟文奎和姑母姊三人。一家五口的开销都仗朱生豪的稿酬和少许房租收入维持。那时,物价暴涨,经济拮据,为了给丈夫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宋清如起早摸黑地操持家务,除了吃饭,能省的都省了。


相别-----

我把我的灵魂封在这封信里。你去旅行的时候请把它随身带在口袋里,挈带它同去玩玩,但不许把它失落在路上。
——朱生豪


有位邻居见朱家处境窘迫,曾对朱生豪说,某某县教育局长是你们之江同学,找他谋个教师职位,想必不成问题。待那邻居一走,朱生豪神色严峻地对宋清如说:“要到敌伪那里去讨饭吃,不如饿死算了。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伙食又差,朱生豪健康日衰,时发高烧,曾卧床半月余。194311月,儿子出生,朱生豪欣喜异常,为其取名:尚刚,寄寓下一代能成为一名刚强的战士,拥有新生活。


1944年,朱生豪带病工作,译出历史剧《约翰王》、《理查二世》等。后病情突变,高烧抽搐,从此卧床不起。


194412月,病中的朱生豪叮咛妻子转告其弟朱文振,让他续完未竟之业。至此,朱生豪共译出莎剧三十一部半,尚余历史剧五部半。1226日午间,朱生豪示意宋清如来到床边,说了声“我要去了”,便含怨离世。当时宋清如32岁,稚子才13个月。


朱生豪逝世不到一年,。19471月,宋清如带着5岁的儿子,在嘉兴西丽桥畔为朱生豪举行了葬礼。


相忆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上最重要的人。
——朱生豪


1954年,,共计三十一部一百八十万字,其流畅的译笔,华赡的文辞,传达出了莎剧的精魂。,她泪眼婆娑,双手颤抖。她含泪而笑,为丈夫一生心血的付出终得回报而感慨万千。


在朱生豪逝世三十七周年之际,宋清如为他写了长诗《伤逝》:“我怎能忘记:/你多么想望有一双翅膀,跟着云雀自由翱翔;/用嘹亮的歌喉,/迎接璨烂的朝阳。朱生豪——这个古怪而孤独的孩子,像一朵漫游的云,却用甘霖滋润了祖国大地!”


如今,嘉兴梅湾街东米棚下的朱生豪祖居已成为翻译家朱生豪的故居。白墙黑瓦,修葺一新。在本地雕塑家陆乐的作品中,朱生豪与宋清如这对患难情侣身体相连,朱生豪脸庞微侧,宋清如深情凝视,俩人似在喁喁私语。



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

那境界是如何不同,

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

那也是何等有味。

 

             ——朱生豪致宋清如


连环画书名:《翻译大家朱生豪》
主编:潘志良
绘图:邵家声
编文:草  白
封面:奚文渊
策  划  方: 嘉兴广播电视报社     
                   嘉兴市广电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   
                   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本书在大隐书局有售,大隐书局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1834号-1,微信号:dysj1834)
 
微信号
haipailhh
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
联系方式:50783127、50795661 
邮箱:shhplhh@163.com
官网: www.hplhh.com (连环画网)
官微博:欢迎加入我们@海派连环画
地址:上海浦东祖冲之路1559号创意大厦2楼
地铁:2号线金科路地铁站1号口向东走2个路口;
巴士:张江1路,636路,浦东11路,在祖冲之路张江路站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