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曲径通幽处,花儿别样红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鲲鹏研修关注我们鲲鹏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编者按

我们常说做学习型教师、建立学习型团队、提高有效教学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观课议课的形式来体现,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有效途径,因此,鲲鹏网络研修经常组织观课议课的活动,使学员们在观课议课的同时得到发展。


曲径通幽处,花儿别样红

——观《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有感

重庆 代红

      曲径通幽处,花儿别样红。这是我观刘娟老师的《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课例的感受。回顾整堂课例,我有如下感触:

一、基于学情,做到以“生”为本。

新课堂“新”在何处?转变教学的观念,做到以“生”为本。

镜头一:教学从学生开始。开课伊始,刘老师以一张即时拍的照片,让学生观察最吸引你的地方。观察的素材来自于学生,学生自然趣味盎然。这一个环节的设计,紧扣学生,让学生成为观察与学习的主体。

镜头二:用漫画为引,发现人物的特点。这一环节的设计,刘老师放在了第一次写作展评后,目的在于通过夸张后的漫画发现人物特点的鲜明之处,正是因为放大了人物的显著特点,才令人印象深刻。学生在观察之后,很快地领悟了这一方法,所以就有了后面的精彩妙语。

这一做法的妙处也是基于充分的了解学情。写人的文章,学生并不陌生。正如刘老师的回顾:三年级,我们曾写过《介绍我自己》,四年级时写过《我最敬佩的人》,而五年级这一单元的写作目标就是要“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难点是特点鲜明。人人都有特点,如何让特点“鲜明”,这一点刘老师在把握的时候,漫画的引入,恰到好处。这是基于学情的思考,也是基于核心目标的设计。

评课中,刘老师说这一环节的设计还有让学生放松的意图。这是令我很意外的收获。快节奏的写作,让直观的图片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有趣、有效、有深意,真是别具匠心的考量。妙哉,妙哉!

镜头三:“三学”引路,着眼全班,助推写作“困难户”。这一镜头,我不得不对准课堂上的两次写作。借助预习单的事例列举,选择典型事例,向名家学习写作,第一次写作;写作完成后,进行了班级习作展评,就有“向同学学写作”;紧接着,分享漫画探写作秘密,夸张手法识特点,同学们进行了第二次写作,班级展评,同学互评,于是又有了“向同伴学写作”。这三学的背后,教师的设计意图指向全班,同时又助推写作“困难户”。向名家学习,以课文为例,面向全班。向优秀同学学习,向同伴学习,模仿参照,助推“困难户”的成长。记得叶文玲曾说过:“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看到此,我不由得又一次为老师深入分析学情之后的精心设计而点赞!

二、搭建教学支架,提升教学效益

纵观整堂课,教学支架的搭建,为教学效益的提升无疑是“推波助澜”。

支架一:预习单。预习单的出场,三个部分的梳理:

我想写的人物是:                            

他(她)最鲜明的特点是:                   

我打算用以下事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

                                            

                                            

逐条深入,层次分明,切中要领,方向明确。接下来的分享,紧紧围绕预习单进行,事例的选择要紧扣特点,而且具有典型性。这一思维支架的搭建,为学生的选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

支架二:漫画。直观的图片,深入推进写好特点,用上夸张的手法,使其特点鲜明,完成核心目标。这一支架的搭建,不仅让人放松,更助推课堂的效率。

支架三:朗读法+写作陪伴。“三分文章七分读”,正所谓“文章不厌百回读”,朗读法评改文章,在读中发现,在读中思考,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手段,目的在发现问题,从而实现文章的修改,助推习作能力的提升。

写作陪伴——这是去年暑假从何捷老师的《写作进行时》学到的术语。全程的写作陪伴,两次写作,两次修改,在教师的帮助与提醒中,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写作更高效,也更有质量!

写到此,我不禁感叹:“幽”在这深入学情以“生”为本的曲径之中,“美”在这教学支架的巧妙搭建的回转之间。真是曲径通幽处,花儿别样红!

征稿启示


鲲鹏微信平台征集师生的作品。要求原创,附有作者简介,照片。投稿信箱404994665@qq.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