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到文史馆工作——北京东城东四十一条手机速写(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让他到文史馆工作——

北京东城东四十一条手机速写(上)


    北京东城东四十一条位于东城区西部。东四北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东直门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南有两条支巷通东四十条,北与横街相通。全长720米。属北新桥街道办事处管辖。

    东四十一条,明朝属南居贤坊,东段称抄手胡同,西段称十一条胡同;宣统时称十一条胡同。民国后沿称。1949年后称东四十一条。,后恢复原名。现胡同内有东城区卫生局、东城区审计局等单位,余为居民住宅。 中国文坛传奇作家张恨水东四十一条 21号创办了“北平华北美术专门学校”。

    1931年,张恨水以稿费出资创办北平华北美术专门学校。他请来齐白石、于非闇、王梦白、李苦禅等人任教。齐白石、王梦白素来不和,碍于张的情面,二人得以在一校共事,成为当时美术界一段佳话。张还请刘半农出任校董。由于张的名誉,学生踊跃报名,全校共招收200多名学生。

    学校虽只办了4年光阴,但培植出了不少学生,包括张仃、蓝马、凌子风、张启仁等。 创办美术学校时,张恨水也学画山水,曾有朋友说他的散文比小说好,诗又比散文好,他却说:都不是,我的画好。 张恨水靠一支笔,养活了一家人,并供养家中六个弟妹上学。除了二妹高中时谈恋爱未考上大学外,他的几个弟弟妹妹都上了大学。

    张氏家族有八野:张东野、张云野、张朴野、张牧野、张中野、张田野、张樵野、张林野,都是张恨水的兄弟或堂兄弟姐妹。其中,张朴野、张牧野为双胞胎,是张恨水的亲弟弟。 1930年,张恨水从上海拿到8000元稿费后,先用于弟弟妹妹们的婚嫁和教导,然后在大栅栏租下了一个前后左右共有七个院子的大房子,解决一家几十口人的住房。 

    1946年,张恨水从重庆回到北平,住在《新民报》为他租的砖塔胡同口的一处四进的大宅院中。此院有三十多个房间,前院有汽车房和门房,院中广阔,可以种下许多树木。解放军进入北平后,曾有一些战士借住在张家前院。他们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上面,每天很早起床,将前院打扫洁净,从不跨入中门,进入中院。某日清晨,他们将屋子收拾洁净后,班长到中院对张恨水敬了个礼,说他们要走了,请张过去反省一下有没有毁坏东西,张笑着说:没有,没有。然后目送他们离去。 

    北平解放后,张恨水存在私人银行中的多年积蓄随着私人银行离开北平而化为乌有。接着,报纸说张恨水是人民党特务,张气急之下,突发脑溢血,大病一场。家中只好卖掉砖塔胡同口的大院子,支付医药费,另购砖塔胡同43号的小院。 

    20世纪50年代,。在中华全国新闻界协会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吴冷西点名要张恨水发言,张站起来,马上说:我没有意见,我没有意见。 解放后,张恨水进入文史馆工作,文史馆的馆长为章士钊,副馆长是沈尹默和陈寅恪,馆员中有商衍瀛(前清翰林、婉容皇后的老师)、、弼德院参议)、刑瑞(前清翰林)、康同壁(康有为的女儿)、裕容龄(慈禧御女官)、陈半丁(写意画大师)等,都是经历过前清、民国历史的老人。当时64岁的张恨水,在馆员中也只能算是小兄弟。 

    ,,张恨水从书柜中拿出文史馆的聘书,,是让他到文史馆工作的,,居然退了出去。张恨水的藏书很多,其中有些属于四旧,家人本想挑些烧掉,但挑来挑去,哪本张都舍不得,只好找个地方藏起来。但藏在床下,张说怕潮;塞进米缸,他又怕脏。最后,张还是抉择将书放在书柜中,在玻璃柜门上糊上白纸。所幸后来并没有人前来抄家。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